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與歐美在紡織品出口問題上的談判可謂一波三折,盡管我國*終與歐盟達成了一致,解決了輸歐紡織品滯港問題,但是,中國與美國新一輪的談判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筆者擔心去年發生在DVD和彩電身上的一幕重現在紡織品身上。去年我國大量DVD企業因為專利費和惡性競爭,在海外市場大受挫折;同樣,中國普通彩電因受到反傾銷,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大幅減小。筆者認為,這些現象之所以出現,關鍵就是中國企業缺少定價能力。
全球**的體育運動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沒有一家自己的制造工廠,它主要負責設計和營銷。一雙耐克運動鞋的國際售價高達80-200美元,但從不乏消費者為其買單,消費者以擁有耐克鞋為榮,甘心情愿地為其支付高價錢,這說明什么?這說明,耐克公司牢牢掌握了對其產品價格的發言權。假如耐克運動鞋在中國福建某一工廠里制造,與美國采用相同的原料,制造出來的鞋子質量也完全相同,但貼的不是耐克的商標,而是該廠自己的商標,這樣的鞋子出口到美國,其售價可能也就20美元左右。這就是定價能力的魔力。
微軟、英特爾等企業就是通過掌握行業標準,從而獲得了產品的定價能力。人們一提起個人電腦,馬上就會想到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和英特爾處理器,因此不少人將其稱為Wintel聯盟(Windows+Intel字母的縮寫)。由于二者投入巨大的資金和人力,進行長期的操作系統和CPU的研究和開發,所以在各自的行業內具有**的競爭優勢,從而掌握了產品的定價權,盡管有Linux和AMD分別對二者發起挑戰,但仍然無法撼動它們的定價能力和競爭優勢。
反觀我國的企業,除了一些居于壟斷地位的企業在國內有定價權外,其他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鮮有定價能力,就連中興和華為這樣的企業,也只是具有部分定價能力。大部分出口企業生產的都是大路貨,紡織品、中低端彩電和DVD等產品,東南亞和拉美的發展中國家均能大量生產,于是我們只好拼成本,競相壓價,因而頻頻面臨反傾銷指控和制裁。
盡管短期內國內出口企業要想獲得定價能力不太現實,但是,如果國內企業注重核心技術研發、技術創新和國際品牌打造,經過不斷的努力,也可以有一批企業沖擊國際品牌,甚至成為國際某一行業標準的制訂者之一,這完全有可能。只有產品結構升級成功和定價能力提升了,中國企業遭受反傾銷和產品配額限定的情況才會減少;當然,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獲得的產品附加值自然也就提高了。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