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面對變幻莫測的國際大環境,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各行業深化發展意義重大。對毛紡織行業而言,向低碳經濟型、技術進步型、集約型增長發展方式轉變的步伐在不斷加快,開發和推廣優質國產絨毛資源,探索國產羊毛應用新場景已成當務之急。
7月29日,第39屆全國毛紡年會暨巴彥淖爾絨毛產業高峰論壇(以下簡稱全國毛紡年會)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召開。
全國毛紡年會自152 0173 3840年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38屆,是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系列品牌活動,已成為我國毛紡織行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伏廣偉,巴彥淖爾市副市長任逸群,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尹耐冬,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家強,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副會長沈靜,軍科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施楣梧,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陸曉明,還有巴彥淖爾市發改委、貿促會、科技局、商務局、宣傳部、工信局、投促中心、金融辦、衛健委等單位的領導出席大會。來自高等院校、毛紡織及相關企業、科研院所的領導和專家等代表參會。
PART 1:
優化資源布局高端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伏廣偉在致辭中表示,我們正處在兩個100年的交匯點,全面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
絨毛產業是中國有特點、有代表性的行業,特別是羊絨占到全世界產量的90%,但長期以來,我們的羊絨產品并未真正走向高端,盡管很多優秀企業做了各種嘗試,但并未把羊絨產品做出應有的風采和品質。
巴彥淖爾是具有歷史底蘊的羊絨羊毛主產區,羊絨產量可以占到全世界的60%-70%,這就彰顯了其原料掌控力及其在毛紡走向高端的起點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此次全國毛紡年會在巴彥淖爾召開也是飽含著羊毛羊絨產業走向高端從原料開始的寓意。
在經歷了中美貿易摩擦后,我們意識到國家的科技自立自強已經是擺在全體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面對一系列“卡脖子”工程的挑戰,毛紡行業需要從羊絨、羊毛開始如何崛起、振興,這是行業人的心聲。
伏廣偉表示,羊絨產業將煥發出勃勃生機,希望廣大毛紡企業和原料生產企業協力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代表中國高
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逸群介紹了巴彥淖爾與眾不同的綠色農畜產品以及當地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七大方向:一、打造全國綠色有機高端食品新高地;二、打造“中國綠色羊肉”之都、有機奶業航母;三、打造國際絨紡名城;四、打造全國“菜籃子”和“瓜果園”;五、打造食藥同源特色產業;六、打造蒙西地區飼草
據任逸群介紹,絨紡產業是巴彥淖爾的傳統優勢產業,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現已發展成為全國*大的無毛絨生產基地,羊絨加工量約占全區產量的1/2、全國的1/4、全球的1/5,具有產量、品質、分梳、
目前,巴彥淖爾已經形成了以羊毛原料的收購、倉儲、加工為一體的優質絨毛生產集散地,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巴彥淖爾市正在打造現代絨紡城,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嫁接改造,**絨紡產業的資源整合、創新發展和品牌提升。
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陸曉明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全球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紡織行業在抗疫情、穩
相信,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以巴彥淖爾特色絨紡產業為切入點,優勢互補,同心同行,定能形成合作共贏的新局面,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推動紡織行業的創新驅動與高質量發展,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在致辭中表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財富之源,強國之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及現代化強國推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連續11年位居制造業規模全球**,2020年制造業占到全球的30%左右,形成了*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制造業高端化、
紡織工業是我國在全球居于先進行列的產業之一,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約占全世界的50%,出口總額約占同類貿易1/3,紡織產業鏈從門類品種、產出品質,到生產效率、自主工藝技術裝備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出了積*貢獻。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全球產業格局深度調整,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快速迭代,產業供應鏈區域化多元化、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持續加強、消費需求個性化便利化品質化,這些對我國紡織行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毛紡織是紡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高端紡織品服裝供給的重要領域。立足新階段,適應新要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增強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加快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創造以技術品牌為核心的行業競爭新優勢任務更加緊迫。
**,要自立自強提高毛紡行業技術創新水平。鼓勵毛紡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帶動作用,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重視行業應用基礎研究,用理論指導改進創新工藝技術,提高毛紡生產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其次立足中高端提升毛紡產品品質品牌。要充分用好羊毛羊絨特色性能,精耕細作做好毛紡精品,以消費者為中心,培育個性化柔性化定制生產模式,提高毛紡產品品質和附加值,拓展毛紡應用新場景。綜合用好標準檢測、評價認證等手段,實行原料產品分等分級,支持優質優價,培育優質原料品牌、企業品牌。
第三,要開放合作融入大紡織產業生態鏈。毛紡織行業要進一步打破行業界限,以開放性思維,加強與紡織其他行業、與裝備、信息化等行業深度融合,廣泛應用借鑒大紡織行業先進技術成果,加強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應用推廣,提高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巴彥淖爾市是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也是“
PART 2:
聚力自強協同發展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總工程師劉軍宣讀“自立自強、合力打造優質國產絨毛資源”倡議書。
全國毛紡年會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與巴彥淖爾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憑借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在行業資源、科技
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沃爾絨業有限公司合作簽約。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各自行業領域里的資源優勢,本著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目標,擬在羊絨(羊毛)原料推廣、產品開發、銷售,建立共識、共知、共求發展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雙方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為了促進巴彥淖爾地區絨毛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打造我國優質毛紡織產業基地,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毛紡織專業委員會、內蒙古中科融匯絨業發展有限公司、內蒙古沃爾絨業有限公司、陜西長嶺紡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四家單位將發揮各自技術優勢,在絨毛生產、異纖清除機開發等方面進行聯合攻關。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特授予內蒙古沃爾絨業有限公司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分梳細綿羊毛科研基地”。
大會同期召開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二十六屆理事會毛紡織專業委員會**次工作會議,以及第二屆《毛紡科技》編輯委員會成立會議。
PART 3:
賦能產業共謀發展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家強對毛紡織行業整體運行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他表示,2021年以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和世界疫情形勢的控制,毛紡織產品市場需求不斷恢復,但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趨勢的變化,依然帶來不確定性和較嚴峻的經營壓力。毛紡織行業及市場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行業和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報告中,劉家強對2021年毛紡織行業的生產、利潤、庫存和生產要素、市場情況進行了分析。目前來看,毛紡產品生產尚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規模以上毛紡織企業總利潤為負,企業產品庫存不高,產品價格增速落后于原料價格增速,企業經營壓力增長。從毛紡市場情況來看,國內消費市場線上、線下服裝商品銷售保持良好;出口市場羊毛產品復蘇勢頭明顯不如羊絨產品;國際毛紡市場中,美國、歐洲、日本三個主要市場表現各不相同。
劉家強指出,綜合毛紡行業和市場的情況,在后疫情時代,行業表現出了新的形勢,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一、毛紡主要產品產品結構基本穩定,但
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青化介紹了江蘇陽光集團概況,詳細分析了國產綿羊毛的產區、規模和性能等特點,對國產綿羊毛產品的技術開發進行詳細闡述,并對國產綿羊毛的應用前景進行展望。
他指出,國產綿羊毛產品的技術開發要打開思路,進行多種纖維混紡。目前國產綿羊毛主要存在長草、異纖、油漬毛和污毛等不足之處。希望政府機構、行業部門、牧民協會在羊毛品種改良、流通環節等方面加大提升和管理力度,提升國產綿羊毛的品質,符合下游生產企業生產高檔
巴彥淖爾絨毛協會秘書長、內蒙古中科融匯絨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臻就巴彥淖爾羊絨羊毛資源及產業發展優勢進行了闡述。在羊絨產業方面,巴彥淖爾年產原絨1800噸,集散原絨能力8000噸,擁有生產加工企業49家,分梳機2000臺套,具有年產無毛絨6200噸、紡紗750噸、羊絨制品930萬件的生產能力。在羊毛產業方面,巴彥淖爾年產分梳羊毛3萬噸,集散羊毛10萬噸,生產加工企業90家,有分梳機5000臺套。此外,當前巴彥淖爾絨毛產業與羊肉產業已經實現了融合發展。
巴彥淖爾絨毛產業發展具有:天賦資源、產業革新技術、產業潛能積蓄、產業人才配備、產業鏈延伸、產業政策聯動發展、運營模式創新等多方面的優勢。
未來,巴彥淖爾絨毛產業將體現差異化定位、科學化建設、智慧化管理,逐步實現替代外毛的愿景,并根據國內外市場需要開發毛絨、絲絨等多纖維混紡、交織產品。全力打造全國*大的優質絨毛資源集散地、加工地,助力巴彥淖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全國毛紡織行業再上新征程。
內蒙古自治區纖維質量監測中心主任王莉對內蒙古自治區纖維質量監測中心近三年的內蒙古山羊原絨公證檢驗品質指標進行介紹,重點對巴彥淖爾地區山羊原絨公證檢驗品質指標與內蒙古其他地區的山羊絨進行對比分析,同時分析了巴彥淖爾地區二狼山絨山羊纖維平均直徑的動態監測情況,*后介紹了內蒙古異質綿羊毛紡織原料的使用情況和其相關地方標準,對巴彥淖爾地區絨毛產業的發展提出建議。
內蒙古巴彥綠色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蒙莉介紹了“天賦河套”優質農產品。從種質資源、冷鏈物流、品牌授權等多方面講述了天賦河套產品的獨特優勢。
東華大學教授于偉東作《羊絨及其被毛品質升級優化途徑與專門化技術》的報告。報告對動物毛發的細化技術應用與開發;羊絨分梳加工過程中的低損傷和高品質加工工藝;低品質羊絨的高品質高檔高精細和感性紗線成形技術等進行了介紹。
蘇州大學教授龍家杰作《超臨界二氧化碳混合流體中絨毛清洗關鍵技術研發》報告。報告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混合流體介質對絨(毛)纖維的節水清洗工藝進行研究,探討了混合流體體系中各工藝參數對絨(毛)纖維清洗效果的影響。同時,研究了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中生物酶對羊絨纖維表面各類雜質的催化降解作用,并探討了酶種類及相關工藝參數對清洗效果的影響。此外,為同時有效去除絨(毛)纖維上的色素及其他殘留雜質,報告還探討了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中酶氧一步法清洗漂白工藝。
陜西長嶺紡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呂志華就《土種毛異纖分揀與毛絨纖維大容量檢測技術及設備》進行分享。介紹了在毛絨纖維加工生產線上安裝異性纖維檢測與清除設備的技術方案;并對異纖機工作原理、關鍵技術及性能指標、預期達到的效果及設備使用維護方面的注意事項等進行了普及。同時,還介紹了一種運用圖像視覺技術快速、準確測量毛絨纖維細度與長度指標的儀器,以及該儀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標、特點及目前應用情況。
東華大學教授王府梅介紹了《數碼光電法纖維測長儀、測色儀以及在毛絨領域的應用》,基于CCD傳感器和纖維光信號分析新技術研制的新一代國標儀器,包括毛型纖維測長儀(主要適用
江南大學教授侯秀良分享了《山羊絨、山羊毛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主要介紹了以下幾方面技術:通過植物功能提取物對山羊絨的染色與功能整理,制備生態功能山羊絨制品;采用蒸汽閃爆技術對山羊毛進行預處理,再結合生物酶法等獲得適當降解的皮質細胞等角蛋白材料;并制備成多孔材料或用于增韌其他脆性材料。
公安部裝財局警用研發論證中心**工程師鄢友娟就《兔毛資源、性能及應用研究》做了報告。她指出,兔毛作為我國的重要動物纖維資源之一,一直以來都沒有形成和羊絨相當的產業規模。近年來,由于受動物保護主義的影響,國外市場對于兔毛兔絨產品的需求急劇下滑,給兔毛生產企業帶來了嚴重打擊。本次匯報內容主要介紹了兔養殖業及貴州普安兔毛/兔絨的主要特點,包括兔毛、兔絨產品的混紡開發等內容。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毛紡織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施楣梧對學術交流進行了總結。
歷年全國毛紡年會都以專題形式,對當下毛紡織行業的熱點、難點問題擬定不同主題,圍繞主題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做主題報告,并針對毛紡織行業的技術難題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現場交流問答形式促進學術、技術交流,共同尋找毛紡織行業的開拓創新之路。
本屆毛紡年會針對絨毛產業,以我國高品質二狼山山羊絨主產地和細綿羊毛的重要產地、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巴彥淖爾的特色資源為方向,進行了充分探索與分享,伴隨會后技術對接服務,對打造我國優質毛紡織原料基地,提升國產羊毛品質和附加值,拓寬國產羊毛應用領域具有深遠意義。
據悉,7月30日,全國毛紡年會主辦方將組織代表們參觀沃爾絨毛產業園等當地特色產業,深入了解絨毛產業發展狀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