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104國道拐入嵇師路口迎面就是一堆垃圾。
30號地塊A1A2幢之間堆著一堆垃圾。
嵇師路口高架橋下也堆著垃圾。
嵇師新街10號對面堆著鞋革垃圾。
過去的10來天,溫州雙嶼街道嵇師村龍峰山莊的居民進出備受困擾——在必經的山莊路上堆積著大量鞋廠廢棄垃圾沒人處理,占了半條道路。為此,居民郭女士在微博上曬圖大吐苦水,照片上皮革廢料等丟棄物靠墻排開,寬度有一車位,*高大約堆到一米高。
現場:二期路邊廢料成堆
記者前天上午在山莊路看到,微博上曝光的成堆廢棄皮革鞋料已經被運走,但垃圾塢周邊又開始堆積,大有蔓延之勢。山莊路6號千宏鞋業的一名工作人員說,經常看見有人開一輛摩托車過來,丟下一捆廢料就走,久而久之就沿墻角一路擴散。清潔工也沒有定時來清理,垃圾常常一堆好幾天,占了半條路,車子都開不過去。現在是生產旺季,情況更加嚴重。
記者在園區里轉了一圈,30號地塊A1、A2幢之間、新街100號對面,甚至進出嵇師的路口和高速公路橋下,都有大堆鞋革垃圾。
上午10時許,嵇師垃圾轉運站旁,五六車裝滿了皮革廢料的板車在等著傾倒。工作人員范師傅說:每天要運走60噸的垃圾,百分之七十都是鞋革廢料。
雙嶼街道副主任溫和告訴記者,山莊路往里的范圍不屬于鞋都二期園區,由嵇師村自行組織清掃。但*近村里雇的清潔工辭職不干了,導致垃圾堆積了十幾天。目前,街道已經計劃在嵇師實行“一把掃帚掃到底”,讓衛生管理規范起來。
業主:三期試點整治有所緩解
眼前的現象,不禁讓人想起去年9月鞋都三期“垃圾圍城”、“焚燒成災”的困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下正是鞋廠生產旺季,產品又以棉鞋為主,廢料比普通產品更多。因此“垃圾問題”是每年此時都要經歷的“陣痛”。
去年問題出現之后,雙嶼街道通過引導工業園區成立業主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全面啟動工業垃圾整治工作。今年5月,鞋都三期成立了業委會,**試點垃圾分類。
鞋都三期業主委員會秘書長陳巴巧說,企業現在按自愿原則以流水線為單位收取垃圾處理費,一條流水線一年5000元。企業也希望有一個整潔的周邊環境,因此大多數自愿出錢。這一探索現在剛剛起步,目前看起來還算良好。
目前在三期內有2個中轉站進行打包、分類,每個廠自己派車把垃圾拉到中轉站,然后由專業公司回收部分鞋革廢料運往外地,每天有幾十噸。
街道一位相關負責人也稱,今年由于三期的積*措施,垃圾的情況相較去年有所好轉。
街道:
終端消納不了,垃圾沒出路
盡管如此,垃圾消納問題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雙嶼街道副主任溫和介紹說,轄區的生活、生產垃圾都是運到臨江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的,1-7月份,轄區內企業每天產生垃圾400-450噸,基本還是可以做到日產日清;可一到7-11月份的旺季,日產量升至550-600噸,就遠遠超過了消納能力。同時,這個時候,臨江那邊焚燒爐也要檢修,因此這段時間運輸車進去都有限制,很多垃圾都處置不了。而三期的工業垃圾分類處置試點,如果能分流200噸就解決大問題了。但實際操作過來,每天只能消納60-80噸,消納渠道還不是很通暢。所以,街道也暫時還不敢把這個模式往二期鋪開,就怕*后處置不了,企業有意見。
據介紹,目前雙嶼街道每天約產生520噸的垃圾,大約400噸能運出去,滯留120噸。三期臨時又找了個消納場地,旁邊又設了兩個臨時壓縮點,等焚燒爐修好后加班安排車次運走。“但只能緩解一部分。二期到忙季也一樣,應付不了。”如果再往后,就可能“垃圾堵路”、“垃圾圍城”,這既是街道日夜擔心的,也是無可奈何的。
環衛:
工業垃圾增加焚燒爐檢修頻次
鹿城區環衛處副主任金宇也很“糾結”:皮革是工業垃圾,處置方式和生活垃圾完全不同。
他介紹,臨江垃圾焚燒站是按生活垃圾的標準設計的。皮革等工業廢料,雖然釋放熱量大,但是也會造成爐渣過多,導致焚燒爐檢修頻率增加。*近一臺200噸處理量的焚燒爐在檢修,垃圾處理量就超出了警戒線。如果焚燒爐再生故障,馬上就會導致“垃圾圍城”。這一隱患在去年10月份曾經造成市區多個生活垃圾轉運站運轉不良。
“現在,倒到地上的,我們就承擔清運。能運多少算多少。但我們心里很清楚,這不是長遠之計。”如果停止接受工業垃圾,不難想象也會馬上“垃圾圍城”,盡管今年的情況比去年有所好轉,但問題依然嚴峻。
“這是個惡性循環。”金宇說。
出路:每年呼吁建填埋場至今沒影
年年“垃圾圍城”暴露出我市基礎設施的不完善。解決終端問題的出路是什么?
溫和說:“需要一個填埋場,這個問題我們街道每年都在提。”
金宇說:“工業垃圾處置是一項系統工作,市區必須建綜合型的垃圾填埋場,對不能焚燒處理的工業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等進行填埋處理。”
記者了解到,原來鹿城區的楊府山、臥旗山填埋場均已封場,現在溫州市區三個區都沒有一個填埋場。金宇認為,雖然現在垃圾焚燒發電的方式是主流,但是一個城市垃圾處置,應該是焚燒為主,填埋為輔,合理搭配。
采訪中有企業主說,工業區在建設初就沒考慮到垃圾問題。以二期為例,路邊設置的垃圾桶和垃圾塢只夠容納生活垃圾。企業的工業垃圾想扔都不知道該往哪里扔。
金宇還提到,環保部門要承擔起源頭管理的職責,按照企業環評時候的申請承諾,做好工業垃圾源頭和去向的監管工作。
鹿城區環保局雙嶼環境管理所有關負責人在了解情況后,表示作為環保部門,在今后的管理中,要加大巡查力度,發現工業企業有擅自傾倒、焚燒工業垃圾的行為進行從重處罰;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工業企業環保意識的宣傳。
>>>相關鏈接
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面臨“垃圾圍城”
據《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北京市日產垃圾1.84萬噸,如果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來運輸,長度接近50公里,能夠排滿三環路一圈。并且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長;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運量高達2萬噸,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廈;廣州市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也多達1.8萬噸……
住建部的一項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全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全國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75萬畝。
“垃圾圍城”日益嚴重,但我國目前的整體垃圾處理能力還遠遠不夠。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委員會的統計,2011年,全國657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為91.1%,其中20.1%為直接堆放或簡易填埋。以當年城市垃圾清運量1.64億噸計算,僅上述657座城市,當年已堆積未處理的垃圾就接近5000萬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