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從7月份開始,服裝生意就恢復得差不多了,8月份以后,訂單排得很滿,排到明年了,有些訂單是從海外轉過來的”,企業主謝隆發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謝隆發的小企業在江西贛州市于都縣,如果不提這里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外界知道這里的人可能不多,但就是這樣一個縣,藏著我國服裝業強勁的秘密。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8月當月,全國紡織品
東莞打工人回鄉做服裝,“一年要出廠大約50萬件衣服”
今年40歲的謝隆發,15歲就從于都老家去了廣東東莞打工,進了一家制衣廠。他說,那個時候,有不少老鄉都在東莞的服裝廠打工,新人要進廠必須“老帶新”,而且是三帶一,也就是三個老工
在東莞做了十多年服裝之后,謝隆發于5年前回到了于都,開了一家服裝小作坊,全家總動員,老老小小全都上?,F在,他的企業有五六十名工人,生產車間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說是工廠,其實就是類似城中村里多層樓房的底層商鋪,每間不到200平米,十來個工人干活。
于都給人的感覺是,像謝隆發這樣的服裝企業似乎遍地都是,不管是工業園區、城區,還是村鎮,服裝工人們都在全神貫注地趕工。
“一年要出廠大約50萬件衣服”,謝隆發說,“我們那時候進廠求廠家,現在輪到自己招人,要求工人,不好找。”
在他的車間周圍,全是各種制衣廠,密密麻麻地貼著各種招工廣告。有廣告寫著:“本廠常年做雪紡襯衣,自營自銷,單價合理,工資每月5日發放,全勤獎100元/月”。還有企業招平車工、打邊工、中燙工,廣告上強調“貨源充足”。
工人不好找讓謝隆發著急,但訂單足卻是工人們高興的事情。一位62歲的女工說,上半年因為疫情沒什么事情做,現在好了,每個月能賺到兩千多塊錢。
于都縣紡織服裝
丁有勝坦言,因為大家認為做服裝不掙錢,聽起來也不夠高大上,所以并不重視服裝業,招商引資更要高科技。直到贛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各縣(市、區)要選定首位產業主攻工業發展,并明確于都應將服裝作為首位產業。
“(定位)基于兩點,一是人口優勢,于都110多萬人,勞動力69.6萬人,服裝業是
于都明確將服裝業作為首位產業,2017年出臺了稱之為“服裝10條”的政策推動產業快速成長。在丁有勝看來,服裝業更大的好處在于*強的
后疫情時代,“很多訂單轉到我們這里來了”
在于都,衛星工廠像小草一樣叢生,但是,大多數企業仍處于模仿、貼牌階段,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本地品牌少,絕大部分企業為代加工企業,且大多承接廣東、福建等地的二、三手訂單,綜合競爭力不足。
謝隆發說,于都的廠子利潤很薄,競爭很激烈,“大家主要靠跑量,沒有量就賺不到錢,一件貨的利潤還不到1塊錢”。
于都服裝產業的另一個問題是,產業鏈還比較單一,如原輔料、紐扣、制線、繡花、洗水、包裝、物流等關聯企業缺乏。
不過,這種局面正在改善。丁有勝介紹,于都離粵港澳大灣區很近,又有《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優勢,對沿海服裝產業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且企業轉移的同時也在做產業升級,這是內陸地區的大好機會。
大型品牌企業的車間與衛星工廠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產情景,一邊是傳統的手工作坊生產,另一邊則是自動化、
在于都脈動
2018年,脈動智能制造時尚產業園落戶于都,總投資20億元。該產業園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茵曼是匯美集團旗下的淘品牌,以前主要是找人代工,現在自己做制造,而且是智能制造,希望進一步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品質。
贏家時裝是我國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于2014年投產的贛州工廠是于都*大的服裝企業,生產車間已經達到較高的智能制造水平。該公司工會主席蕭智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成衣企業落戶于都,可以帶動整個服裝產業鏈的發展。
總投資20億元的江西順龍服裝水洗有限公司的車間主體部分已基本完成,車間水洗設備也已安裝調試完畢。這個項目達產達標后,年產值在30億元以上,可提供就業崗位7000多個。
丁有勝表示,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甚至是全國行業龍頭都陸續選擇了于都,有些原來看不上于都的企業,今年又主動找過來了?!俺醪叫纬僧a業集群,有了強大的彈性供應鏈以后,這種吸引力就更強?!?/p>
今年1至9月份,于都招商簽約紡織服裝類項目22個,簽約金額48.85億元,其中既有成衣生產企業,也有面輔料制造商等配套企業。
“今年,國內疫情控制住了,國外印度越南疫情很厲害,很多訂單轉移到我們這里來了”,丁有勝說,“既然訂單來了,客戶就能看到我們的供應鏈能力,就不會再離開,今后就要穩住這些客戶,而明年將是于都服裝產業騰飛的關鍵之年?!?/p>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