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業產業歷史悠久,在全球鞋業格局不斷地調整與變動中,溫州實現了鞋業產業跨越式發展。進入新階段,溫州鞋業要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謀求“走新路”,促進鞋業產業集聚發展。
喜:正轉向“現代創新型”
近年來,溫州市鞋業產業總產值持續增加,產業規模優勢突出。2010年,溫州鞋業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780億元 ,同比增長11.4%,集聚優勢進一步明顯。全市有制鞋企業3035家,實現稅收14.2億元;與制鞋業相關的鞋機、鞋材、皮革等企業約2000家,從業人口近百萬人。2010年,溫州市鞋類出口6.8億雙,出口額達37.4億美元,覆蓋全球近156 0190 2607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溫州鞋業產業涌現了一批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全市鞋業規模以上企業871家,規上企業總產值占行業總產值比重超過70%。出現了以康奈、奧康、紅蜻蜓為代表的內銷為主的企業,以東藝、巨一、金帝為代表的外銷為主的企業,以中國巨日鞋業、浙江皇家鞋業、浙江大自然鞋業為代表的女鞋企業,以邦賽、路標為代表的外貿安全鞋企業。鞋業龍頭企業不斷通過技術改進和營銷模式創新,提升自身競爭優勢。如康奈集團在中國設立符合SATRA要求的***鞋類設計研發中心,奧康集團引進30條國際**生產流水線并在意大利成立鞋樣設計中心和信息中心等。
與時同時,溫州鞋業產業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積*參與鞋業標準制定,研發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全行業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專利250余個,7家企業入選“中國皮革和制鞋行業科技示范企業”。在參與制定中國鞋業“十一五”標準化專家組12位專家中,有5位來自溫州。**屆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皮鞋分技術委員會在溫州成立,溫州共7家知名鞋企擔任委員職務。溫州制鞋企業通過將創新技術轉化為標準,在技術標準層面擁有更多話語權。
從演變歷程來看,溫州鞋業已經處于從成熟型產業集群向現代創新型產業集群轉型的新階段。
憂:鞋子出口每雙僅5.5美元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生產成本、貿易壁壘、價值鏈環節薄弱等各類問題開始制約溫州鞋業的進一步發展。
鞋業中附加值*高的部分在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兩個環節,發達國家通過向海外轉移生產基地、特許生產和銷售、委托加工貿易等途徑,調整并控制著鞋類產品的*終銷售網絡。溫州鞋業起初以模仿設計起步,但是發展到今天,繼續走模仿的道路已較難。從溫州鞋業的出口結構來看,基本上屬于中間產品,*終產品中很少是溫州的品牌,也幾乎沒有國外注冊的商標。當地業內人士指出,提升設計能力、擁有自主開發的能力和獨立的營銷網絡對于迫切想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溫州鞋企來說,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溫州鞋企面臨快速變化的產品升級換代要求,需要向發達國家引進更為先進的生產設備,代工所創造的利潤又以設備更新的形式被“回收”,*終使得溫州制鞋企業處于“代工—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缺失”的惡性循環路徑。
此外,溫州鞋業產品檔次和附加值較低。溫州雖然出現了像“康奈”、“奧康”、“紅蜻蜒”、“吉爾達”等部分全國乃至世界知名品牌,但是缺乏全國乃至世界**品牌。從產品層次看,目前溫州制鞋企業出口的鞋產品絕大部分價格較低,與意大利、美國品牌相比,相差幾十倍。出口高檔及自有品牌鞋所占比例很小,且出口產品多以OEM方式進行,全球價值鏈中的大部分利潤被全球采購商拿去。溫州出口鞋類主要是注塑鞋,利潤和檔次均屬較低層次。2010年溫州出口鞋子6.8億雙,單價每雙僅5.5美元。其中,皮面鞋類每雙均價11.2美元,出口歐盟每雙均價5.7美元。
要素成本上升趨勢明顯、配套服務體系有待完善等因素也制約著溫州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入世后,雖然也能夠享受配額取消的待遇,但由于入世承諾中的特殊條款,溫州的鞋產品出口在2005年后仍受到*大的制約。這些措施主要是對中國鞋類產品的限制措施和一般特保措施。不僅歐、美等發達進口國,就連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市場上也都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的論調,使我國鞋產品貿易在國際多邊場合處于不利地位。
轉:龍頭企業+服務平臺+重大項目
針對溫州鞋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溫州市提出了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和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等舉措。
在培育龍頭企業方面:力爭到2013年,全市鞋業超億元企業的產值占全市鞋業行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0%以上,培育年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3家以上,通過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強化對供應鏈和市場的控制力,整合行業優勢資源,發揮規模經濟優勢,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在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方面:積*推動組建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研究機構多方參與、政府加以引導的技術創新聯盟,將其作為解決行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要模式予以推廣。以溫州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貿技術學院為基礎,集中三所大學的資源,以企業院校聯合為載體,組建中國鞋都技術學院。推進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整合行業協會、企業等網絡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在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方面:按照溫州市鞋業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重大項目建設表,2011—2013年,全市擬完成重大項目32個,累計完成投資約7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