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制造”開始遇到危機:產品附加值低,勞動力價格低廉,環境資源消耗大,中國人的辛苦錢越來越不好賺了。“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危機到底有多大?中國制造業的出路在哪里?東莞制造業可以說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個縮影,其轉型升級得到了中央媒體的關注。近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播發專題——“中國制造”的危機與出路,專門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和全國人大代表、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就東莞應對“中國制造”危機的具體做法進行了深入探討。
主持人張羽:李市長,有人把東莞稱作是世界加工廠,東莞出口的電腦、鞋子在世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今年兩會上,您提到,東莞現在面臨的*大問題就是經濟轉型。為什么東莞這么急迫地提出轉型這個問題呢?
李毓全:改革開放30年來,東莞從一個農業大縣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現代化制造業城市。現在有個說法,世界上每十雙鞋就有一雙是東莞制造的,東莞可以說是一個世界工廠。
但是東莞過去跟現在面臨的形勢不一樣了。改革開放初期,東莞發展空間充足,用工也不困難,引進了很多項目。
東莞發展到今天,面臨的發展瓶頸越來越突出。現在,在東莞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工作生活的人口超過一千萬了。
東莞按照原來的發展模式走下去,確實是難以為繼。不太合理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的人口結構,為政府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因此,去年初召開的東莞市黨代會提出了雙轉型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建設富強和諧新東莞。
張羽:隆部長,剛才李市長介紹了東莞的情況。東莞加工制造業發展過程當中遇到的矛盾,在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嗎?
隆部長:東莞的發展有其獨特性,外資占的比重很大,產業主要是面向國際市場,以加工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主要依靠低附加值的加工貿易產品來占據國際市場,發展本地經濟。
隨著我們國內環境資源成本的上升,勞工成本的上升和國家發展戰略的轉型,尤其是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后,對于東莞這些地區來說,**面臨的任務就是怎樣提升自己產業的結構,怎樣提升城市在全球產業分工價值鏈上的地位,怎樣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張羽:李市長,東莞有很多制造企業是民營企業,這些企業要轉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主要困難在哪里?政府會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李毓全:在產業轉型過程中,企業反映的問題確實不少,有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也有國家政策調整的客觀原因。政府要著力去幫助企業研究、解決實際問題,這無論是對東莞自身經濟發展,還是對推動企業轉型,都是有積*意義的。
張羽:隆部長怎么看待東莞的這些做法和措施呢?
隆部長:李市長介紹的發展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中國在過去的30多年里,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創新略顯不足。
從成本角度考慮,買技術比自主創新成本低很多,所以大多數企業技術進步的路徑采取的是買技術,而不是自主創新。
隨著企業整個技術水平和先進水平差距的縮小,現在會發現買更先進的技術成本也相當高了,甚至國際競爭對手不愿意把技術賣給企業。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需要通過自主創新來提升自身技術。
我覺得,東莞有著獨到的優勢,它有一個強大的制造成本,研發的商業化過程應該說是自身的*大優勢。但是怎么能夠吸引高端的人才,政府怎么在WTO允許的條件下,創造一個良好的支持企業開展研發的創新環境,對于地方政府來說,也是一篇新的文章。
李毓全:剛才隆部長給我們的啟發很大,我們感到更有信心了。
東莞從2005年開始,連續每年投入十個億實施科技東莞工程,連續5年每年投入十個億實施創業東莞工程,這對東莞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幫助很大。
同時,東莞還成立了多個風險貸款擔保公司,光是去年就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156 0190 2607億元。
在為企業服務方面,東莞還研究了很多新的做法。比如,對一些大項目由專人跟蹤,專門為外企開協調會等等。同時,我們加強社會管理,切實抓好勞資糾紛、維護勞工權益等工作,這也是對企業發展有好處的。
張羽:謝謝李市長,謝謝隆部長。制造行業中有一種說法:**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標準和品牌的背后,是企業在掌握核心技術后擁有的對產品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主導權。只有擁有了這種權利,才能在產品中獲得*大的利潤。而沒有自主研發,沒有核心技術,就只能賣力氣賺辛苦錢,從賣力氣到賣智慧、賣品牌、賣標準,擺在我們出口企業面前的是一個不小的難題。而這個過程不僅需要企業自身變革圖新的勇氣和智慧,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導和幫助。兩會期間還有一個新聞,那就是廣東的省委書記汪洋會見了“阿里巴巴”的董事長馬云,尋找傳統經濟在互聯網虛擬世界中實現轉型和產業升級的空間。我們也希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日子并不遙遠。
來源:中國鞋網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