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導讀]“企業雖小,成本不少。負重難行,苦熬天明。”11月25日,一位在北京做油漆生意的小微企業主王女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即興賦詩一首,形容她這幾年來經營企業的一點感受。 “企業雖小,成本不少。負重難行,苦熬天明。”11月25日,一位在北京做油漆生意的小微企業主王女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即興賦詩一首,形容她這幾年來經營企業的一點感受。 10月份,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七路,對全國7個省份17個城市156 0190 2607家小微企業的生存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相比去年,今年小微企業的經營雖有積*變化,但困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正如王女士所發感慨,大部分的小微企業依舊是負重難行。而造成小微企業生存艱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勞動力、融資、原材料等各種成本的上升,加重了小微企業的負擔,侵蝕著小微企業的利潤。 根據本次調查所做的《2013中國經濟時報小微企業生存狀況調研組調查報告》顯示,在當前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大問題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別是勞動力成本上升?穴29.1%?雪、市場萎縮(27.6%)、融資難(24.8%)、原材料和其他生產成本上升(21.9%)等。從這一結果中不難發現,各種成本上升已經超越市場不景氣,成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大難題。 勞動力成本上升再居困難之首 “與去年相比,在所有經營成本中,人力資源成本上升*高。”10月9日,合肥晟泰克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菽芬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抱怨,前幾年,企業的社保支出大概在10萬元左右,現在翻了好幾番,一年大概需要三四十萬元。而且,隨著《勞動法》對企業的要求越來越嚴,企業還要面臨一些其他成本,比如上班途中員工發生交通事故,企業需要負責等。 《2013中國經濟時報小微企業生存狀況調研組調查報告》顯示,29.1%的受訪者認為,當前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大問題是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在《2012中國經濟時報小微企業生存狀況調研組調查報告》中,這一比例高達69.6%。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之所以今年選擇“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受訪者比例大幅下降,是因為今年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主已經接受低廉勞動力成本時代已結束的現實。 10月16日,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西安書院門步行街青銅館的老板常女士這樣表示,她對工人工資的增長持理解的態度。“現在物價漲得那么厲害,工人們也不容易,都是為了生活。” 雖然相比去年本報調查組的調研結果,今年選擇“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受訪者比例大幅下降,但勞動力成本上升仍位列當前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之首。 本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今年企業的人工成本普遍上漲,已成為壓在大部分受訪小微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身上*重的包袱。 10月9日,合肥聯家商貿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龔俊成告訴本報記者,他們企業現在面臨的*大的困難就是用工成本太高。“用工成本今年增長了20%—25%,主要是養老保險和工資。”據他介紹,在合肥市,養老保險*低繳費基數是2305元,不是按照*低工資標準繳費,并且基數每年都要上調,企業壓力很大。此外,他表示,受嚴格的《勞動法》制約,員工的休息天數增加了,企業不得不多招員工,但現在員工不好招,年輕人對工資的要求越來越高。 “現在的員工流動性非常大。去年,我們公司的員工辭職率近50%。”南京鴻發有色金屬制造有限公司行政部主任魯衍春10月17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對企業的影響是很大的,每招一個新員工就需要重新進行一次培訓,這增加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 “我們所服務的小微企業客戶也普遍反映,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太高。特別是在一些服務類小微企業中,人工成本能占到30%—50%。”10月15日,吉林省中東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衛華說,一些小微企業為減輕人工成本壓力,甚至被迫“全家上陣,把老爹老媽都叫來幫忙”。 此外,本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二三線城市的人工成本直追一線城市。10月10日,行**空咨詢有限公司馬鞍山分公司總經理李煥告訴記者,“本來我們從北京到馬鞍山開分公司,一開始想的是人力成本的降低,前兩年還可以,但現在馬鞍山和北京的用工成本距離已經拉得很近了。從去年開始,我們馬鞍山分公司人均工資和福利增幅達30%左右。” 融資貴,貸不起,資金成本依舊高企 “我們雖然能從銀行貸到款,但成本很高,今年銀行貸款利率上浮30%,財務成本大幅上漲。”10月10日,馬鞍山市中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總裁佘祥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還僅是融資成本上漲的一部分。 《2013中國經濟時報小微企業生存狀況調研組調查報告》顯示,在取得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中,有70%以上的貸款執行基準利率上浮50%左右的利率標準,融資貴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佛山市泓爾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史堅,也正在為資金的問題犯愁。10月15日,史堅介紹,做水處理設備這一行資金周轉量比較大。比如一個100萬元的合同,客戶先付20%—30%的訂金,出貨前才能拿到80%,從生產到安裝完畢,錢往往要壓上半年。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發展急需資金周轉,但史堅表示,他們并不愿意從銀行貸款,原因是由于沒有抵押物,銀行的貸款利息太高,和民間借貸的利息相差不了多少,而且手續更繁瑣。 謝菽芬則對銀行發明的承兌匯票頗有微詞。“當銀行額度特別緊張的時候,往往不給我貼現,承兌匯票拿在手中就是一張廢紙。”謝菽芬說,去年,承兌匯票的貼現率一度上浮13%—14%,“這就等于高利貸了”。 本報記者在安徽省采訪時,拿到一份安徽省工商業聯合會撰寫的《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及發展建議》報告。報告稱,目前安徽省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融資貴,貸不起”。國有商業銀行仍然存在“扶大不扶小”的偏見,對小微企業“短、少、散、快”的資金需求無法提供有效供給。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的年利率是12%—15%,企業所貸資金,50%為現款,另一半是承兌匯票,或者全部是承兌匯票,再加上各種費用,實際資金的使用成本更高。此外,還有不少小微企業反映,小額貸款公司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矛盾的同時,推高了資金的使用成本,充當了“影子銀行”。 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有所減弱 《2013中國經濟時報小微企業生存狀況調研組調查報告》顯示,在當前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大問題中,21.9%的受訪者選擇原材料和其他生產成本上升,這一比例排名第四位。 而在《2012中國經濟時報小微企業生存狀況調研組調查報告》中,選擇“原材料和其他生產成本上升”的受訪者達到半數,位列2012年小微企業發展難題的第二位。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原材料和其他生產成本上升對于小微企業發展的影響有所減弱,但仍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了1倍以上,現在我們只能大減價、清庫存。”西安書院門步行街青銅館老板常女士指著貼著打折紅條子的青銅器告訴記者,“現在賠本賣,就是為了把積壓的貨品出售了,要不然占著倉庫還要付租金。” 謝菽芬的企業是做汽車主機配套的。她告訴本報記者,原材料成本一直在上漲,并且他們企業使用的一些原材料需要現款現貨,這又造成了資金成本的增長。“但原材料成本上漲還是比較成熟的市場行為,價格是根據總需求量來上下浮動的。”謝菽芬說。 常熟市華銀焊料有限公司生產銀基和銅基釬料,原材料基本上是以白銀為主。10月21日,公司副總經理顧建昌告訴記者:“這幾年原材料價格波動很大,從原來的一公斤三千多元漲到了一萬多元,但是今年又從年初的六千元降到了三千七百元。但總的來說,近幾年原材料漲幅較大,這種價格大幅度波動給企業生產造成很大困擾。” “企業的原材料成本比前年提高了,所以我們適當地調整了成品價格。”10月16日,陜西省西安康博瑞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盈磊告訴本報記者。 在采訪中,調研組發現,機械、建材、紡織、服裝服飾、鞋革、家具百貨、餐飲等行業,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較大,與去年表現大體一致。 而與此同時,本報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對于市場前景好的以及科技型的小微企業,原材料成本并不是大問題。 “盡管今年很多企業原材料成本上升,但我們是高科技企業,很多方面的原材料對于我們來說是降低的,比如電腦、芯片等。”10月16日吉林省吉林市東杰科技董事長王曉東告訴本報記者。 而對于新方舟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來說,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也不大。據其執行董事袁彬10月9日向本報記者介紹,他們公司生產展示櫥柜等產品的原材料雖然價格有所上漲,但因為產品市場好,原材料成本能夠隨行就市,因此對他們企業來說負擔并不重。 但在調查中,本報記者也發現,原材料成本能夠隨行就市的小微企業并不多。大部分小微企業主向記者反映,上漲的成本自身很難消化,隨行就市僅限于實力較強、市場行情好的小微企業。 “對于我們小微企業來說,特別是做配套的企業,提價是一個很謹慎的行為。因為一提價,主機廠就可能更換新的供貨商,我們不敢冒這個險。”謝菽芬說。 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外,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還有部分小微企業主飽受著房租、物流等成本飆升的煎熬。 10月18日,渭南新之春旅行社負責人郭濤告訴記者,現在企業面臨的*大困難是房租成本太高。“現在的房租太貴了,幾乎占了企業成本的七八成。我們賺的錢很大一部分都是給房東賺的,我很多朋友都是做小生意的,只要是開門面,房租都高得讓人難以承受,有的店本來還能維持,房東動不動漲價,就拖垮了。” 吉林省中東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衛華則認為,當前小微企業,特別是服務類的小微企業,物流成本是大頭。“高速公路收的錢高得離譜,我認為,國家應該降低對貨車的收費。” |
標簽:成本,飆升,負重[責任編輯:劉勇智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