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浙江的能耗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均屬于二級預警,形勢比較嚴峻。
不僅是在紹興柯橋,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中國高能耗的基礎性行業都面臨著能耗“雙控”的減產高壓線。
錯峰用電讓不少人意識到,此次限電的力度在趨嚴,且“雙控”帶來的“雙限”不是一朝一夕之策,甚至在未來的日子里將成為常態。這也讓不少紡織化纖人對于未來的行情和價格走勢表示擔憂,對于貨源供應更是把握不準。
“限電潮”之后紡織成本再上漲!?
9月下旬以來,“限電潮”影響全國多個省份,內蒙古、寧夏、上海等地區在此前就已經陸續開啟“漲電價”的調整,允許煤電市場交易電價在標桿電價基礎上向上浮動。
此外,相關部門也在積*解決全國煤炭緊缺的問題。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鐵路集團也發布了《關于做好發電供熱企業直保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鐵路運力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大對發電供熱煤炭運輸的傾斜力度。
7月23日,內蒙古工信廳、發改委發布了《關于明確蒙西地區電力交易市場價格浮動上限并調整部分行業市場交易政策相關事宜的通知》。其中規定,自8月起,蒙西地區電力交易市場燃煤發電電量成交價格在基準價基礎上可以上浮不超過10%。
中金公司研報分析稱,蒙西地區**明確電價上浮空間,將幫助火電實現盈利邊際改善,此次調整也是2017年以來“降電價”和浮動電價政策推出后,首次放開電價管控。
據《人民日報》旗下《中國能源報》報道,8月4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2021年電力直接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寧夏今年8-12月電力直接交易有關事項予以調整,并提出允許煤電交易價格在基準價的基礎上上浮不超過10%。
隨后,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關于開展2021年上海市電力用戶(含售電公司)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工作的補充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基準價+上下浮動”電力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取消燃煤標桿上網電價“暫不上浮”的規定。
重點省份管控難停 化工品持續供不應求
除此之外,安徽、福建、湖南、廣東等地區已經啟動了限電措施,10-12月每月普遍安排了7-20天的停限產。福建地區的己內酰胺產業鏈,安徽地區的固體環氧樹脂產業鏈,吉林地區的ABS產業鏈等多種化工品的產能都將出現壓減的情況。
據了解,以上提到的節后仍舊繼續停限電的地區,化工產業均是比較發達的地區,涉及多種化工產品。在嚴格的限電限產措施下,目前已有眾多企業宣布假期不再加班加點的趕工,也就是說,假期后這些產品的缺口仍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在能耗控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前,以上地區較難恢復生產,供不應求的態勢也將持續推升相關產業鏈化工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