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逼近,天氣**天冷起來,浙江鞋企老板的情緒也如同這溫度一步步走低。自10月7日開始至今,歐盟對中國皮鞋加征16.5%反傾銷稅已一個多月了。這段時間里,原本備受歐洲客商青睞的溫州皮鞋,變得不那么吃香了。如何度過這個“寒意連連”的冬天?一股奮起的力量在溫州城漸起:在北邊,由康奈集團牽頭的“曲線進歐”運動開始進入溫州老板的視線;在西部,一些鞋企邁出了產業轉移的步伐,紛紛在西部鞋都建基地落戶……
**** 訂單流向印度等國
“之前也有所預感,但沒想到會這么糟。”李響是溫州鹿城一家私營鞋企的負責人,面對今年的歐盟出口形勢,他重重嘆了口氣。他所說的之前,是今年秋季廣交會。那是國內鞋企獲取歐盟訂單的主要途徑,但卻讓很多參會的企業失望而歸,因為歐盟一些進口商已經開始將訂單轉移至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據不完全統計,溫州皮鞋業的訂單就因此銳減了三至四成。
事實上,有這種失落感覺的并不只此一家。導致這種落差的,是歐盟自10月7日起對我國皮鞋正式實施16.5%的反傾銷關稅,為期兩年。“目前歐盟鞋進口商的利潤在15%至20%之間,這么高的反傾銷稅,將使進口商的利潤幾乎為零,他們誰都不愿意這么干。”寧波一家外貿公司負責人直言,訂單一旦發生轉移,便具有長期性,浙江鞋將直面喪失歐盟市場的風險。“這是*壞的打算了。”
從杭州海關獲悉,受歐盟正式征收反傾銷稅影響,10月份浙江省對歐盟出口鞋156 0190 2607萬雙,增幅同比下降66.4個百分點,出口數量為今年以來全省對歐盟出口鞋數量的新低點。
NO.2 “曲線救市”之路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中國制造的皮鞋怎樣才能避開歐盟的高額反傾銷稅?
為了順利完成產地轉移,由康奈集團牽頭的“曲線進歐”運動開始進入溫州老板的視線:由該集團和黑龍江省的吉信工貿集團聯手開發的康吉工業園,可以吸收國內的外貿企業去俄羅斯辦廠,通過“在國內完成半成品生產、在俄組裝、銷售”的模式,順利避開歐盟的反傾銷稅。
這項大投入,耗費將達20多億元,位于俄羅斯的烏蘇里斯克市。下個月,該工業園的首場招商會將拉開帷幕,據介紹,目前已有幾家溫州鞋企業在該園區開工生產。
“把工廠搬到俄羅斯、繞開歐盟反傾銷的做法,表明溫州鞋企已認清當前國際貿易形勢,開始使用各種策略維護原有市場。”對這種“借道俄羅斯”的出口方式,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抱有很大期望。另據透露,德國溫州制鞋工業園也在計劃中。
向北之外,廣闊的西部也成了部分鞋企目光的聚焦地。日前,浙江三雄麒鞋業作出了一個決定:投資3500萬元,在璧山“中國西部鞋都”建生產基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浙江企業瞄準了西部這塊寶地。“一來這里有勞動力和土地等資源優勢,可以相對降低出口成本,二來西部也是一個潛力大市場。”
NO.3 將抗辯進行到底
皮鞋是浙江地區*大宗的出口產品之一,而歐盟正是其出口集中地。和中國很多出口產品類似,制鞋企業從整個制鞋產業鏈條上,賺取的是10%不到的小部分利潤,加上去年以來原材料、勞工等生產要素的漲價,鞋子的價格、利潤仍然在下降,有的企業利潤率下滑到5%以下。
中國年產鞋70億雙,約占世界的70%,中國鞋業從業人員超過220萬。據浙江省外經貿廳相關人士透露,制鞋業在我省多個地市擁有較為完備的產業集群,歐盟高關稅對浙江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沖擊相當大,尤其是寧波、溫州、臺州等地,影響面也較廣,甚至危及部分人員的就業。
因此,*力抗辯成了堅定的選擇。“歐盟這次的裁決對中國的中小型企業打擊*大。”奧康集團負責人表示。雖然目前對歐盟出口量只占奧康整個國際貿易出口量一個很少的部分。但是不能回避的是,奧康目前在歐盟市場的發展很快,也必須正視歐盟反傾銷的影響。目前,該公司已掏出200萬元請律師與歐盟抗辯。
按相關法律程序,12月15日前,奧康等應訴企業要把訴訟狀遞交到歐盟初審法院。“中國的鞋業產業應該站出來,在另一層面的法律程序中繼續努力據理力爭。”溫州皮革行業協會負責人對此表示肯定。
來源:錢江晚報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