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12月16日,2021年度全國
高勇書記介紹了2020年紡織行業整體發展情況。新冠肺炎疫情對于全球經濟、世界格局都產生了較大影響。2020年,我國紡織企業在積*抗疫的同時,生產經營逐步回歸正常,部分企業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行業企業運營整體情況好于年初預期。
關于“十四五”期間紡織行業發展,高勇書記表示,大格局已經基本確定,發展
運行指標由降轉升
國內外參展熱度不減
劉松副會長詳細分析了當前紡機行業運行情況。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紡機企業生產經營造成重大沖擊,一季度紡機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降;二季度隨著國內疫情成功控制,企業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正常,二季度紡機行業
總體來看,紡機行業前三季度整體運行逐步回暖,行業經濟運行指標降幅進一步收窄,在防疫用紡織設備的拉動下,出口大幅增加。但是,全球市場尚未完全走出疫情帶來的低谷,紡機行業生產經營總體壓力仍然不減。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0年1~9月,639家規模以上紡機企業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77.04億元,同比減少16.04%,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0.25個百分點,行業營業收入降幅繼續收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降幅較上半年收窄0.98個百分點。資產總額為998.86億元,同比增長8.59%。實現利潤總額為29.87億元,同比減少26.48%,降幅較今年上半年擴大1.62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6.26%,比去年同期降低0.3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為5.24億元,同比增長59.4%;虧損面為28.01%,比去年同期擴大8.85個百分點。
2020年1~9月,規模以上紡機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為437.77億元,與去年同期比下降15.7%。據海關統計,2020年1-9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累計總額為53.82億美元,同比下降0.93%。其中:紡織機械
中國紡機協會對95家重點紡機企業進行了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情況調查。從匯總結果來看,前三季度經營狀況較上半年有所改善。50%的企業營業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1.83%的企業訂單下降五成以上,紡機產品價格總體穩中有降,41.76%的企業庫存量與去年持平,46.15%的企業產能利用率在80%以上。目前企業認為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國內外市場不足、成本上漲壓力大及銷售渠道受阻等。織造、針織、化纖及非織造機械企業預計四季度訂單相比三季度會有所改善。對2020年四季度紡機行業的形勢,42.47%的受調查企業預期仍然不甚樂觀。
趙曉剛副會長對明年6月份舉辦的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情況進行了介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延期至明年6月份舉辦。截至目前,本屆展會國內外報名企業1650家,計劃使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6個展廳,展覽規模將達17萬平方米。從本屆展覽會的報名情況來看,國內參展企業數量和展出面積同比均有不同比例的上升,紡機領域知名企業展位面積同比增長顯著,參展企業平均展出面積也高于上屆。從海外企業報名情況看,部分海外企業受全球疫情影響調整了年度全球展覽計劃,并從安全角度出發減少了商業出行安排,因此海外參展企業數量和展出面積較上屆略有下浮。盡管如此,國際知名紡機制造商仍將悉數到場。此次展會研究和創新區規模擴大;在線檢測、全流程控制系統產品,連續化、數字化、智能化展品明顯增多。
細分領域冷暖不均
高效智能仍是發展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在對紡機市場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帶動了防疫用紡織設備的熱銷。今年以來,紡機各細分行業市場冷暖不均現象更為明顯。分析“
產業一部主任位迎光分析了“十三五”期間紡紗設備發展和市場變化。總體來看,“十三五”期間紡紗機械市場容量逐漸縮小,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服務意識提升,部分企業開展遠程運維服務。技術方面,產品速度、產量、智能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短流程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部分關鍵零部件還沒有取得突破。隨著行業結構調整和發展需要,短流程、連續化、智能化仍將是“十四五”期間棉紡成套設備的發展趨勢。
從今年紡紗機械市場情況看,受疫情影響,國內外紡紗機械市場總體需求低迷。2020年前三季度,棉紡細紗機銷售同比減少56.1%,其中長車(配集體落紗裝置)銷售占細紗機總量的比例為81%;集聚紡裝置共銷售同比減少41.1%;轉杯紡銷量同比減少38.7%。進口設備中僅有噴氣渦流紡設備還在增長,表明國內對噴氣渦流紡的需求依然保持熱度。
產業二部副主任廖亮著重分析了今年以及“十三五”期間無梭織機市場情況。2020年前三季度,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市場呈逐步回暖態勢,織造機械企業產能利用率逐步恢復,供給能力、產業鏈持續改善,同時受織物風格變化、設備改造升級的影響,織造機械銷量在經歷了一季度大幅下跌,二季度止跌回穩后,三季度劍桿織機、噴氣織機銷量今年首次呈環比增長態勢,噴水織機受市場存量大的影響,三季度銷量環比基本持平。由于國外疫情及相關國家通關政策影響,我國織造機械進出口量較去年大幅下降。
產業三部副主任邵洪從下游需求角度介紹了針織機械市場情況。“十三五”期間,我國針織行業保持了較快發展,加速跨界融合,在服用、家紡、產業用等多領域拓展應用。根據針織產業生產需要,針織機械圍繞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停臺率,減少損耗等方面進行了諸多技術創新。
2020年前三季度,隨著國內經濟的恢復,針織機械三大類機型中,圓緯機、
產業四部主任張雨彤回顧了“十三五”期間印染機械發展。“十三五”期間,國產印染機械技術進步明顯,服務更具優勢,國內市場份額達到85%以上。
今年三季度,印染機械市場較二季度有很大好轉,大部分主機設備環比增長超過40%,但同比仍呈下降趨勢,進出口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由于
產業五部主任劉革介紹了化纖機械和非織造布機械發展情況。“十三五”期間,國產化纖機械市場份額提升,并得到國際市場認可。近年來,化纖設備以節能降耗和綠色
2020年前三季度化纖紡絲機銷售略有增長,同比增長15.78%,
國產非織造布機械“十三五”期間產銷量持續增長,技術
據中國紡機協會對重點企業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非織造布生產線產銷量持續提升,但增幅趨勢逐漸減緩。由于前三季度
總體來看,前三季度非織造布機械企業情況比較樂觀,但隨著合同訂單的交付和熔噴布市場已經開始出現過飽和現象,今年熔噴非織造布裝備火暴的現象也已經逐漸降溫,其生產線交付使用后的質量保障問題也值得企業關注。
目前,部分海外國家和地區疫情仍在發展,歐美等國家的非織造布裝備生產廠家通過不斷創新技術和快速返廠支持等方式,不斷提高熔噴布等非織造布產能,以彌補口罩、防護服等個人防護設備(PPE)的缺口。與之相比,我國非織造布裝備在拉美、非洲、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仍有一定競爭力。
發展壓力未緩解
在技術變革和產業鏈變遷中尋找新機會
王樹田會長在大會總結發言中指出,今年紡織行業呈現出了幾個明顯特點:**,今年不管是紡織還是紡機行業的出口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截至11月的數據統計來看,美國是我們**出口大國,對美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其次,今年以來,國內經濟出現了很多異常情況,我們也采取了較為穩妥的措施,同時,外匯快速升值,人民幣匯率盡可能市場化;第三,疫情以來,各國都采取了積*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為未來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疫情之下,我們的思維和判斷都不能按照正常的方式進行,帶來了很多灰色調。大家在壓抑了一整年后,都盼望著鼠年快點結束,期待牛市。明年有一些提法需要注意:**,**次提出了需求側的概念,回歸了市場作用下的研究姿態,未來相關政策可能會有一些新的調整和變化;第二,要注意防控金融和經濟風險,特別是存量和正在增加的風險需要考慮到如何處理;第三,重提保障房地產健康發展;第四,反壟斷在資本行業的提出很有必要。
隨著當前對外貿易環境的變化需要我們格外注意風險的防范,今年并非真實的出口行情,企業需要考慮疫情得到控制后會發生怎么樣的變化。同時,未來國際配套產業鏈面臨的風險企業也需要關注,更好安排明年工作。
在經歷了較常時間的壓制以后,明年的市場饑餓狀態,需要一個平臺進行釋放,紡機聯合展就是一個*好的機會。雖然目前來看疫情的控制還存在不確定性,但我們相信情況會很快好轉,以****的努力進行展會的各項準備,也希望各位企業充分準備,迎接災后的未來。
各專業分組研討會
本次會議還按分行業類別進行了分組研討會。與會人員就各自企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2021年紡機市場走勢和“十四五”發展方向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河南二紡機曹秀成董事長談到企業生產的錠子分2大塊,棉紡和化纖,目前集落改造和化纖板塊對錠子需求很大,談到今年市場情況,6-7月*差,16-17萬套錠子;8月下旬至今,特別是*近兩三個月,海外市場像巴基斯坦、孟加拉等,訂單增加,國內客戶企業改造業緊迫進行。談到對錠子未來發展思考,要向歐洲標桿企業學習,尤其國外企業很早就實現錠子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這方面,國內企業不能走捷徑,要腳踏實地的提升錠子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提高錠子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杭紡機葉文董事長談到企業主要生產
長嶺紡電呂志華副總經理談到企業致力從事紡織電子儀器和織機等設備的研制、生產和銷售,今年常規
烏斯特岱興和經理介紹Uster是瑞士主要生產紡織檢測設備的公司,公司成立于1948年,*開始主要做紗線條干儀,隨著業務的拓展,在中國,美國和瑞士的現代化紡織實驗室還為客戶提供原料,目前紡織全產業鏈從棉花、紗線、織物的檢測設備都有,面比較寬,談到今年市場情況,雖然和去年有差距,但是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青島海佳邢相虎總監談到企業在疫情各種防護措施到位的情況下保持了正常生產,今年海佳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新工廠的建設中,建設了智能制造工廠,并且12月底已經開始了小批試制,從明年三月份開始正式批量生產。我們建設之前參觀了很多行業工廠,吸取了很多同行業先進的企業的管理模式,包括現場的信息化、物流化也和很多企業進行了交流,我們內部也在總結經驗。我們新工廠的建設定位高端無梭織機,噴水、噴氣等市場。企業發展現在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在智能、信息化方面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還需要廣收
卡爾邁耶楊增興總經理談到公司是德國紡機在中國投資比較早的企業。今年的疫情影響還是很大的。上半年產能只發揮了一半左右,差不多有一半的員工休息。到了8月份開始訂單開始恢復,完全超出預期,加班加點完成,現在交貨就需要排到明年的六七月份。行業間也曾交流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是很難找到。因為經編和織造不同,因為全球經編生產能力大概80%都在中國,國外疫情影響,不能順利復工,訂單轉移到國內的可能性不大,也沒有發現這個經編發現什么新領域的拓展,所以目前也不知道市場形勢可以持續多久。以往經編形勢好要么是原材料,要么是新領域的拓展,但是今年雖然增加了訂單,但是沒找到合適的原因。現在依然有新的訂單,所以預計明年翻倍。此外,今年卡爾邁耶集團收購了斯托爾公司,斯托爾公司在上海工于7月遷到了常州,差不多也能有相當的增長。總體來說對明年市場還是看好的,但是對市場行情會持續多久還是不確定。
泉州卜碩許捷興副總談到企業主要生產大圓機,疫情開始企業也受影響,市場預期不樂觀。后來網紅經濟給帶來了不少訂單。現在正在滿負荷生產,總體會和去年差不多,目前訂單排到了明年三月份。
遠信工業研究院丁伯軍院長談到今年**季度受疫情影響,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第二季度開始逐漸恢復,第三季度訂單開始做不過來,目前訂單已經排到明年6月份,企業建設了新廠房,引進了德國先進的生產管理設備,廠房已經建設好,設備開始進行調試了,預計下個月可以生產,談到明年市場行情認為比較樂觀。
萊默爾賴正忠總監談到企業主要產品為電腦控制系統,大部分產品都是在德國、意大利生產,中國團隊只負責銷售、售后、調試,今年全球的業務同比下降20%左右,但是國內的業務基本和去年持平,這得益于生產經營快速恢復,公司和染整后整理的機械廠配合比較多,基本上明年三月份訂單都是排滿的。談到國內機械廠目前是否真正情況好轉,要看明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應該都比較樂觀。
必佳樂劉明總經理談到今年疫情對市場打擊比較大。中國的反應很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對實體經濟做了較大支持,特別是下半年,企業的業務也有了一個非常大的增長,尤其是十月以后,市場可以用爆發式增長來描述。究其原因,總結了三點:**、政府的支持力度大,所以需求本身有放大效應;第二,銀行支持力度大;第三、產品發生了變化,對機器的要求發生了幅寬的改變,增加新設備需求增長。拋開這些因素,市場會慢慢回歸本質,需求端為導向,中國的產業鏈和產業成熟度在疫情中再次證明了強大無比,企業對織造機械的未來三年發展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未來會不會有顛覆性的技術讓織造越來越萎縮,這個目前還沒看到,所以還是踏踏實實把織機做好,把產量做足,把質量做好。
杭州開源金萬樹副總談到企業是生產染整自動化相關產品,包括全自動電腦調漿系統,配送系統、數碼印花、還有ERP\MES系統等。從去年開始印染布的產量利潤率在下降,目前市場對紡機中低端需求在降低,高端裝備需求上漲。企業要有自己的發展需求,智能制造將會是未來發展方向,企業的客戶除了來自
廣東豐凱鄧偉源副總談到今年企業經營像過山車一樣,一季度因為疫情生產經營都不正常,二季度基本消化之前訂單,外銷做了很多庫存也出不去,五月份做好了*壞打算。進入第三季度,廣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