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步入3月中旬,全國的紡企產能恢復基本在80%左右,經歷了之前短暫的“熱銷”行情,隨著產能的逐漸恢復,滌絲價格也漸漸降溫,目前訂單成了*大的問題。同時正當市場預期供需改善時,國際油價的急速暴跌和海外疫情的爆發,又給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截至上周五,POY 75D/36F主流廠家報價至6900-7000元/噸附近,而FDY 50D/24F產品報價則穩定在7900-8000元/噸附近,與上周相比,下跌了200-300元/噸,這兩周累計跌幅達600-700元/噸。
大宗紡織原料悉數走低,也打壓了面料市場的價格。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客戶紛紛向面料商壓價,市場報價開始混亂。
在吳江地區做貿易的王總說道近期市場報價混亂,客戶壓價厲害,價格已經接近近年來的*低價。以常規75D有光色丁為例,2018年價格在2.70元/米左右,現在報2.10元/米。
一家在市場上做滌塔夫里料的生產廠家負責人也表示近期已經主動降價,現210T滌塔夫價格在1.40元/米,比上周已經跌了有0.10元/米。
另一位做仿真絲貿易的陳總說道近期滌絲跌了500元/噸,坯布也跌了不少,破卡年前5元/米,現在跌剩4元多,這是近幾年沒有出現的價格。
壓價、跌價已經成為近期生產廠家的主要操作。原料走跌,使得原本就接單不暢的紡織市場接單難度更高,不少紡織老板表示這周拿貨明顯減少,市場價格不穩定,客戶也不敢隨意出手。
紡服產業鏈的困擾:
2月疫情中國爆發,延遲了內貿市場的復蘇,再是3月全球疫情爆發,導致海外訂單也受到影響,已經有紡織企業因客戶所處國家疫情嚴重,而取消訂單。
有外貿企業表示有來自意大利的訂單被取消,也有來自韓國30萬米訂單被取消,事實證明目前的紡織企業“內憂外患”。
“目前疫情對外貿訂單的影響相對較大,因為*近幾年我們的外貿訂單比較多,現在很多國家因為疫情,訂單減少或者取消。后面還是看肺炎疫情,但我感覺疫情過了,市場也就那樣,恢復還需時日。”一位外貿老板王總說道。
“連個老外的人影都沒看見,市場、工廠都冷冷清清。”3月7日,專門做出口服裝供應的鄧先生向記者表示,虧損程度還很難估算,大家都無計可施。
有“中國內衣**股”之稱的浪莎也有出口貿易業務。6日,其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公司出口地主要面向歐洲,美國也有一部分。“出口目前受到影響,加上之前的貿易戰,外貿業務比較困難。”浪莎相關負責人表示。
3月6日,中國服裝協會對服裝企業復工情況進行調研,其結果顯示,29.4%的調查企業反映由于市場需求低迷、訂單取消等因素導致訂單減少,部分企業反映國內訂單大幅下滑,出口訂單補貨情況也有所減少。
銷售低迷影響了服裝產業鏈
擁有一家服裝生產代工工廠的張曉(化名),呆坐在自家工廠門口,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她怎么也想不到,本該是一年中生意*好的時候,卻只接到了扳著手指頭就能數清的訂單。3月7日,她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復工已經快一個月,要貨的只有9家,布料供應商也無法及時供貨。
在廣州中大布匹市場做布料買賣的金浩(化名)還沒有等來市場復工的通知。“倉庫目前處于封閉狀態,提供產品有限。”3月7日,金浩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賣不出貨還要支付每個月近20萬元的租金和工資成本。
近日,有商家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決定放棄春裝和夏裝的生產銷售。
疫情打亂了原本服裝上架銷售的節奏。“疫情對于今年夏秋季生產計劃,也會帶來減少生產或不生產的影響。”程偉雄認為。
不少紡織老板表示上半年的行情很難有好的突破,尤其是外貿市場,畢竟很多國內貿易公司的*終客戶都在國外,因此終端截流,很容易導致內需和外貿雙雙不佳,今年的“金三不金”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利潤跌至底部,不敢生產、不敢賣布了!
開年后,大部分廠家因為趕制年前訂單,或多或少有去庫存的操作,但是隨著年前訂單執行進入尾聲,新單成交跟進不足,廠家走庫開始放緩。
據了解,目前盛澤地區坯布庫存這周一直維持在38天水平,難以下降,若新單繼續沒有好轉,庫存已經進入累庫的拐點。
而如今原料瘋狂貶值,也造成織廠庫存貶值,畢竟之前都是用高于目前原料價格生產。一主營春亞紡、滌塔夫的生產廠家負責人表示,目前行情不好,再加上原料價格暴跌對利潤的影響比較大。他解釋道,廠里目前有40天左右的坯布庫存,都是年前生產,差不多400多萬米,那時候原料價格較為穩定,但目前坯布價格降了0.10元/米,這批庫存直接貶值40萬。
對比近年的開機負荷,2020年后復工一個月開工明顯偏低,據中國綢都網監測數據顯示,目前盛澤地區開工恢復至7-8成;長興地區恢復至6-7成左右;蕭紹地區偏低,在6成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開工上升緩慢。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油價這種斷崖式下跌,即一兩天直接跌到位,比陰跌對化纖市場而言更有利。當前油價已跌破2008年低點,向著2016年低點逼近,物*必反,短期的暴跌也意味著更接近底部,隨著疫情緩和油價反彈,企業的庫存損失又會轉為庫存收益。另外,目前化纖行業格局已不同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時,行業集中度在近幾年得到了大幅提升,有一定的抗跌性,化纖產品未必保持和油價同步的跌幅。
長期來看,原油價格暴跌對于化纖行業而言利大于弊。一是化纖行業原料成本將大幅下降,成本下降有利于刺激需求增長。二是短期內風險疊加爆發,將會加速行業優勝劣汰整合,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因此,當前油價暴跌,化纖行業企業不必恐慌,反而要看到危中有機,如何把握好這次暴跌后的機會才是重中之重。波動雖有風險,但只要屹立不倒,波動一定會產生價值。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