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不少人提起東莞,都會流露出些許的惋惜,好像此地是中國風光不再的傳統制造業象征——當初依靠改革開放早期“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起家的世界工廠已逐漸沒落。然而事實上,在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以東莞為代表的中國現代制造業正迎來鳳凰涅槃的新機遇。
縱觀當今世界,任何**的灣區,當初起步完勝都是在制造業。在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今天能否將東莞打造成全球制造業中心,形成世界上*大、*先進、出口實力*強的新型工業地帶,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開局的關鍵。
“東莞模式”的前兩次跨越
東莞模式的前兩次跨越初步形成了全方位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是東莞的*大優勢。
衡量一個地區是否建立全方位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標準,在于該地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是否建立,而這個頂層設計又能否支撐其他領域的改革深化,東莞模式的前兩次跨越更證明了這點。
東莞的首次跨越發生于改革開放初期:借由加工貿易,一個典型的農業經濟體走上工業化道路。156 0190 2607年7月,全國**家“來料加工”企業——太平手袋廠在東莞成立,拉開全國加工貿易的序幕。緊接著箱包、旅游鞋、玩具、電器等火山爆發式的發展,使東莞成為億萬件級的生產、出口基地,被譽為“全球加工貿易**城”。美國《紐約時報》曾經這樣報道過東莞:“這個中國城市你可能從未聽說過,但正是這個一千萬農民工人口的城市在填充著你的衣柜,別的不提,在美國銷售的運動鞋40%來自東莞這個城市。”然而全球經濟危機和低迷的國際市場使東莞從經濟**急劇衰落,2011年上半年東莞以2%的GDP增速墊底廣東全省。
東莞的二次飛躍是黨的十八大以后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嚴峻的形勢教育了各級干部,加工貿易轉型迅速被提上日程,“騰籠換鳥”“自主創新”“高品質的大進大出”成為全市上下一致的行動,東莞開始痛苦的二次創業。
2016年東莞全市實現6828億元GDP,總量排全國第20位;國稅收入突破1000億,是全國第二個國稅收入突破千億的城市;進出口總額1.1萬億元,總量達到全國第5,增幅全珠三角城市**;高新企業2021家,創新團隊31個,為廣東省**;新型研發團隊32個,科技孵化器48個,博士后科研平臺68個,33家企業境外上市,新三板掛牌193家企業,總量在地級市中排名全國第3,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9.6%,高新技術制造業占工業規模的增加值比重為38.2%。全球每5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來自東莞,華為、oppo、vivo手機出口進入全球前5名,總量全國第3。
全球制造業中心優勢如何實現
下一步,東莞還應從供給側改革入手,全面提升和發揮其全球制造業中心的優勢。
供給側改革*核心的一點就是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也就是說,如何從全球視野下考慮腦力資源的配置和人才的利用,充分考慮各種不同制度優越性的互補,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中香港的“龍眼”作用。
今年東莞市政府1號文件題目就是打造全球制造業中心的倍增計劃。全市已經選出1260家企業,從土地、資本、產業、人才、創新驅動五大供給側要素入手,通過六大途徑,力圖使這千家企業在三到五年內實現規模和效益倍增。
東莞應全面加強與香港科技企業的合作,充分發揮港資企業以及香港科研機構、團隊、大學的國際優勢,推動美國硅谷、德國醫療器械落戶,加快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應加強對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的提升,并盡快轉向工業設計、文化創意、金融支持、訂制化服務的高端領域發展,使其成為打造全球現代制造業中心的有力支撐。
應引進全球——特別是香港的外資金融機構在東莞設立銀行和保險機構。在現有20多家金融機構的基礎上,爭取未來兩三年內,有5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來東莞辦公。
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營造國際化、法治化、自由化的營商環境。
應打造一支中國現代化的產業大軍,造就一批高素質制造業工匠人才和工程師隊伍,使東莞成為全球制造業人才培訓中心。
傳統制造業基地可**全球增長
回顧歷史,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比西方雖然遲了二三百年,但毋庸置疑,我們用70年的時間形成了當今世界工業產業規模*大、體系*齊全、生產鏈條*完整的工業。我們正處在世界工業發展的起跑線上,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繼續努力,應力爭把東莞等傳統制造業基地打造為全球現代制造業中心。
*近有人說,印度將會**全球GDP增長,但筆者認為不會。只要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GDP必將屬于中國。把東莞等傳統制造業基地升級成全球現代制造業中心,我們應有信心。只有更多傳統制造業基地實現新東莞式的GDP增長,我們才能談“體現中國實力的真正內涵式增長”;這種增長不僅將**所在區域的發展,更將**全球經濟增長。(作者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