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0 來源:互聯網
“中國制造”曾經是一張世界名片,但隨著各項成本的上升,以及中國制造產業升級,以制鞋、紡織服裝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內遷或外移,而外移則以越南、泰國、柬埔寨、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為主。但是,任何轉移都會面臨很多困難,**是配套設施的完善程度,包括軟性及硬性的條件;其次則是遷入地的政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世界制造業在不斷發展轉移,尤其是對成本*其敏感的制鞋業,從未停止過區位轉移。現階段,世界制鞋格局正由高度集中在中國逐漸向東南亞等地區分流。
數據顯示,從2003—2013年,中國制鞋工人工資增長了約3.5倍,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超過30%,加上其他成本上漲,利潤基本被蠶食。目前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工人的月薪大約是500美元,印尼大約為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
根據亞洲鞋業協會調查的結果,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鞋業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對此表示擔憂,稱假如海外訂單轉移加速的情況不引起注意,很可能沿海地區的大多數工廠在5~10年都將轉移或關閉,這個從業人數高達156 0190 2607多萬人的鞋業將面臨巨大沖擊。
不過,外遷之路也并非平坦,一方面是制造業需要發揮產業集群的效應,生產配套的形成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另一方面是東南亞一些國家政局不穩、頻頻發生的罷工等事件也影響到產業轉移。此外,東南亞一些國家人口相對較少,也承接不了大規模的產業轉移。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相比東南亞,中國的投資環境以及工人素質等更占上風,盡管國內個別工廠也曾出現過停工,但主要是公司自身內部管理問題引起的,而非政治等外部因素,而且zui終都得以解決。而在東南亞一些國家投資的外商鞋企,很可能會因為一場罷工或一場政治而導致經營多年的工廠毀于一旦。從風險角度來看,該人士建議鞋企可往中國中西部轉移,不少地區勞動力依然充足,而且勞動力成本并不比東南亞高,例如貴州,工人月薪為1500~1600元,與越南的勞動力成本不相上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