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奧運會今天進入第三天,世界**運動員之間的高手對決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不過,就在人們關注比賽的同時,奧運賽場外也是新聞不斷。吉安娜.扎斯卡拉基夫人被希臘人看作是這次順利舉辦雅典奧運會的民族英雄。然而,昨天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卻報出一條驚人的消息,扎斯卡拉基和她的丈夫因為涉嫌盜用家族4.04億美元資金正在接受檢察官調查。奧組委主席后院失火,雅典奧組委的日子也不好過,讓他們發愁的是門票的銷路。相信大家在這兩天的奧運直播中會注意到,不少奧運賽事現場觀眾都是寥寥無幾。國際奧委會的統計也印證了這一點,到目前為止,雅典奧運門票只賣出去290萬張,還有230萬張門票等待觀眾的到來。雅典奧組委歸結為是嚴格的安全保衛,打消了觀眾到現場看比賽的念頭。但他們仍然堅持認為,奧組委會在門票上獲得2億多美元的利潤。當然,這些場外新聞不會影響到奧運賽場里的競爭,我們**來說說田徑運動員腳上的鞋。 雖說,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要等到28日才開始,但是參加這個項目的中國選手劉翔卻早早就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他今年以來在國際大賽中,多次刷新亞洲記錄,并戰勝過美國名將阿蘭-約翰遜。這次劉翔很有可能在雅典打破中國在短跑項目上奧運**為零的記錄。觀眾的期待,在體育用品公司耐克看來,就是難得的商機。這次他們借著劉翔穿的鞋,做起了文章。
劉翔的“紅色魔鞋”
這雙運動鞋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紅色魔鞋”,它是耐克公司專門為我國110米欄運動員劉翔參加本屆雅典奧運會制作的。耐克公司希望這位中國新秀,能夠像上屆奧運會四百米**邁克爾約翰遜一樣,取得優秀的戰績。
劉翔所穿的這雙“紅色魔鞋”是目前耐克公司*輕的一雙釘鞋。這雙鞋比邁克爾約翰遜奪冠時所穿的重達116克的“金色跑鞋”還要輕。這雙鞋是用皮革制作的,鞋幫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設計,足尖處運用了鎖定系統,彈性的底板上還有5個可以換位的鞋釘,但是,關于這雙鞋的造價,耐克公司以商業秘密為由不肯透露。而這雙鞋的設計可以使運動員穿著舒適,技能得到*好的發揮。耐克公司研發人員告訴記者,“這確實可以使運動員在賽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為了此次奧運會的各系列運動服和運動鞋,耐克公司動用了400多名設計師。在本屆雅典奧運會上,包括中國隊隊員在內2000多名田徑運動員將穿著耐克牌的高科技產品馳騁在賽場上。
而耐克公司的對手,德國的阿迪達斯也不甘示弱。此次奧運會,阿迪達斯作為21個國家的官方資助商,為4000多名運動員提供了比賽產品。同時,應對耐克公司的商業競爭,在雅典奧運現場,阿迪達斯亮相了四項新技術。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畢寶元說:“阿迪達斯每年都會,推出一些新技術和新產品,為了備戰奧運會,我們有很多創新和技術,我們推出的技術,主要有四個關鍵技術,**個就是jetconcept。”
畢寶元所說的這四項新技術是指,歷時三年研制出的jetconcept連體泳衣技術,這項新技術的靈感源自于噴氣式飛機。流線型的設計將使運動員的速度提高3個百分點。在上屆悉尼奧運會上,澳大利亞小將索普就是穿著這樣的連體泳衣獲得了三枚**,打破了四項世界記錄。奧運會游泳**伊恩.索普表示,“ 我**次穿上它游泳時,就感覺像在水中穿梭,我覺得它能使我游得更快?!?br/>
面前的這件運動服采用的是Formotion技術,通過全新剪裁和三維設計,實現了運動的靈活性。阿迪達斯公司研發人員告訴記者,“它提供了很好的彈性織帶,以及肌肉支持織物,就像緊密的擁抱。”200米世界** 約翰.卡佩爾說:“formotion跑步服使身體收緊,從而使身體各個部分,在跑步時都能,在一個正確位置,它對你整個身體,都是十分**的支持?!?
climacool的技術則是專門為運動員適應雅典38度的高溫而設計的。這種特殊的散熱透氣材料,能幫助運動員排汗通風。 阿迪達斯研發人員說:“climacool是一項十分有利的運動科技,它能使運動員在運動中,體表溫度盡可能地降低,以及體表盡可能地干燥?!?br/>
而DemolisherⅡ的技術則應用在了超細的鞋釘上,使運動鞋變得很輕巧,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和力度。那么特地為本屆奧運會進行研制的費用到底是多少呢?畢寶元告訴記者,“去年在研發中心,大約有1000名研發人員,大約有近9000萬歐元,用于研發中心的投入,在全球不斷,研發出更多新產品?!?br/>
奧運賽場歷來都是體育用品公司展示自身實力,進行科技競爭的大舞臺。阿迪達斯和耐克公司,在公司創辦幾十年的歷史上,都不惜重金,把公司*主要的科研實力放到奧運產品的開發上,并且在每屆奧運會上,通過各種方式贊助參賽的運動員。為了奧運產品的開發,高達近十億元人民幣的巨額投入,體育用品公司得到的**是運動會上的榮譽。156 0190 2607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共有124個國家的運動員穿著阿迪達斯的產品參賽,*后獲得了256枚**。但體育用品公司真正看中的,是賽后所帶來的產品的推廣和市場銷量的增加。巨額科研資金的投入,奧運賽場上科技實力較量的背后,實際上是一場體育用品的市場爭奪戰。畢寶元說:“當然我們要使運動員,得到更好的發揮,阿迪達斯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運動品牌,我們在市場上高昂的,科研投入 廣告投入,希望創造一個真正的,奧林匹克運動品牌,以及阿迪達斯,在未來長期內的市場地位?!?
阿迪達斯產品憑借奧運的名氣,2004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與2003年相比,增長了****,銷售額達到了14億元人民幣。耐克公司花費上千萬美元,創造的喬丹耐克運動鞋,在 1985年當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3億美元。對奧運科技的高昂投入,讓阿迪達斯公司和耐克公司都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借助奧運,一躍而成為世界**運動品牌。
盡管賽場上的科技較量,未來給體育用品公司帶來的就是市場上的銷量。但畢竟,商家只會把錢花在刀刃上,它們需要的是賽場上短暫的展示。而運動員平時訓練中的科技投入,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摘自《經濟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