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帶來了財政收入的增長壓力。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和稅收的增長率均有近20%的同比下滑。在素有稅收增長指標的各省市,完成指標的壓力促生了新一輪的“抓稅”行動,“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成為各地稅收部門的“緊箍咒”。
與此相悖的是,在經濟下行浪潮中艱難求生的企業,期待著更大的減稅空間,緩釋壓力,以度寒冬。
穩住財政收入增長與堅持企業稅費減免,國家正在為兩個目標尋找共同實現的可能。8月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下半年要加大結構性減稅政策力度,進一步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認真落實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等政策措施。
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和稅收的增長率均有大幅回落,財政收入增幅回落19個百分點,達12.2%,稅收同比增長9.8%,增幅回落19.8個百分點。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分析,收入增幅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增長趨緩;二是價格漲幅回落;三是實行結構性減稅政策。
經濟增長趨緩的背景下,財政收入和稅收的增幅下滑無疑是題中應有之義?!霸诂F在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這應該被認為是一種改進,是一件好事。如果財政收入仍然高速增長的話,那就不正常了?!鄙虾X斀洿髮W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蔣洪告訴時代周報。
不過,日前各省發布的經濟半年報數據顯示,大部分省市的財政收入數據似乎并未受經濟形勢影響。在已公布數據的省份中,除上海、北京、浙江的財政收入增速(分別為6.8%、5.3%、4.4%)低于同期GDP的增速(分別為7.2%、7.2%、7.4%),大部分省份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在20%左右,即使是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東部省份,其增速也普遍高于GDP增速。如山東,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7.5%,是GDP增速9.7%的近兩倍。
事實上,在素有稅收增長指標的各省市,完成指標的壓力促生了新一輪的“抓稅”行動,“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成為各地稅收部門的“緊箍咒”,為完成半年稅收指標,很多地區展開了一輪突擊。
據記者觀察,在不少縣級乃至基層地稅部門發布的信息中,“強化稅收征管”、“實現應收盡收”、“完成半年任務目標”之類詞句頗為常見。
譬如,7月2日的《宿遷日報》報道,江蘇沭陽縣扎下鎮采取“四個一”工作措施,確保完成全年征收任務。對運輸、物流、營業稅等開展專項檢查,嚴禁“偷、逃、抗”等涉稅違法行為,堅持“抓大不放小”,應收盡收,做到顆粒歸倉,確保按時完成財政收入任務。
河北省行唐縣地稅局則發布消息稱,該縣成立綜合治稅領導小組,下設房地產、煤炭和稅收質量3個檢查組?!懊總€檢查組堅持依法行政,全力以赴,狠抓工作落實,6月份房地產、煤炭檢查組清理稅款270萬元,稅收質量檢查組查補入庫156 0190 2607萬元?!?/div>
此外,該縣還充分發揮稽查“尖刀”和震懾作用,堅持以查促收,以查促管,做到“查深、查透、查徹底,快查、快結、快入庫”。種種努力之下,截至6月30日,行唐縣完成稅收收入8443萬元,同比增收856萬元,增長11.3%,占年計劃的53%。實現了任務過半。
彈性征稅
“財政部對財政收入和稅收實行基數管理,講究每年財政收入的目標增幅,一般跟GDP增速差不多,這就造成了定指標征稅的現狀?!鄙虾=鹑谂c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告訴時代周報。
據媒體披露,由于近10年來財政收入增幅都是2倍甚至3倍于GDP增速,強大的慣性使得相當多的地方政府在實際執行中,將財政收入增速定在20%甚至更多。
而地方稅收指標也往往高于GDP增速。據報載,在山西,基層的稅務人員曾表示,不管當地經濟形勢如何,近年來他們每年都有10%-12%的稅收增長幅度,有時到了年底任務完不成,就會要求企業提前將明年的稅交一部分入庫。
“據我了解,有些地方甚至把稅收增幅定在20%左右。這實在太高了,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很多企業吃不消。我覺得,稅收部門對稅收指標的增幅應該有個合理的想象?!鄙虾YY深投資顧問林端方告訴時代周報。
林端方*近跑了浙江、廣東、福建三省,與眾多中小企業主交流過后,他發現,今年的征稅力度較往年更為嚴厲,“以前還有一些彈性空間,今年不少企業萎靡倒閉,對剩下的企業來說,征稅的彈性空間縮小了,‘稅收沒商量’成了不少稅收部門的剛性姿態?!?/div>
一般來說,稅務機關對于多數企業并不是按照稅法要求“應收盡收、依法征收”,而是采取適當的折中、彈性征收,其中變量就是當年的稅收任務?!懊x稅率會定得很高,但實際稅率沒那么高,這里的彈性就掌握在執行部門手里,收多少稅變成行政部門可以拿捏的東西,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笔Y洪說。這就導致財政收入壓力大時,稅務機關加大征收完成任務,財政收入較好時,適當放松征管,今年顯然是加大征稅的時候。
預繳稅款是“抓稅收”的另一個手段。比如,企業所得稅每個季度進行預繳,第二年4月再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預繳的數額沒有硬性規定,如果收入形勢好,稅務部門就可以讓企業少預繳一點,到匯算清繳時再補繳。而目前收入形勢緊張,稅務部門就可能讓企業多預繳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稅收增幅下降,但非稅收入增幅卻急劇上升,高達50%-70%,有些地方甚至增長了一倍多。“稅和非稅收入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且非稅收入征收更不規范,透明度更差,已成許多地方政府斂財利器。這也是上半年一些省份財政收入仍然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绷侄朔秸f。
減稅空間很大
財政收入下行,迫使各地加緊“抓稅”任務,與之相悖的是,經濟下行使得結構性減稅更顯必要。數據顯示,我國稅收結構中,企業繳納的稅收占92%以上,法人直接繳納的稅收占98%。企業繳納比重過大,嚴重壓縮企業生存空間。隨著GDP增速下滑,減輕企業稅負,勢在必行。眾多省份上半年過高的財政收入增幅,彰顯結構性減稅的充??臻g。
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磥?,目前形勢下,與強化“抓稅”相比,結構性減稅更為重要?!敖衲曛恍枰瓿?.5%的預算收入增幅目標就可以,從上半年數據來看,問題不大。有的地方收入增幅大一些,有的地方小一些,但全面來看,結構性減稅的力度不能減弱,不能因為財政收入增幅減緩就打折扣?!?/div>
“地方政府要從長遠來考慮問題,應通過結構調整來擴大稅基,增加稅源。只要結構調整起到實效,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有所改善,財政收入暫時掉一點沒什么大關系,隨著稅基的擴大,遲早還會再上來?!眲⑸邢Uf。
頗為尷尬的是,盡管今年一再強調結構性減稅,甚而被稱為“結構性減稅年”,減稅力度卻一直很溫柔,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日前表示,“目前的結構性減稅政策,減稅規模*多只有百億元數量級,遠沒有達到千億元。上海營改增一年也只有100億元的減稅規模,個體戶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從5000元提高到2萬元,減稅也只有兩三百億元。我認為至少要減稅3000億-5000億元,才能真正發揮減稅的效果。”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也曾做過測算,在不影響預算安排的前提下,當前每年能夠安排的減稅規模在5000億到8300億之間,而現在所推出的結構性減稅措施達不到這樣的減稅規模,因此減稅的空間還很大。
事實上,迄今為止,結構性減稅并未提出具體規模。對此,劉尚希認為,結構性減稅關鍵要看效果,“籠統地確定減稅規模,都是猜測,做多大規模合適?在財政收入和經濟發展之間要有平衡?!痹谒磥?,下半年,隨著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減稅的效果會擴大,至少會達到上千億元。
蔣洪則認為,即便是上千億的減稅規模,也是很小的數字,根本談不上是結構性減稅。“按理說,一個明確的施政計劃應該定下規模,也許很難作精確的測算,但應該劃出大概的減稅幅度范圍。不能只是喊口號,到底減多少,怎么減,減哪幾塊,都必須明確。政策框架和具體目標都必須明確化、量化,這樣才有助于公眾去檢查和監督?!?/div>
先降稅率,再改稅收結構
目標既已明確,而究竟采取何種路徑,才能取得減稅實效?財政部長謝旭人日前劃出了下半年結構性減稅的重點,即加快和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落實支持小微型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完善促進流通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措施;穩定支持外貿的財稅政策等。
“主要還是營改增這塊,以及給小微企業減稅,都可加大力度?!眲⑸邢Uf。
但在一些學者看來,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擴圍,仍稍顯溫柔,由于增值稅占總體稅收比例約三成,直接下調增值稅稅率,無疑是減稅重拳。
對此,劉尚希認為,增值稅改革關鍵不是稅率,是抵扣的項目進一步擴大。“我覺得應完全徹底地開征消費性增值稅,擴大抵扣的范圍,比如有些企業的固定資產,比如廠房也要能夠抵扣,企業的稅負會相應減輕?,F在正在討論將現行的增值稅條例變成增值稅法,在此過程中,擴大抵扣范圍可以有實質性的動作。”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助理應展宇則告訴時代周報:“營改增是一個重要減稅舉措,問題是目前很多中小企業根本拿不到合規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發票,不能抵扣,企業稅負就會很重。因此,加強稅收管理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div>
“要減稅,還是要從流轉稅著手。流轉稅占我國稅收總額的百分之六七十,包括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這是一個可以承受的空間。此外,如果要開征新的稅收,必須考慮在現有稅收中下降相應部分,使得總數不會增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認為需要全面減稅,也就是稅收的整體負擔要降下來,不是降1000億,而是降總數的10%?!笔Y洪說。
林端方認為,結構性減稅給了地方過大的進退空間,應該明確地、全面地降低稅率,減稅方能落到實處。
聶日明則建議,“結構性減稅,**要大面積降低稅率,然后再改稅收結構。把目前的名義稅負降到實際稅負以下,主要在勞動力和流通環節要降低稅率,才可能有效果。”
蔣洪也主張將法定稅率下調到實際稅率水平,“這樣才能杜絕征收中的隨意性,完全依法辦事?!?/div>
而壓縮財政開支,也許是減稅的*大助力。“*主要的還是要轉變政府職能,樹立服務型政府的理念。政府如果定位改變,會帶來深遠的影響,稅收自然會慢慢下來。”應展宇說。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相關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