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紡織器材科技信息中心、《紡織器材》雜志社、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河南省紡織工程學會共同舉辦的“金輪?金貓杯”2021’紡專器材提質創新與紡織企業高質高效發展論壇于2021年10月29日在河南新鄉圓滿舉辦。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學會及協會的領導、專家,來自全國紡織機械、器材專件的眾多制造企業和使用企業代表、企業家、專家以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本次論壇。
論壇得到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經緯智能紡織機械有限公司、青島雙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無錫二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八一紡織器材有限公司、新疆沃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賽特環球機械(青島)有限公司、中紡院綠色纖維股份公司、新鄉白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
PART1
啟?致辭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伏廣偉致辭并作題為《復雜環境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報告。伏理事長說自己是第三次參加“金輪?金貓”學術會議,與這個會議有著莫名的緣分。伏理事長從多方面分析了復雜環境下企業生存與發展存在的問題:① 仍存在很多卡脖子問題,很多關鍵技術還是受制于人;② 中國文化在傳達時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③ 總結了過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深度剖析了自己對“碳中和”“碳達峰”的理解;④ 目前,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分工不明確,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發展局限,產能向大企業集中;⑤ 隨著口罩的需求,運動戶外的發展,氨綸需求高,導致氨綸價格高。伏理事長說紡織器材行業不大,但是作用不小,是小行業的巨人,充滿活力。伏理事長指出紡織行業未來努力大方向:① 人才多元化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分析了我國產學研存在問題及需要改進的工作;② 應對復雜環境,企業要有國際視野,優化企業發展生命力,加強產業分布的區域化、國際化;③ 各上下游及相關企業建立聯盟,抱團取暖,同舟共濟,增強產業鏈粘性。新鄉市政府副秘書長唐俊生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新鄉經濟社會發展表示感謝;介紹了新鄉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現狀,以及新鄉綠色纖維專業園區建設。他說,新鄉市政府倍加珍惜已形成的良好局面,不斷優化服務。唐副秘書長真誠邀請各位嘉賓到新鄉交流。
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副所長庾治鵬感謝大家百忙之中蒞臨“金輪?金貓杯”2021’紡專器材提質創新與紡織企業高質高效發展論壇,對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全國紡織器材科技信息中心和《紡織器材》雜志社的工作進行介紹。他說此次走進新鄉,以技術交流論壇的形式,搭建起專家學者與紡織企業溝通交流的橋梁,必將對紡織產業的發展起到積*的推動作用。
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宋松繼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說,新鄉有氨綸行業的代表企業,全球粘膠長絲生產的領頭羊企業,全國*大的萊賽爾纖維生產基地,河南省棉紡織的產業集群;近年河南紡織產業不斷發展,產業規模和發展質量發展迅速。本次論壇主題與新鄉區域發展方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高度契合,定能助推紡織工業更好地向高新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肖光偉感謝全國紡織器材科技信息中心提供本次交流平臺。他說,金輪針布能從一個鄉鎮企業發展成為一家紡織器材上市公司,從加工單一產品發展到研發制造全系列的梳理器材,離不開市場的認可,特別是在座各位的支持和關愛。產品改良、創新,技術變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它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需要踏踏實實的干,擼起袖子加油干!金輪產品經歷不斷地更新換代,一方面從設備、原料、質量、工藝到人員技術,努力滿足客戶的需求,緊跟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不斷提升自我研發能力,加速設備的改良創新,提高生產流程的自動化,加大外部人才和資源的引入。今后金輪將更加努力,為行業、為客戶帶來更優異的梳理器材!
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崇明致辭說,相聚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線上聯系再頻繁,也比不上此刻面對面交流。楊董說,重慶金貓做的是小產品,利潤薄,但舍得出資,樂意出資,創造與行業友人相聚、進行技術交流的機會;重慶金貓的產品研發從未停止,有專業的技術研發團隊和技術服務團隊,金貓正是靠著技術實力,過硬的產品質量,不斷**,頂替進口比例達到50%以上。楊董告訴紡織友人,如果在紡紗中遇到困惑,金貓定會全力協助解決;重慶金貓已經走過60年的歷史,正在通過“頂進口,攻高端”,朝著百年企業奮進。
PART2
承?報告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總工程師李毅作了題為《2020國際紡機展展品綜述》的報告,介紹了展會的基本情況及展品的評估工作。李總說本次展會的發展主題為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高性能,高適應性,節能減排。重點介紹了展出的紡紗機械與紡紗器材等相關技術進步,通過列舉具體的技術進步,讓與會者再次高效觀展,讓紡織企業的需求更落地,讓制造企業的服務更精準。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肖光偉作了題為《高產梳棉機針布和工藝配套技術探討》的報告。肖總介紹了高產梳棉機的設計特性,從梳理區域,梳理力的控制,握持分梳能力、錫林速度等,轉移問題的突破,喂入均勻度,設備狀態、精度的變化分析高產梳棉機的特征表現,從而滿足質量的需求,即:① 提高一次性梳理效果;② 排除作用的突出,氣流排除、雜質排除、棉結和短絨的排除;③ 提高纖維在滾筒間的轉移性能,減少棉結的產生。重點對刺輥區域工藝、刺輥針布特點,主分梳區域工藝及錫林針布類型進行了介紹,對機采棉及纖維素纖維兩個案例進行分析。
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仁兵作了題為《高效優質紡紗與新型紡專器材》的報告。趙總通過剖析高效優質紡紗對鋼絲圈、鋼領的要求,從需求出發,從理論分析,列舉鋼領鋼絲圈的選用及案例,提出實現優質快速紡紗的三個關鍵點,即:鋼絲圈重量、三腳一開口一致性要好,表面處理具有耐磨潤滑特性;鋼領選用軸承鋼材料,三度一跑道尺寸精度要高,表面處理光滑耐磨;對于集聚紡,優選薄弓型鋼絲圈配軸承鋼鋼領。趙總的報告為紡織友人選好,用好鋼領鋼絲圈提供有益指導。
河南省紡織工程學會蘇玉恒教授作了《河南省紡紗產業發展研究報告》。蘇教授介紹了國內紡紗產業在紡紗制造、紡紗技術、生產設備和紡織上下游產業鏈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從產業發展歷程、現狀、面臨的環境和優勢等方面對河南省紡紗產業發展狀況進行闡述;對河南省4所紡織研究與教育機構的現狀、研究方向及所取得的成績進行總結;指出了產業存在問題并提出了7條發展建議,為紡織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經緯智能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棉紡專件產品事業部總工程師朱紅偉作題為《智能制造 **產品升級換代》的報告。介紹了經緯錠子的技術亮點、產品類型和突出特點,展示了經緯羅拉、上羅拉軸承和鋼領所取得的新成效;闡述了上羅拉軸承實現行動的先進工藝、控制要點及新亮點;介紹了鋼領在改進和提升產品質量、掌握高速鋼領制造核心技術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指出了鋼領智能制造的實施路徑和取得的新成效,經緯G系列高端鋼領具有高速、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新疆沃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熊偉帶來《數字化時代有機生態紡織纖維高速高效生產》報告,介紹了有機生態紡織纖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以及數字化時代對原料的要求;從梳理、細紗后區牽伸、細紗主區牽伸、溫濕度與斷頭率及其他質量問題等闡述有機生態紡織纖維的高速高效生產;從疵點控制、不同紡紗形式斷頭率對比分析、生產效率3個方面提出了影響質量指標改進和提高方法,如:持續改進和不斷探索是有機棉花大力發展、產量質量提高、生產工藝發展以適應生產成本降低的關鍵。
賽特環球機械(青島)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監高四明作了題為《環球工廠? 助力紡織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報告。高總通過視頻展示了3種筒紗自動包裝設備,可適用于多種紗線包裝,且包裝形式多樣;詳述了編織袋半自動和全自動包裝線的工藝流程、應用實例和投資回報情況;指出筒紗自動包裝設備具備多種功能和特點,包括配重靈活精準且效率高、可私人定制、質量檢測和品種識別等,分享了筒紗包裝線要點;介紹了智能物流倉儲系統研發背景、板塊構成、功能和優勢等。
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崔益懷作題為《再生聚酯纖維高品質紗線高效低耗紡紗關鍵技術研究》的報告。崔院長介紹了再生聚酯纖維高品質紗線開發背景,指出大量使用化纖現狀、資源再生化和原料生物化發展趨勢是主要影響因素;根據再生纖維特點及紡紗現狀提出了高效柔性梳理技術、化纖精梳技術、條梳聯合精細混合技術等五大關鍵技術存在問題,分享相關改進、配置和試驗等,從而有效改善成紗質量;列舉了高速雙眼并條智能控制技術、粗細聯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細紗單錠檢測技術等九大高效低能耗技術改造應用案例,詳細描述了改造后技術特點和優勢,展示了不同工藝流程技術改造前后的應用效果及智能示范車間建設情況。
無錫二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曹恒坤作了題為《膠輥膠圈配方設計及產品應用實踐》。曹工指出,膠輥膠圈產品配方設計設想主要體現在:更好的握持性能,強的適紡性能,更長的使用壽命,有利于環境保護。膠輥膠圈配方設計與制造工藝必須從剛性強度、高耐熱、高耐磨、抗纏繞、膠圈運轉同步性好等性能要素入手,深入剖析膠輥機械波產生的七大原因及預防措施,如:把好質量檢驗關,嚴格按照操作法制作膠輥,注意存放,定期加強制作工的人員技能培訓,空調工要勤巡回,每天安排專人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進行機上膠輥動態檢查,大小平車、校錠機臺,要校對搖架壓力,保證同臺壓力一致。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副總經理季承作題為《立足高質高效生產? 推進高支綠色發展》的報告。季總從立足高質、創新管理,創新驅動、高效發展,推動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方面分享了企業的發展理念,重點講述了企業通過優選長度長、馬值低、紡紗一致性好、單纖維強度高的原棉,主要是新疆長絨棉、比馬棉、印度黃金棉、埃及棉等,打造經典全棉Ne 80 s~Ne 300 s高支特高支紗線,實現節工節棉,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通過優選細旦、超細旦萊賽爾、莫代爾、環保粘膠、腈綸、錦綸等原料,開發系列化高支特高支緊密賽絡紡紗線;通過優選梳棉、精梳針布等器材。從以下方面分享自身企業推進科技,綠色發展的思路,即:① 打造科技時尚綠色特色產品;② 深度兩化融合,推進綠色生產;③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以靈活創新的元素,不斷推陳出新。
青島雙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周杰作題為《筒紗自動包裝機集中式理管機》的報告。介紹了清風系列筒紗包裝機模塊配置、布局與操作模式、主要性能指標和市場保有情況,展示了筒紗包裝機現場使用情況,指出了其技術亮點,包括雙通道配重、整袋碼垛和卷料自動上袋成包;介紹了清風系列集中式理管機原理和特色,并從不同性能指標進行了效用分析,指出,集中式理管機占地面積小,分色能力強,處理速度快,人工占用少,擴展性強。
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家啟作題為《創新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張總分享堅持創新驅動,推動企業“智造”轉變的路線,即持續創新是導向,智能制造是導向,單臺設備自動化、整套產線智能化、綜合管理智慧化是目標,強調通過改造實現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從而做大產業,延伸產業;通過分享公司智慧工廠結構,介紹企業氨綸生產線,分享了公司創新成果,如珍珠纖維―海貝絲,大豆蛋白纖維,蘆薈纖維,竹炭纖維,扁平(紡麻)粘膠纖維等。
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質量處處長葉葳作題為《高質高效智能工廠現狀及發展需求淺析》的報告。分析了當前我國紡織行業現狀及突出問題,分享安徽華茂近幾年智能化紡紗廠建設發展情況和智能化紡紗廠建設“高質、高效”目標,指出智能化(自動實現)紡紗要實現對傳統紡紗體力勞動、技能勞動、智慧勞動的替代,分析了高質高效紡廠智能化現狀,如:生產流程由傳統的單機生產改為聯合機生產,流程接點上下工序之間的自動化輸送,剖析專件器材智能化不足,并通過實際案例進行說明,如,鋼絲圈試驗壽命的延長,梳理在線檢測。
通用技術中紡院綠色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鄭玉成作了題為《綠纖?萊賽爾纖維**“好技術,好生活”》的報告,對比了萊賽爾綠色環保纖維相比普通材料的優勢,包括原料可持續供應、生產工藝更加環保等。詳細介紹了萊賽爾纖維的發展前景以及標準型萊賽爾纖維、竹漿型萊賽爾纖維、低原纖化型萊賽爾纖維、無紡型萊賽爾纖維的產品性能和應用范圍。指出了萊賽爾纖維不僅應用在服裝產品及家紡產品,還應用在濕巾柔巾、面膜、口罩、電池隔膜、汽車內飾等許多無紡終端產品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PART3
合?總結
陜西紡織器材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全國紡織器材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紡織器材》主編秋黎鳳從四個方面對本次論壇進行總結。
逢其時,接地氣,唱響行業主旋律
高勇在2020中國紡織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們行業發展需要繼續加強技術創新,提高行業質效,培育發展新動能;繼續加強對國際市場的**和掌控,擴大中國品牌的影響力;繼續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品牌的競爭力;要更加重視環境友好,提高綠色發展的水平,打造綠色供應鏈,開發設計更多綠色產品,引導全社會的綠色消費,促進行業的綠色發展。
2020展會評估報告顯示,紡織器材及專件未來應著重適應主機“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需求;適應紡織行業已加快推進從勞動密集型向自動化生產轉型的趨勢;加快應用信息技術,增強生產過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盡快成為開放互聯的供應鏈的一環;提高自身智能制造水平,簡化生產流程,減少能源消耗,降本增效,力爭相較國外產品有更多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十四五”是乘勢而上、開啟新征程的**個五年,隨著《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指導意見》《紡織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性意見》等文件的陸續發布,讓我們對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更加明晰。“綠色”“創新”“智能”“高質量發展”等成為高頻詞和發展關鍵詞。綠色發展不僅成為國際紡織供應鏈采購決策和布局調整的現實影響因素,也是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重要來源,還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行業綠色發展的剛性要求。本次論壇以“速度效率,創新突破,品質品牌”為主題,聚焦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熱點話題,探討行業未來發展路徑,分享紡織企業綠色發展案例,召開地恰逢其時,十分接地氣。
多維度,全鏈條,科技筑牢紡織根基
在本次論壇上,有行業領導和技術權威,他們高屋建瓴,敏銳探析當前發展瓶頸、未來發展趨勢,思考創新方向,探討行業發展共性問題。尤其伏理事長的報告,立足行業及企業未來社會和經濟背景,視野獨特,讓我們獲益匪淺――他們為我們理清方向。
“十三五”已收官,紡織強國基本建立。在本次論壇上,有經驗豐富的紡織企業專家,他們是企業的技術**者和負責人,他們所在的企業都是行業典范與“排頭兵”,他們勇立潮頭,堅持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堅持綠色發展,并樂于分享,將自身企業實踐過的良性發展經驗慷慨分享給紡織友人,為紡織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筑牢紡織工業根基。他們的專注與無私讓人欽佩,更彰顯了紡織人的凝心聚力――他們為我們提供思路。
紡織機械是我國紡織工業的基礎,是紡織全產業鏈的重要支撐。紡織器材專件作用亦不容小覷。在本次論壇上,有來自紡織機械與器材專件制造企業的專家,他們以紡織企業需求為己任,圍繞紡織企業高效低耗和綠色發展需求,加大研發力度,展示*新產品,介紹應用竅門,梳理常見問題,總結選配經驗;為紡織企業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助力――他們為我們奠定基礎。
紡織“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剛性要求,“十四五”末,紡織行業綠色發展水平要達到新高度。本次論壇更有綠色纖維制造企業,他們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新纖維、新材料等領域不斷突破,進一步提高綠色制造水平,打造綠色供應鏈,開發設計更多綠色產品,引導全社會的綠色消費,促進行業的綠色發展――他們為我們豐化羽翼。
多矩陣,全方位,創新驅動發展賽道
2020展會評估報告指出,紡織專件器材的發展將依賴新材料的應用和對熱處理與表面處理技術的深入研究。借論壇開展之機,召開“金貓杯”2021’紡織機械及器材專件表面處理技術研討會,緊緊圍繞紡織器材及專件適應主機“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需求以及行業從勞動密集型向自動化生產轉型的趨勢,通過探討紡織機械和器材專件表面處理技術,在金屬器材專件耐磨性能、一致性、可靠性要求不斷提高的態勢下,探索表面處理綠色發展路徑,探索金屬材料表面處理技術體系發展趨勢、創新方向及重點內容,探索提高紡織器材關鍵運動件壽命的途徑,實現行業高端表面處理技術水平整體躍升,在增強行業原始創新能力、加強協同創新、完善創新生態等方面做一些有益嘗試。通過此次會議,持續增強行業競爭力,促進行業龍頭企業優勢和紡織器材智能化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平臺作用更好發揮,從而更好更快推動紡織機械及附件行業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推動企業不斷創新轉型,以創新驅動發展新賽道。
強信心,更專心,撬動行業高質高效發展
中國工程院的調查結論顯示:紡織業是中國制造業中處于****水平的5個行業之一。進入“十四五”,我國將繼續由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增強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是未來幾年的發展關鍵。在探尋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從來不是孤軍奮戰,此次論壇正是為大家提供了這樣的平臺,讓我們在這個平臺上,用創新引擎智能,用綠色發展助力降本增效,始終保持澎湃動力,對標“十四五”期間紡織工業的定位!
高質高效發展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持久戰,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與會代表的智慧結晶讓我們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河南省紡織工程學會的大力支持和積*參與,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在此表示真誠地感謝!我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綠色”“智能”定會得到更多重視,凝聚更多共識,啟發更多落地技術,收獲更多成果。
當然,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如,公共研發平臺亟需搭建,原始創新研發需要重視、產品穩定性可靠性有待持續提高。我國在“十三五”時期,基本完成紡織業的制造強國建設,但紡織機械行業存在的短板仍較大,這將直接關系著紡織器材及專件的性能提升問題。行業需要從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持續加強,注重產學研用合作;行業領頭企業應加大融合力度,構建創新聯合體,加強研發,解決行業瓶頸問題;應持續從原材料、工藝技術以及自身智能制造等方面著力,提質增效。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前方的路會有曲折,但也充滿希望!”相信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實現高質高效發展,紡織行業必將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