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有些國外品牌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卻又惦記著在中國賺錢?如此不堪的事情,還真有公司做得出來。
近日,H&M集團(海恩斯莫里斯服飾)在其官網發布的一份聲明引發關注,這家國外快消品牌學起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的拙劣表演,以所謂“強迫勞動”的謠言為借口,聲稱將“抵制新疆棉花和紡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該聲明中還提到了一個組織,名為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BCI),其中聲稱,BCI已決定暫停在新疆發放BCI棉花許可證,因此H&M產品所需要的棉花將不再從那里獲得。
BCI究竟是個什么組織?事實上,這一組織中的會員不乏一些全球知名品牌,這些品牌也曾發表過和H&M相類似的聲明,在涉疆問題無端指責中國,打壓新疆棉農和棉花產業。
H&M聲明背后,藏著一顆“毒瘤”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西方勢力對于中國新疆的造謠抹黑越來越甚,
與此同時,H&M集團的一份聲明也引發了關注。這份聲明摻雜著險惡的政治用心,如此宣稱:H&M集團對來自民間社會組織的報告和媒體的報道深表關注,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強迫勞動”和“宗教歧視”的指控。
聲明中,H&M表示,我們不與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裝制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產品/原材料。聲明稱,新疆是中國*大的棉花種植區,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供應商從該地區與BCI相關的農場采購棉花。由于在該地區進行可信的盡職調查變得越來越困難,BCI已決定暫停在新疆發放BCI棉花許可證。這意味著我們產品所需要的棉花將不再從那里獲得。
對此聲明,@共青團中央發文怒斥;現已與H&M品牌無合作的演員黃軒也表示,“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企圖對國家及人權進行抹黑造謠的行為”;國內各大
但其實,這則聲明中還隱藏著一顆“毒瘤”,它正是BCI這一組織。
制定“棉花標準”,籠絡會員“遵守”
BCI脫胎于2005年世界棉花基金會(WWF)一次圓桌會議的倡議,隨后擴展到世界多國。它們自己宣稱,其主旨在于使全球棉花的種植及生產更有利于棉農,更有利于種植環境,更有利于該產業的未來發展。可說來可笑,其一段時間以來的所作所為,分明嚴重損害了新疆地區棉農的利益以及棉花產業的發展。
去年9月,當時為大選著急上火的特朗普政府瘋狂炒作涉疆議題,反復污蔑抹黑新疆存在所謂“強制勞動”現象,揚言發布“新疆棉花禁令”,禁止由中國新疆地區的棉花制成的部分或全部產品。
今年1月13日據路透社報道,就在離任下臺前夕,特朗普政府還操弄“強制勞動”這一借口,宣布禁止
而在去年10月,BCI曾發布一則新聞稿,并于今年3月重新編輯過,其中同樣宣稱新疆地區存在“強制勞動”和其他“侵犯人權”的現象,這不符合該組織的行為標準,須立即通過吊銷或拒絕BCI許可證來處理。從2020年3月起,BCI就暫停在新疆地區發放許可證,因而新疆的優質棉花也不再獲得BCI許可證。
事實上,BCI號稱是一個非盈利組織(NGO),即產業類的NGO,它制定了相關標準,要求會員必須使用它們認為符合標準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標識。除了所謂“
耐人尋味地是,就在H&M發表抵制新疆棉花事件愈演愈烈之時,從搜索網站查找BCI去年10月的涉疆新聞稿,點擊進入網站后卻顯示“查找不到”。
3月1日,微信公眾號“BCI良好棉花”(賬號主題為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上海代表處)又發布了一則關于新疆問題的重要申明。
其中稱,近期BCI上海代表處收到之前部分新疆執行合作伙伴的問詢函,在此鄭重申明,BCI中國項目團隊嚴格遵照BCI的審核原則,從2012年開始對新疆項目點所執行的歷年第二方可信度審核和第三方驗證,從未發現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
但這則聲明是否代表BCI總部官方意思,聲明及之后并未有更多明確信息說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BCI此前聲明對于新疆棉花的重大傷害,已然造成。
編造涉疆謊言的,絕非H&M一家
在BCI的會員體系中,共分為四類:零售商和品牌、供應商和制造商、生產者組織以及公民社會。截至2020年12月9日更新的資料,會員數量達數千個。
在這其中,零售商和品牌一類對于普通人來說認知度*高,其中不乏許多全球知名品牌,諸如: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彪馬(Puma)、迪卡儂(Decathlon)、沃爾瑪(WalMart)、迅銷(Fast Retailing)等。
經觀察者網查詢發現,BCI借以“強迫勞動”為由封殺了新疆棉花,組織中一些為人所熟知的品牌也和H&M一樣,發布了污蔑抹黑新疆的聲明,只是當時并未發酵。
去年3月,美國品牌耐克曾發布一則英文聲明,聲稱對有關新疆地區“強迫勞動”的報道表示關切,它們不從新疆地區采購產品,已和合同供應商確認,不使用新疆地區的紡織品或紡紗品。此外,耐克還稱,其在中國青島的工廠已停止從新疆地區招聘新員工,該工廠將不再有任何新疆員工。
在德國品牌阿迪達斯去年的一份有關“人權”和“勞工權利”的報告中,也提到美國對新疆棉花實施制裁一事。阿迪達斯聲明稱,它們從未在新疆生產過產品,早在2019年春季就已讓所有二級原料供應商停止從新疆地區采購
去年8月,日本快消品牌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曾在官網發布一則新聞稿,表示沒有優衣庫產品出產于新疆地區,優衣庫的任何生產合作伙伴均未轉包給新疆地區的織物廠或紡紗廠。此外,迅銷還聲稱,該公司對一些報道中新疆維吾爾人的處境表示嚴重關切。
此外,BCI的會員名單中還出現了中國品牌,例如安踏。會員資料顯示,安踏于2019年7月加入BCI,早于BCI去年10月發表涉疆新聞稿之前。
據安踏官方微博@安踏體育3月24日聲明,該公司正啟動相關程序,退出BCI這一組織。安踏稱,2019年加入BCI純粹初衷是從全球和地區的環境保護角度出發,推動關于采購供應鏈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使全球各地區棉花的種植及生產更有利于棉農,更有利于種植環境。該公司一直采購和使用中國棉產區出產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來也將繼續采購和使用中國棉。
假借“棉花謊言”,實則是打壓中國
就在3月24日事件發酵之際,當天晚間,H&M品牌中國官方微博又發布了聲明,拒不認錯。聲明宣稱,H&M集團一貫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管理我們的全球供應鏈,確保全球范圍內的供應商遵守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承諾如《經合組織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準則》,并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
事實上,新疆地區從來都不存在所謂的“強制勞動”、“強制絕育”、“種族滅絕”等問題,諸如BCI和H&M集團等品牌的所作所為,才真正是侵害新疆棉農及該棉產區發展的惡行。
有觀察者網的讀者在相關新聞評論區留言稱,去年曾有幸在棉花的采摘季去新疆玩了一趟,在機場前往酒店的路上就遇到了一片棉花地,當地的農戶正在用收割機收割棉花。機械化采摘,幾臺車輛一起勻速向前走的場景十分壯觀。這樣的場景,真的是一些人口中的“強制勞動”嗎?
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歧視少數民族”等說法,均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中國外交部已在多個場合反復澄清事實和真相。
3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表示,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強制絕育”等“侵犯人權行為”,是個別別有用心的所謂學者和機構蓄意編造和散布彌天大謊,違背公理良知,中國人民強烈憤慨。
他表示,法國作家維瓦斯在其著作《維吾爾族假新聞的終結》中也明確揭露了這些從未去過新疆的人在制造假新聞的陰謀。建議有關人士好好讀一讀這本書,認真了解什么是事實。
而在3月16日,趙立堅的一番發言更是說中關鍵點。他表示,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其目的是限制打壓中國有關方面和企業發展。
既然BCI和一些品牌口中的“強制勞動”已是徹徹底底的謊言,為何這些力量要打壓新疆棉農、封殺新疆棉花呢?其中緣由,不言自明了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