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4 月16 日,《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在中國政府網公布,這份計劃因內有十條治水大計而被俗稱為“水十條”。
這份向水污染宣戰的重要計劃提出,到2020 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 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
體均控制在10% 以內,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3%,全國地下水質量*差的比例控制在15% 左右。到2030 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 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為95% 左右。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水十條”重磅指向水污染,對工業、生活、農業污染防治制定了詳細的目標和計劃。
比如工業污染防治方面,取締“十小”企業,并全面排查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2016 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要求,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水十條”將專項整治十大重點行業,要求在2017 年底前,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鋼鐵企業焦爐完成干熄焦技術改造,氮肥行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制藥(抗生素、維生素)行業實施綠色酶法生產技術改造,制革行業實施鉻減量化和封閉循環利用技術改造。
對于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水十條”明確指出要集中治理,且工業廢水必須經預處理達到集中處理要求,方可進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為了控制日益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水十條”制定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方案,重點內容包括: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補助試點經驗;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精準施肥技術和機具;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開發整理等標準規范;敏感區域和大中型灌區,要利用現有溝、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柵和透水壩,建設生態溝渠、污水凈化塘、地表徑流集蓄池等設施,凈化農田排水及地表徑流。
“水十條”要求,到2020 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 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 以上,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 以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
除了水污染防治,節水也是“水十條”中的重要部分。
在控制用水總量方面,“水十條”稱將實施*嚴格水資源管理,到2020 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 億立方米以內。為了達到這一量化指標,未來有關部門將健全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加強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項目的布局,應充分考慮當地水資源條件和防洪要求。
“水十條”稱,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其建設項目新增取水許可。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其他用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用水要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節水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運。建立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
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是水利部近年來在節水方面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各級水利部門制定了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的制度,并將這些指標逐級分解到流域、省、市、縣甚至細化到鎮一級。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防治水污染,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水十條”指出,要理順價格稅費、促進多元融資、建立激勵機制。
相關部門應積*修訂城鎮污水處理費、排污費、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合理提高征收標準,做到應收盡收。同時,還應依法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對國內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大型環保設備,必需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資源稅稅費改革等工作。研究將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
水污染治理應積*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水十條“提出,相關部門應推動設立融資擔保基金,推進環保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發展;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排污權等質押融資擔保;采取環境績效合同服務、授予開發經營權益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水環境保護投入。
建立市場機制,政府也不是“旁觀者”。“水十條”強調,中央財政應加大對屬于中央事權的水環境保護項目支持力度,合理承擔部分屬于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的水環境保護項目,向欠發達地區和重點地區傾斜;研究采取專項轉移支付等方式,實施“以獎代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則要重點支持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處置、河道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應急清污等項目和工作。
對于建立各方關注的激勵機制,“水十條”也進行了詳細設計。比如,為鼓勵節能減排先進企業、工業集聚區用水效率、排污強度等達到更高標準,相關部門應健全節水環保“領跑者”制度,支持開展清潔生產、節約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
此外,探索采取橫向資金補助、對口援助、產業轉移等方式,建立跨界水環境補償機制,開展補償試點,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