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已經倒閉的企業來說,更多的企業正處在倒閉的邊緣。
近日,阿迪達斯將關閉中國工廠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事實上,這家工廠的產能在阿迪達斯所占比重并不大,阿迪達斯在國內的生產多數由代工工廠完成。阿迪達斯在回應關閉中國工廠時表示不會影響其在中國的300家代工工廠,這300家代工工廠有大概30萬工人。
就在阿迪達斯回應過后,東方衛視《東方新聞》播出一則消息,阿迪達斯突然和其“代工企業”終止合作。這些企業為阿迪達斯生產運動裝、T-shirt等已經十多年了,可*近陸續接到通知,阿迪達斯將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陸續和它們解除代工協議,終止合作。
“固定投資在一千萬左右,還有在人工解除等方面的費用我們還沒有明確算過,也不敢算。”阿迪達斯某代工企業負責人陳云福說道。這些企業去年才得到阿迪達斯的許諾,到2015年不會終止代工合作,企業為此才增加了投資,而如今突然換了說法,讓他們始料未及。
“訂單、成本、資金,這些問題疊加到一起,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東莞北華實業公司總經理張秋仁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自己的企業情況比金融危機時還要差,不僅訂單少,而且都是短單,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和融資難讓企業舉步維艱。
“今年的服裝訂單比金融危機時還要差,經營比金融危機時還要吃力。”溫州服裝商會副會長、浙江菲斯特成衣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歡天向媒體記者大倒苦水,“從公司今年的訂單數量看,比去年減少了30%多;從單筆訂單額看,一筆訂單額比去年減少了70%,比如原來一筆訂單約10萬元,現在也就二三萬元。”
上述張先生告訴記者,在東莞,有很多人熬不下去,或是將工廠關閉轉向其他行業,或是被迫倒閉,也有將廠遷往東南亞等勞動力更低廉的地區,也有相當一部分像自己一樣,選擇寧可賠本也要熬下去,“也許熬過今年會不一樣,但是很多人已經熬不下去了。”
選擇返鄉
不斷傳來的企業倒閉消息和工廠開工率下降,讓越來越多的工人被迫返鄉待業。
“放假兩個月,不知道到時工廠是不是能開工。”23歲的劉靜已經在老家河南待了兩個月,她曾在東莞的一家鞋廠打工。她告訴記者,*近很多工人選擇返鄉待業,和自己一起返鄉的老鄉不是遇到了工廠倒閉就是放假。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微博)表示,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出現民工返鄉,表明其制造業已陷入困境。這一輪危機與經歷的2008年金融危機完全不一樣,2008年是金融危機引發的傳染性危機,而這次是世界性經濟下行壓力和國內經濟結構矛盾引發的根本性下行。
記者在采訪企業時,多數企業都對記者表示,目前面臨的困難比金融危機時還要嚴重,工人返鄉更多是由于工廠開工不足,希望訂單充足時這些工人可以重新返回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