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破壁技術信息繭房,紡織行業數字化綠色科技社群GreenHUB創變時尚未來)
在日前舉行的2020大灣區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一個以綠色為主基調的展區頗為引人注目,很多參觀者駐足在一塊塊綠色展板前,不時掏出手機,主動掃描著展板上的二維碼。這是由中國
綠色發展成潮流?
時尚行業已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大、*全球化的消費品行業之一。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報告《編織更美好的未來:后疫情時期,重塑更具可持續性的時尚產業》指出,新冠危機正在沖擊全球經濟以及廣泛的時尚行業,預計僅在2020年,這場危機就將造成時尚行業超30%的業務損失。但同時,成功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其商業戰略的***將留下恒久遺產——一個被重塑且更可持續的時尚行業。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顯示,未來10年的全球五大風險全部與環境相關。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氣候異常的深刻影響,公眾開始更多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習近平主席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致辭中,深刻闡釋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全球范圍內關于“綠色刺激”和“綠色復蘇”的呼聲越來越高,發展綠色經濟成為時代的潮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作為紡織大國的中國也把“科技、時尚、綠色”作為產業發展新定位,其中,綠色發展是紡織價值鏈的重要價值體現。中國紡聯會長孫瑞哲把綠色經濟作為新形勢下新商業文明的新特征之一。他認為,對于企業來說,只有適應新的文明,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在此次大灣區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可持續、
企業難題所在?
在中國紡聯社責辦的一項企業調查中,有97%的企業認為綠色發展對企業經營很重要,但有67%的企業認為阻礙企業實現綠色制造的障礙是缺少適合的綠色技術。
實際上,行業每年推出大量的紡織綠色技術,僅在2014-2019“紡織之光”年度紡織行業新技術(成果)推廣項目匯編中就達900多項。與此同時,又有很多的企業在市場中苦苦尋求適合自己的綠色技術。
紡織服裝行業是一個中小企業創造與創業的熱土,產業綠色轉型有賴于這些中小企業的技術升級形成的群體效應。然而技術的適用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需要經過實際使用才能得到驗證,中小企業由于資金、
首創綠色社群“Greenhub”?
明確了痛點,如何解決痛點?
在2015年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回收的272份企業問卷中,企業創新支持的需求度分別體現在41%技術、30%信息、29%平臺。綠色技術應用的決策,需要技術需求針對性的精準匹配、需要技術有效性交流、需要供方和應用方的適用性研究,還需要專業技術支持。傳統的會議、技術匯編等方式進行技術推廣在產業技術升級的初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紡織強國的高
由此,中國紡聯社責辦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匯豐銀行HSBC的支持下提出構建時尚綠色創新社群的理念,一款名為GreenHUB的公眾號由此誕生。據中國紡聯社責辦公室副主任兼可持續發展項目主任胡柯華介紹,該社群集技術測評、應用反饋、溝通交流等功能為一體,針對中小企業綠色技術應用中的痛點提出解決方案。
據了解,該社群中精選了近300項行業綠色技術,涉及全產業領域和可持續發展議題包括低碳清潔技術實現工業脫碳,例如可再生能源、儲能、電池以及碳捕獲和存儲,以及支持循環經濟,在設計、重復使用、維修和循環回收領域等。每個項目包含技術介紹、績效亮點、應用反饋、技術提供方、應用方等信息。登陸社群,可以方便地按技術領域搜索項目,還可以對該技術進行點評點贊。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聯系技術相關人。為了便于溝通交流,還可以加入項目機構或創建機構。目前已經有東華大學、江南大學、西安工程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海斯摩爾、天鼎豐、康平納、廣東溢達等,共計500余家高校、企業、機構入駐其中。
胡柯華強調說,以往的綠色技術大多由專家進行評價,應用方的應用反饋不足。而在GreenHUB社群中,每個技術都會得到應用方應用績效的反饋,同時鼓勵用戶實名參與對技術項目進行評價、點贊。綠色創新社群利用數字化突破經驗溝通和知識交流的壁壘,借助社群互動跨越時間和地域限制特別是跨產業鏈交流鴻溝,加速中小企業對綠色創新技術的識別、采用及轉化,將增強綠色技術在時尚產業綠色轉型中的產業創新作用。
據悉,中國紡聯社責辦還計劃推出十大紡織綠色應用技術評選活動,評選標準依據用戶投票決定,入圍技術的項目方和應用方代表將接受資助前往瑞典、英國、德國等歐洲紡織創新地區路演和交流,展示中國產業綠色轉型實踐。
預計在未來5年,GreenHUB社群將不斷吸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技術、設備、解決方案和項目工具加入,以全球創新資源在全球*大的生產與市場地區落地并加速全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變革平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