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為什么要科學按需佩戴口罩?
答:佩戴口罩是社會公眾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在必要的場合,每個人都應當選擇合適的口罩類型佩戴使用,做好自身防護。同時,每個人也都有責任區分不同的工作性質、生產生活場所,按照疫情的暴露風險等級,適度適當地佩戴口罩,不過度防護,提高口罩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目前,有高、較高、中等、較低、低5種不同等級的暴露風險,可以作為選擇和使用口罩的指引。高、較高暴露風險人員主要是直接在一線從事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員。其他人員大都屬于中等、較低或低暴露風險人員。
生產生活中必須佩戴N95口罩才安全嗎?
答:在抗擊疫情一線,屬于高(較高)暴露風險的醫護人員有必要使用醫用防護口罩或N95等級防護口罩。在醫院普通門診、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一般只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一般社會公眾既沒有必要,也不應提倡使用N95口罩。
我不是醫護人員,但工作場所在空間密閉或人員密集的場合,應當如何佩戴口罩?
答:如果您是醫院、機場、火車站、地鐵、地面公交、飛機、火車、超市、餐廳等相對密閉、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或者是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屬于中等暴露風險人員,建議在工作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我既不是醫護人員,生產生活場所也不是前幾個問題所說的情況,應當如何佩戴口覃?
答:如果您處在超市、商場、交通工具、電梯等人員密集區,或處于普通室內辦公、工廠車間等環境,或是在醫療機構就診(除發熱門診外)的患者,或是集中學習和活動的在校學生等,一般屬于較低暴露風險人員,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兒童可以選用性能相當的口罩。
有哪些場合可以不佩戴口罩?
答:如果您本人健康,在居家、通風良好或人員密度低的場所,一般屬于低暴露風險人員,可以不佩戴口罩。比如,家中沒有疑似患者,也沒有密切接觸者、疫區回來的家人;私家車沒有搭乘過疫區客人或者疑似患者;在通風條件好的露天勞動、工作,并和相鄰人員保持適當距離:逛公園時沒有游客聚集,有條件和周圍人保持適當距離:辦公室嚴格采取了消毒、測體溫、通風措施,同事也沒有疑似和密切接觸者,這些情況可以不戴口罩。
兒童應佩戴什么樣的口罩,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兒童選用符合國家標準并標注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兒童在佩戴口罩前,需在家長的幫助下,認真閱讀并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方法。家長應隨時關注兒童口罩佩戴情況,如兒童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因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佩戴口罩有什么要注意的?
答:選擇合適尺寸的口罩。佩戴口罩前,應洗手。佩戴時,要讓口罩緊貼面部,同時用左右手的手指按壓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空氣泄漏。醫用外科口罩的鼻夾在上方,使用時要壓緊。佩戴口罩后,應避免觸摸口罩。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后都要洗手。摘下口罩時,盡量避免觸摸口罩的外面,并立即洗手。
佩戴兩層口罩更安全嗎?
答:佩戴兩層口罩不能增加安全性。
使用后的口罩能不能重復用?
答:除了高或較高暴露風險人員,健康人佩戴的口罩可反復多次使用,包括適當延長口罩使用時間、使用次數。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懸掛在潔凈、干燥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并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口罩什么情況下需要更換?
答: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
口罩使用后應該如何丟棄處理?
答:如果您屬于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如果您是疑似病例或已經確診,則佩戴后的口罩不能隨意丟棄,應視做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