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受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制鞋業正深陷“訂單不斷增加、利潤卻不斷減少”的怪圈。
“比起年初,毛利已經降了差不多20%。”10月28日,廣州市萊亞麗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凌東對本報表示,為求生存,目前大部分鞋企都在一邊接單,一邊忍受利潤下滑的無奈。
2010年以來,中國出口市場增長勢頭強勁。據海關總署統計,9月中國出口總值達156 0190 2607.9億美元,同比增長25.1%;前三季度,中國出口鞋類制品264.4億美元,同比增長26.6%。
“由于之前的庫存已基本消化,歐美市場也在逐步回暖,很多鞋企都反映今年訂單劇增。”雅式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裕倫認為,出口市場恢復與否關鍵要看這種反彈能否持續。
訂單劇增:復蘇還是虛火?
凌東的工廠一直給國外鞋企做貼牌生產,九成產品銷往歐洲和澳洲,是典型外貿加工型企業。“從訂單的情況來說,今年已經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了,經常要加班趕單。”凌東告訴記者,2009年是制鞋業寒冬,很多小型鞋廠都被迫關門倒閉。
從事中東鞋貿易多年的木薩對本報表示,由于之前合作的部分鞋企都倒閉,他必須尋找新的供貨商,今年以來都在忙著在國內參加各種各樣鞋類展。
2009年,金融海嘯對全球影響逐漸蔓延,以出口為導向的傳統制鞋業首當其沖。2009年中國出口鞋81.7億雙,價值265.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8%和5.5%。
東莞市大嶺山銓盛制鞋機械廠副總經理陳金圣告訴記者,2009年公司全年銷往大陸的鞋機只有1200臺,但今年由于鞋企訂單增加,大家都在趕單生產,對鞋機的需求大增,至今其公司已售出1500多臺鞋機,“預計今年會賣出超過2000臺。”
2009年中國鞋類產量高達110億雙,其中廣東、浙江、福建三大鞋類主產區的合計年產量就占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銷往美國每100箱鞋中就有80箱是中國制造。”朱裕倫說。
“金融危機前,我們在瑪莎賣鞋子每雙約為22-24英鎊,現在每雙價格跌到10-12英鎊。”科迪斯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偉認為,目前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遠沒恢復至2008年的水平,“消費意欲還是不高。”王偉的公司在樟木頭、柳州和南通都有工廠,從2002年開始轉型國內市場,他表示,公司今年要爭取把內外銷的比例拉到50:50,在他看來,海外市場的低迷情況至少要到2012年才會真正復蘇。
利潤怪圈:成本上漲是主因
成本上漲壓力已觸動了鞋企們的神經。“本來利潤空間就不大,現在人民幣又升值,利潤更加微乎其微。”凌東說。深有同感的還包括貿易商,木薩對本報表示,今年鞋企報價比去年提高了10%-20%不等,中間商兩頭受壓,比鞋企更難過。
2010年以來,人民幣已升值接近3%,大部分鞋企都向記者反映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雖然中國鞋企已日益注重自有品牌培育,但目前仍處在產業鏈條低端,產品價位低、數量大,同質化現象嚴重,價格競爭主導出口市場。2009年中國鞋類的出口平均價格僅為每雙3.3美元,比2008年下跌了4.8%。
但在王偉看來,人民幣升值壓力遠不及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帶來的壓力大。“人民幣升就升3%,但是新勞動法實施以來,我們每年人工成本平均上漲20%-40%。”
此外,原料價格飛漲也是鞋企的一道硬傷。10月份以來,己二酸(主要用于鞋底液和PU漿料)價格不斷上漲,從月初的17500元/噸上漲到目前的19200元/噸,增幅達9.7%。
“訂單越多,利潤越低,企業就像是陷入了一個惡性漩渦一樣。”凌東一語道破目前制鞋業遇到的困境。
在此情況下,部分鞋企將目光投向了國內市場。“現在,對于一些很遠、很麻煩的外銷單,我們寧可放棄,把精力放在國內銷售以及品牌的建設上。”王偉表示,制鞋業的入門門檻低,在價格層面的競爭不能走遠,“將來會有更多鞋企倒閉,這是不可避免的。”
但王偉也坦陳,鞋企從外銷轉內銷困難不少,不僅投入大、回報期長,此外還要面對來自國內外品牌的競爭。“所以目前很多鞋企都是靠OEM養自有品牌。”“自有品牌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面對成熟的國內外鞋品牌,中國鞋企要通過設計與創新突圍。”朱裕倫表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