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在人類同新冠病毒作斗爭的同時,全球蝗災預警已拉響警報。據報道,本次蝗災始于東非,目前已渡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可謂僅一步之遙。
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
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同樣壓力山大。
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蟲與伊朗蝗蟲雙重入侵,創下該國27年未見的蝗災。巴官方表示:如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目前,該國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印度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報道,有4000億只蝗蟲襲擊了印度拉賈斯坦邦,導致大量農作物被毀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勢。有印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30%-50%。這*大引發了印度政府的擔憂。
央行MLF操作,引發“降息預期”
今天上午9點46分,央行通過官方網站宣布:開展2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為1年,利率為3.15%。對此操作,市場反應強烈,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大漲。
市場預期此次MLF操作,實質是中國在“降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如果有降息,或將至少有10基點的降息。
市場恐慌情緒下,農產品是今天的上漲主力軍,鄭棉、粳米等紛紛漲停,其他農產品也表現不俗。其中,鄭棉主力2005合約站上152 0173 3840關口,今日*高報價13510元/噸。
【牛錢網】:從蝗蟲的飛行路徑來看,印度-東南亞-巴基斯坦-新疆-我國南方(云南、貴州、廣西)。如果蝗蟲飛入中國大致是要經過這些地區的,而這些地區也是白糖、棉花、橡膠的主產區。
蝗蟲大軍已經飛抵巴基斯坦境內,來到印巴邊境,侵入印度的拉賈斯坦和古吉拉邦,而印度的棉花產量約為642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24.3%,巴基斯坦棉花產量約為144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5.5%,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棉花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30%。
當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大部已經收獲,沙漠蝗蟲可能對本年度的棉花產量影響不大,但對下一年度的產量可能造成影響。印度棉花種植一般從6月初開始,到8月初基本完成種植。而根據FAO(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預計,蝗蟲在4月份產量,7月份長成成蟲,屆時將會對當地棉花播種以及生產造成影響。
據此判斷,沙漠蝗蟲災害可能導致印度等地棉花、糖和小麥等農產品造成很大等影響,但是由于喜馬拉雅山脈等阻隔,蝗蟲災害對我國等影響很小,重點關注受災地區棉花、白糖等商品等減產情況。
【中信期貨】:2019/20年度巴基斯坦棉花收獲已經結束;印度棉花收獲進度過半;中國棉花主產區在新疆,與印巴交界存在天然屏障。若蝗災持續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棉花新季播種,或將對棉花價格形成明顯的向上推動力量。
從棉花產量占比看,2月USDA報告顯示,2019/20年巴基斯坦棉花產量約144萬噸,環比調增約11萬噸,占全球棉花總產量的比重約5.44%。2019/20年印度棉花產量約642萬噸,環比持平,占全球棉花總產量的比重約24.31%。2019/20年度中國棉花產量約593萬噸,占全球棉花總產量的比重約22.46%。
從棉花種植和收獲時間看,巴基斯坦棉花種植時間約5-7月,收獲時間約10-12月。若蝗災持續至巴基斯坦新季棉花種植,將對2020/21年度棉花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印度棉花種植時間約4-8月,收獲時間約11-次年3月,當前2019/20年度棉花尚未收獲結束。若蝗災持續至印度新花種植,且在印度的災害范圍擴大,將對全球棉花市場產生較大影響。中國棉花主產區的新疆,與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區域存在喜馬拉雅山脈和昆侖山脈等諸多天然屏障。
因此,蝗災對中國棉花供應端的影響微乎其微。后期若蝗災危害時間持續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新季棉花種植,將會對全球棉花市場形成明顯的上行推動力量。
【中信建投期貨】:淺談蝗蟲影響,雖然印巴兩國棉花產量三分全球總產量,但目前正好是印度、巴基斯坦兩國棉花收獲季末期,對本年度產量無影響,而對于下一年度產量,則需關注未來幾個月棉花種植情況和蟲災形勢,這一次對于蟲災的炒作相當超前。回到當下基本面,復工的呼聲逐漸高漲,但中小型棉紡業復工緩慢,需求啟動仍需時日。此外,仍需關注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長期來看可能抑制未來棉紡產業訂單。短期建議觀望,不建議追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