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好轉,箱包行業觸底反彈,呈現漂亮的“V”字反轉。今年1至5月,我市35家規上箱包企業交出了工業總產值17億元的漂亮成績單。
但在經濟回暖的情況下,廣大箱包企業主卻已明顯感到今日之紅火已遠非昔比。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節能降耗、競爭加劇等諸多無法排解的壓力正不斷地壓縮著企業微薄的利潤空間。渡過了金融危機的難關,能否逃過虧損的命運?這對我市很多箱包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面對迷霧重重的前景,它讓廣大的箱包企業感到了壓力,卻也為箱包業注入了突圍的動力。如今,轉型的沖動開始內化為企業轉型的行動,并逐漸形成了具有平湖特色的轉型升級路徑。
貼牌?創牌?
箱包企業的長腿在哪里?
貼牌生產,讓我市的箱包企業挖到了**桶金,但也讓一些企業很“受傷”。對于長期與國際知名品牌打交道的平湖箱包企業來說,因受制于外方的定價權,我市很多箱包企業所得利潤越來越薄。
作為我市箱包行業的龍頭老大,新秀箱包在企業創辦初期也曾經歷過為國外企業進行加工的過程。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意識到與其給人做代工賺微利,不如多花精力培育自身品牌,于是早在2001年,企業便為自主研制的產品注冊了商標,跨出了品牌戰略的**步。如今新秀箱包旗下共已擁有悠客、HOBIE、AR0UND、天天等多個品牌。在2012年,只要打開電視機,找到中央2套,我們總能在黃金時段看到新秀箱包的自主品牌廣告,大大提高了其自有品牌的影響力。同時,為了更進一步提升品牌效應,新秀箱包專門斥巨資在全國開辦專賣店。從上海到深圳再到北京,不少的百貨商、機場現在都能找到新秀箱包的專賣店。
如今品牌效應帶來的好處已經日益顯現。在今年5月舉行的廣交會上,新秀箱包在5天的展銷活動中,共收獲350萬美元的現場訂單,并簽訂了156 0190 2607萬美元的意向訂單,成為了此屆廣交會上當之無愧的大贏家。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70%的產品銷往歐美市場,其產品利潤率平均在20%以上,有些產品的利潤率甚至超過50%。今年前5月,公司共上繳利稅5931萬元,同比增長達242%。
與其給人做代工賺微利,不如多花精力培育自身品牌,這一點已成為眼下眾多箱包企業的共識。創牌后的利潤和發展空間顯而易見。因此“改貼牌為原創品牌”正成為不少箱包企業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重要路徑。目前我市擁有自主品牌的箱包企業已超過10家,并正不斷增加。
實體?網絡?
企業如何做到相得益彰?
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又面臨著內憂外困的尷尬命運,不轉不行,而轉又該如何轉?種種矛盾*終聚焦到“利潤”上。轉行風險太大、創品牌并非易事,員工工資只能漲不能降。在轉型的道路上,向內挖潛,通過細化管理降低成本、細分市場、準確定位、開發電子商務平臺無疑是投入*少的提升利潤辦法。
*近一段時間浙江銀座箱包有限公司網絡營銷部負責人俞國平格外忙碌。原來在下月,銀座箱包將在前期試水淘寶店鋪成功的基礎上,同時進駐京東商城和天貓商城。作為一家有著20多年箱包生產經營的企業,銀座箱包在近年來也同樣遇到了發展中的瓶頸。因此,公司作出決定,借鑒“麥包包”的銷售途徑,在網上試水B2C網購。在2011年8月,公司**家淘寶店正式對外開放,從此走上了實體營銷與網絡銷售雙向發展的道路。進過近一年的探索,公司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網絡營銷手段。俞國平告訴記者,從實體轉向網絡,實行網絡與實體相結合的營銷手段,使企業打破了客戶的地區限制,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潛在客戶群。“今天上午就有一個上海的客戶特地找到我們的淘寶店,他先是在淘寶的官方排名上看到了銀座的良好口碑,然后嘗試性地買了一套,結果很滿意,就立刻找到我們再定了幾十套。”俞國平說,相對于實體店的廣告,網絡則更加有優勢,良好的口碑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廣告,其成本也更低,傳播效果卻好得讓人意外。今年上半年,公司僅通過淘寶網這一平臺就售出各類箱包7000余只,實現產值200余萬元。
事實上不僅僅是銀座箱包,如今越來越多的箱包企業走上了網絡營銷的道路,無論是箱包五金、箱包材料還是成品包企業,處處都可見他們的身影。針對網絡銷售價格較低的實際,一部分企業還將其產品進一步細分,高端產品以實體店銷售為主,網絡店則主打中低端產品。
散打?抱團?
箱包航母巨艦如何打造?
作為我市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箱包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據統計,目前我市500多家箱包企業,年產各類箱包、袋2億多只,年產值高達50多億元。在看似漂亮的數據背后,但卻存在著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我市的箱包企業往往都是依靠單打獨斗,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低,一旦遇到金融海嘯,往往會使不少企業折戟陣前。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只有抱團發展,才能打響平湖箱包的知名度。因此,在去年6月,新秀集團、愛美德箱包、銀座箱包、邦和國際等大型箱包企業聯合投資建設的平湖·國際箱包城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現已有意向入駐經營企業和商戶300家,有200多個品牌意向入駐經營。”平湖箱包城有限公司招商部總監廖恩兵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平湖箱包業近年來在發展中所遇到的缺乏內銷渠道和自主品牌的困境。建成后的平湖·國際箱包城將打造全球一站式箱包產業交易平臺,它將為箱包產業市場‘轉內銷’和箱包企業創立自主品牌等方面的需求搭建平臺,同時彌補長三角箱包產業原輔料市場空白,拉近批發、采購距離,促進箱包產業轉型升級,為箱包上下游生產企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
市場是無情的,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無時無刻都在發揮著它強大的審判力。在生與死的選擇中,平湖箱包業正在經歷一場重新“洗牌”的大變局。在這場“紅海轉型突圍戰”的背后,究竟哪種方式才是企業*為合適的轉型之路?究竟誰會笑到*后?*終還要經過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