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皮革協會 張? 陳占光)2007年5月18日上午,湘鄉市首屆皮革節暨經貿洽談會開幕式在湖南懷其制革有限公司舉行,開幕式由湘鄉市陽建民市長主持,湘鄉市委書記黃贊佳致開幕詞。中國皮革協會張淑華常務副理事長、湖南省皮革協會理事長黃健、廣東省臺商會會長陳朝祥、臺聲雜志社煒火立副社長以及湘鄉市領導分別作了致辭。
開幕式結束后,嘉賓在湘鄉市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皮革和皮革制品實物展示和宣傳長廊。隨后統一乘車去參觀皮革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
18日下午,湖南湘鄉皮革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龍城賓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皮革及皮革制品企業嘉賓及有關領導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國皮革協會張淑華常務副理事長作了題為““十一五”發展規劃解讀”的報告,張理事長**對我國皮革行業“十五”時期的成績進行了回顧,并分析皮革行業“十一五”時期面臨的新形勢,提出“十一五”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一級“十一五”目標的諸多措施;隨后張理事長根據數據對2007年1-3月我國皮革行業的經濟運行情況做出了分析;*后,張理事長指出,環保是皮革行業發展過程中重中之重的問題,湘鄉皮革產業要適應產業轉移的規律,抓住機遇,根據自身特點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中國皮革協會真皮標志辦公室陳占光副主任作了題為“制革行業發展政策的通報”的報告。陳主任**介紹了近期的政策,然后對新制定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作了講解,并通報了正在制定中的制革企業準入標準。*后,對于提高行業品牌和區域品牌的競爭力,陳主任對真皮標志和真皮標志生態皮革作了介紹。
湖南省皮革專家徐庭棟總工程師作了題為“豬皮制革現狀與前景”的報告,報告針對湘鄉制革的現狀作了分析,指出了目前豬皮制革市場的弊病,其深層的原因是豬皮制革技術創新力度小,工藝和水準相似。針對這些弊端,徐總工提出了以下建議:1、摒棄粗放管理,走集約管理的路線;2、改革技術管理,關鍵工序上要有有創新能力的技師;3、在后整理工段加大設備和技術的投入。
5月19日,張淑華常務副理事長在湖南省皮革協會領導和湘鄉市工業園區領導的陪同下,對湘鄉的皮革廠進行了調研。張理事長一行主要參觀了
懷其制革有限公司、
飛馬制革有限公司、
漣豐明膠有限公司、
金都制革有限公司、
銀河制革有限公司和東山制革有限公司,并對企業環保和產品的生產銷售情況等做了詳細的調研,同時聽取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5月19日下午,張理事長和湖南省皮革協會的專家,同湘鄉市委市政府領導座談。
湖南省湘鄉工業園屬長株潭三角黃金地帶,是省級工業園。規劃面積9.91平方公里,分為紅侖新型工業產業區和東郊皮革產業區,其中紅侖片區是以工業為主體,集行政辦公、居住、商業金融、物流與倉儲為一體的新城區;東郊片區以皮革、研發、展示、皮革制品深加工為主體的工業園區。
湘鄉市東郊皮革產業園區于200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是2005年經國家七部委批準保留的76個省級開發區之一。規劃占地400多畝,目前已建設200多畝。全部建成后將達到年加工原皮4000萬標準張,,年產皮革制品1000萬件的生產規模,實現產值100億元,利稅15億元,安排就業25000人。到2006年末,湘鄉市共有制革企業24家,入園企業7家。湘鄉制革業以加工豬皮為主,主要產品為豬皮服裝革、豬皮鞋里革和豬皮手套革。污水處理廠建于2006年4月,一期工程占地30畝,日處理污水1萬噸,由園區業主共同投資承建,由污水處理廠負責建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