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印兩國高層的頻繁互訪和民間友好往來的增多,兩國經貿合作已從過去單純的商品貿易擴展到工程承包、技術合作和相互投資等廣泛的領域。目前兩國經貿合作的規模與發展速度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印經貿合作將進入新時期。
兩國經貿合作不斷刷新紀錄。自2001年以來,中印兩國經貿發展一年一個臺階,不斷刷新紀錄。2002年兩國貿易額達45.5億美元,2003年達76億美元,2004年突破100億美元大關,2005年達156 0190 2607億美元,2006年突破200億美元水平,達248.6億美元。連續幾年兩國貿易可謂“異常增長”。2001年—2006年,兩國貿易額以年均44%的速度增長。這個增長速度不僅高于中國同一時期對外貿易年均增長25%的水平,也高于同一時期印度對外貿易近20%的年均增長速度。據印度發表的統計,2006年4月-2007年3月,印度對中國的出口比上年增長25.5%,金額達72.6億美元,中國是排在美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之后的印度第三大出口市場;而2006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比上年增長62.4%,金額156.7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印度的**大進口來源地。2006年中印貿易占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為1.4%,占印度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則達到8.3%。據中國海關統計,2007年1月—11月兩國貿易額突破300億美元,達34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4.1%,貿易額已經超過上年全年水平,再創歷史新高。
中印兩國貿易急劇增長的原因是:兩國友好關系不斷發展,高層互訪增加,民間友好往來增多,加強了相互了解和友誼,推動了兩國貿易的發展。新世紀以來,印度的經濟以年均7.3%的速度持續增長,經濟增長速度在亞洲地區僅次于中國。兩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不僅為各自的出口提供了豐富的貨源,也為雙方的進口開拓了廣闊的市場,直接推動了兩國貿易額的擴大。另外,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印度承包工程項目增多和兩國相互投資的增加也促進了雙方貿易的迅速增長。雙方確信,原預測到2010年兩國貿易額達400億美元的目標將提前現實。
兩國企業相互投資潛力巨大。中印兩國企業各有特色,相互投資合作潛力巨大,已經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04年底中國在印度設立的非金融類企業17家,協議投資額3940萬美元。主要是在機械設備、信息技術和化工等領域進行的投資。還有些信息技術和電信領域的投資項目正在商談之中。截至2004年底印度在中國的投資項目138個,協議投資額29755萬美元,實際使用金額9861萬美元,主要投資在制藥、信息技術、耐火材料和金剛石等領域。據印度駐華使館的人士說,印度企業對中國的汽車輪胎、汽車配件、兩輪車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投資很感興趣,希望今后在這些領域加大投資力度。隨著兩國友好關系的改善,以及經濟的持續增長,今后兩國經濟的合作將會持續增加。
兩國經濟的互補性強。從中印兩國的進出口商品構成看,兩國經濟上的互補性強。中國對印度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制成品,而從印度進口的則多是原料性商品或半成品。但是近幾年,隨著兩國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制造業水平的提高,雙方的制成品貿易有所增加,貿易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商品結構的變化表明,只要兩國從友好和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愿望出發,經貿合作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也有利于今后兩國貿易的均衡擴大。
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商品主要是礦產品、寶石、皮革和化工原料等。2004年以來,中國從印度進口的機電產品、鋼鐵、塑料橡膠制品等增加較大,表明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商品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印度巨大的市場對中國企業很有誘惑力。幾年來,印度在經濟快速增長中,消費市場也迅速擴大。據日本統計,2006年印度人口達11.5億多,其中中產階級有2.5億,他們的購買力強勁,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目前印度是世界第八大零售業市場,仍以年均13%的速度在增長。印度也是亞洲第三大汽車銷售市場,對通訊設備需求旺盛,每月新增手機用戶600萬人。還有彩電等諸多領域市場潛力尚未完全釋放,吸引著中國眾多企業到印度投資建廠。
發展與印度的經貿關系,必須了解印度市場,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如韓國企業開拓印度市場的做法。印度人沒有飲酒和賭博的習慣,*大樂趣是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印度男人平時多穿長袍、女人穿長裙和戴披肩,韓國LG和三星公司在印度開發出大音量、寬頻目的彩色電視機和大型洗衣機在印度市場銷售,深受印度消費者喜愛,銷量持續增長。
印度市場具有封閉性,要開拓其市場,必須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辦事程序及其經商習慣等。而尋找一家對中國友好、有信譽、有一定影響力的合作伙伴*為重要。
中印經貿發展的展望。隨著中印關系的改善,相互了解的增多,預計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印兩國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經濟的快速增長,不僅為各自的出口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時也為增加進口開辟了市場。
幾年來,在中印經貿合作不斷發展中,產生的糾紛也自然多起來,這是正常的,關鍵是應為經貿的健康發展創造好的條件。目前兩國尚未締結司法協定,使一些經貿糾紛的解決缺乏法律依據,所以兩國應盡快締結司法協定。
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期間,兩國總理宣布啟動中印區域貿易安排聯合可行性研究。2006年3月,由中國商務部與印度商工部牽頭的聯合研究小組在新德里舉行**次會議。2006年11月,胡錦濤主席訪印期間,雙方發表的《聯合宣言》指出:“研究中印區域貿易安排可行性和收益的聯合研究小組將于2007年10月之前完成有關工作。”
中國與印度區域貿易安排聯合可行性研究第六次工作組會議2007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雙方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貿易投資便利化和經濟合作等聯合研究報告的章節內容全部達成共識,如期完成聯合研究報告。通過建立區域貿易安排,相互減少和消除貿易壁壘,推動貿易自由化,改善投資環境,加強經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兩國經貿關系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