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Zappos被認為是2000年網絡泡沫以來,電子商務領域*成功的創業案例。現在,它的中國追隨者們也讓“網上賣鞋”成為一門*火熱生意。艾瑞咨詢調查顯示,繼服裝、3C電器之后,鞋類成為垂直B2C第三大細分領域,同時也是競爭*為激烈的市場。
這里頭短兵相接的是“樂淘”和“好樂買”兩家企業。5月30日,好樂買CEO李樹斌稱,C輪融資引入騰訊,因為“騰訊是流量*大的入口”。話音剛落,樂淘已搶先發動“流量進攻”,其于6月1日在“訪客量超3億/人”的百度首頁啟動“樂淘小腳丫”公益活動,聯手百度向山區兒童捐贈6.1萬雙童鞋。
業界認為,自去年年底“樂淘告好樂買不正當競爭勝訴”之后,交戰雙方的格局就產生微妙變化。Alexa.com數據顯示,樂淘排名246,位列中國鞋類B2C市場流量**,而好樂買的排名為459。
誰能笑到*后?誰能坐穩行業頭把交椅?
“只有**,沒有第二”
據了解,在2011年以前,樂淘很少打廣告,主要靠活動以及PR等營銷方式進行推廣。這種手筆跟Zappos很像。Zappos也不做廣告,主要是通過回頭客和口碑傳播,迅速成長為美國*大的鞋類電子商務網站。
從今年4月開始,樂淘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品牌攻堅戰”,“前不久推出的大猩猩視頻短片,一周被播放了2億次;六一當天在百度首頁啟動‘樂淘小腳丫’公益廣告活動,樂淘網由此**預計可新增一兩百萬獨立訪問用戶,所以事先已將服務器擴容。”樂淘網運營副總裁陳虎告訴南都記者,在此之前,僅有英特爾曾于2009年在百度首頁上打過廣告。
相比之下,好樂買去年已有2000萬元大手筆投向廣告,其CEO李樹斌透露今年的營銷投入將追加到1億元左右。這種高推高打的廣告轟炸也許會給電商帶來“財務不健康”的內傷,但在“只有**,沒有第二”的互聯網江湖,“燒錢圈地”也是情理之中。
事實上,陳虎也承認,樂淘的營銷戰略調整與“外部競爭有關”。“只是,樂淘的廣告戰術都是圍繞‘快樂營銷’這一基調來推進,可以產生的效果有兩方面:一是拉動銷售業績;二是圈住‘樂購一族’,強化品牌形象。”
言下之意,規模是*大的變數,而文化傳播則是*后的一錘。而樂淘ECO畢勝(微博)在“樂淘小腳丫”公益活動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樂淘公司的發展,每年捐贈的童鞋數量也會有所提升,就算以后不以公司名義捐贈,個人也將把這項公益事業繼續下去。希望通過樂淘人的努力,聯合有愛心的人士、志愿者,讓每個孩子都穿上屬于自己的鞋子。
模式之戰
這是一場貌似眼球爭奪的戰役,實際上卻是眾多資本力量在背后博弈。
截至目前,樂淘和好樂買均完成三輪融資,樂淘是總計約3億元人民幣,好樂買則拿下約5.6億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
簡單從融資數據來看,好樂買手頭握有的資金似乎更為充裕。實際上,好樂買采用的是買斷的商業模式,好處是可以壓低上游供貨商的產品價格,弊端是前期鋪貨需要占用大量資金,并且必須自行擔負消化庫存的風險。而樂淘采用的是網上賣場模式,樂淘和供貨商的后臺系統是對接在一起的,供貨商貨品全部存放在樂淘各地倉庫中,不存在缺貨、假貨問題。而先銷售后結算,樂淘無需提供買貨資金,*大程度地規避了庫存積壓風險。這意味著,“樂淘光是在預付貨款、在倉和在途商品資金占壓方面,節省的流動資金就有兩個億。”陳虎坦言。
進一步說,買貨或是不買貨,其實彰顯的是電商企業的互聯網操控能力。正望咨詢總裁呂伯望表示,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投資者很容易被規模打動,當市場出現強有力的競爭者,有了選擇余地的時候,投資者就會對商業模式變得異常挑剔。
業界視點
大局未定消費體驗決定未來
現在就說大局已定還為時過早。陳虎表示,樂淘已經連續多天日訂單量突破10000單。到上半年結束,200個品牌、日均10000單會成為樂淘基本數據。而李樹斌也透露,好樂買目前日訂單4000-5000單,峰值過萬單,全年目標銷售額超過6億元人民幣。據艾瑞統計,今年1月,樂淘日均獨立訪問用戶約100萬,好樂買約49萬。
回過頭看,Zappos在美國鞋業市場異軍突起,并不是靠低價促銷,做大數據,而是比傳統商業更為優質的服務。譬如免費雙向的運送服務,讓交易越簡單越好,而不用顧客承擔任何風險。*終決定商戰勝負的籌碼不在投資者手中,也不在創業者懷里,而是由消費者說了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