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浙江、山東等地棉紡廠反饋,受7月下旬以來鄭棉、鄭紗聯袂大幅上漲及進口棉紗價格走高的影響,棉紗出廠價、各輕紡市場報價開啟上調模式,幅度普遍500元/噸以上,其中OE紗、低支環紡紗上調幅度稍小,50S及以上高支紗調整略大,紡企將原料上漲風險迅速向坯布、面料、服裝等消費終端傳遞。
浙江紹興某棉紗貿易商表示,由于鄭棉、鄭紗寬幅波動,加上河南等省份遭遇強降雨導致棉紡廠接單受到很大影響,棉紡廠、棉花貿易商對外報價積*性不高,觀望情緒占上風。近兩日國產C32S中高配自絡報價普遍上漲至27200-27500元/噸,較7月上旬上調600-700元/噸,明顯弱于鄭紗、鄭棉漲幅。
從調查看,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織布、面料廠和中間商對棉紗上漲消化能力較有限,隨著棉紡廠、棉紗貿易商提高報價,除OE21-OE32S詢價、成交相對活躍外,40S及以下常規紗出貨持續放緩。家紡用40S/60S上漲迅速,多數企業欠貨1個月以上。
雖短期棉價大漲給下游帶來一定壓力,但也有企業表示,按目前紡織市場訂單排期看,大部分企業訂單可排至8月底,少數企業能排至10月,隨著“金九銀十”旺季臨近,紡企對后續訂單抱有較大期望。按今年經營情況看,紗線利潤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尤其是中高支紗線,利潤基本在1000-2000元/噸。若后續冬季服裝訂單放量,個別紡企本年度利潤將翻倍。
下游面料、服裝、外貿廠等議價能力不強,接單利潤偏低,棉紗大幅上漲不僅導致下游7-9月合同完成難度快速上升,且對接2021年4季度訂單也很謹慎。此外相較國產紗,進口紗船貨、保稅貨源報價漲幅偏低(美金報價),價格競爭優勢越來越突出,一些沿海地區織造、服裝廠紛紛擴大越南、巴基斯坦、越南、中亞等產地棉紗采購。7月28日紹興、常州、寧波等地進口C32S高配包漂凈重報價26800-27000元/噸,低于國產棉紗500元/噸以上(需考慮公重、凈重差價)。
純棉紗:6月進口縮量、出口增量,平衡國內供需關系
2021年6月,純棉紗進口5.65萬噸,同比+7%;1-6月,累計進口113.17萬噸,同比+31%。整體來看,紗線進口環比已出現減量,雖超出去年同期但弱于19年同期良多。一方面,海外疫情限制,一方面海運費上升。紗線進口減少,加劇了國內市場供應趨緊的格局,在淡季中良性托底,避免了市場價格大幅回調。
2021年6月,純棉紗出口2.80萬噸,同比+66%。1-6月,累計出口14.33萬噸,同比+17%。整體來看,紗線出口明顯增量,尤其相較于同期,且逐漸達到疫情前的水準。在6月中旬前后,巴基斯坦對高支紗線需求尤為緊俏,分擔國內供應壓力的同時,帶動了市場價格上漲。
純棉布:內需提升抑制進口 出口拉近于疫情前的差距
2021年6月,純棉布進口0.16億米,同比+4%;1-6月,進口0.96億米,同比+9%。整體來看,考慮傳統旺季提前,且不斷打通、提升內需環境,對于棉布進口增量并不明顯,尤其在3月份同比出現減量。以此來看,遠端棉布進口仍難有突破,很難達到疫情前的水準。
2021年6月,純棉布出口6.71億米,同比+21%;1-6月,出口38.38億米,同比+34%。整體來看,純棉出口在上半年完勝去年,這毫無疑問。考慮紗線在1-3月急速上漲,旺季提前帶動坯布出口節奏,1-4月坯布出口高于19年同期。5月國內需求依然轉淡,且隨著海運費的拉升,出口逐漸遭遇壁壘,另外考慮海外疫情依舊存在,出口持續增速也在憂慮,但整體出口已逐步恢復,拉近與19年同期的差距。
2021年1-6月,考慮越南、孟加拉新增疫情大增,于需求端的局限性增強。對尼日利亞棉布出口已趕超持續3年保持首位的孟加拉國。當下國內市場處于傳統淡季,外單增量尤為有限,關注8月中下旬市場補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