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國內聚酯產能的不斷增長,一批頭部企業由于其資金實力雄厚,產業鏈一體化成本優勢明顯,開始不斷加快產能布局,近日,新鳳鳴在江蘇新沂產業基地聚酯項目正式開工后,緊接著,又一浙江化纖大佬也在江蘇開建聚酯項目,蘇北紡織產業又迎一員“猛將”!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5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為滿足市場對功能化、差別化纖維不斷增長的需求,公司下屬子公司宿遷逸達新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年產110萬噸新型環保差別化纖維項目。投資金額預計為人民幣38.50億元,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經公司初步測算,本項目稅后內部收益率為15.75%,稅后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8.09年。
據了解,宿遷逸達年產110萬噸新型環保差別化纖維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江蘇省宿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京杭大道96號公司廠區,項目利用廠區土地約500畝,新建聚酯車間、紡絲車間、PTA庫以及配套動力站、污水處理等建(構)筑物面積約為463,401平方米。項目主要采用聚合、熔體直紡工藝、綜合智能制造及綠色制造技術,新建3套聚酯生產裝置,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短纖生產設備,新增年產110萬噸新型環保差別化纖維的生產能力。
在2021年4月26日,恒逸石化披露等2021年一季度報告中,說到由于2021年一季度疫情慢慢恢復,恒逸石化各方面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308.45億元,同比增長63.44%。
作為全球**的“煉化―化纖”產業鏈一體化龍頭,2020年,恒逸石化保持戰略定力,“一帶一路”重點項目――恒逸文萊煉化項目平穩運行,持續高負荷生產,競爭優勢持續提升;PTA業務板塊龍頭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產品盈利能力保持業內**水平;化纖主營業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產品差別化水平進一步擴大,盈利能力大幅增長;同時生產日益精益,品牌品質不斷提升,管理創新持續優化,經營質量邁上新臺階。年報顯示,2020年恒逸文萊成品油、化工品等銷售順暢,全年銷售802.98萬噸產品,其中化工產品219.17萬噸,煉油產品583.81萬噸。
為何又是蘇北?已成產業轉移重要投資地!
江蘇省作為全國*大的紡織產業大省,自152 0173 3840年起,30多年來紡織總量始終保持全國**,占全國20%左右。近年來,受成本等因素影響,蘇南一大批紡織企業加速將制造環節向蘇北地區轉移。新沂高端紡織產業園位于江蘇省“北大門”新沂市,在江蘇省跨江發展戰略指導下,主動調整,積*承接,迅速發展成為蘇北重要的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之一。
原本默默無聞的蘇北紡織產業,幾乎就在“一夜之間”迅速崛起,巨大的紡織集群市場初現規模。這本身對于聚酯企業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力。
以新鳳鳴為例,作為目前滌綸長絲行業“三巨頭”之一,該公司目前擁有滌綸長絲產能530萬噸,已形成桐鄉洲泉、湖州吳興和平湖獨山三大生產基地,均位于浙江省境內。本次投資建設新沂產業基地,是公司首次在浙江省外布局滌綸長絲及相關產品產能。公開信息顯示,新鳳鳴新沂聚酯項目在2020年12月1日才開始與江蘇省徐州市新沂招商人員接觸,今年1月20日即實現項目簽約,從交流洽談到正式簽約,僅用了51天,不僅體現出公司搶抓蘇北產業轉移機遇,拓展滌綸長絲市場的戰略執行力,也得益于江蘇及新沂政府對該項目招商引資的大力支持。據媒體報道,該項目已被列入2021年江蘇省重大項目清單,徐州新沂則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促進項目早日建成達產。
桐昆集團也在去年底在與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協議,公司在江蘇省沭陽縣投資約150億元,新建年產240萬噸長絲(短纖)、500臺加彈機、1萬臺織機、配套染整及公共熱能中心項目。其在公告中表示,該項目的建成也將增強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產業競爭力,建設**化纖制造基地。利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無獨有偶,在去年上半年,計劃總投資230億元,建設年產120萬噸差別化超仿真功能性化學纖維和年產10億米功能性面料等項目的恒力時尚產業園項目在位于宿城運河宿遷港產業園啟動開工儀式。該項目全面投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以上,納稅達10億元。
而早在2007年,恒力集團積*響應省委、省政府“南北產業轉移,實現區域共同發展”戰略號召,支援蘇北、牽手宿遷。十三年來,恒力集團不斷加大對宿遷的投資,在宿遷累計總投資超百億元,已發展成聚酯新材料、紡織和酒店三大板塊為主業,地產、金融和貿易等多元化發展的龍頭企業,已成為江蘇省南北掛鉤*大的工業投資項目。
此外,在環保治理、產業梯度轉移的大背景下,原來環太湖的紡織印染企業搬遷至蘇北地區,對聚酯項目而言具有區位優勢,產品銷售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