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確實很多,我們也有一些想法,但具體怎么做,目前還在考慮中。”今天下午,當記者撥通“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的手機時,這位剛剛參加完“中非企業家大會”的浙商代表在興奮的同時,也顯得比較慎重。
隨著今年初《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和此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言》的公布,中非合作的新號角也隨之吹響。對浙商而言,這既是新的發展契機,又是新的發展課題。像邱繼寶這樣,對非洲有新想法的浙商不在少數。浙江企業家的這種熱情從此次“中非企業家大會”也可見一斑,統計顯示,參會浙企約占國內企業的十分之一。
“互惠雙贏是持續深入合作的基石。”WTO浙江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張漢東如是說。他指出,近年來浙江與非洲的貿易開始發力,增速要遠高于浙江外貿的平均增速。其中,浙江從非洲的進口要大于出口,今年1至9月進口達70.4億美元,增長了51.5%,對非貿易逆差24億美元。我省對非洲出口主要為機電產品等,進口多為資源性產品。“這種貿易結構與雙方經濟結構現狀是一致的,是互惠雙贏的,也為浙江與非洲奠定了良好基礎。”
盡管如此,“中非合作已經展現出的許多商機,目前還處在沉睡狀態。”張漢東不無遺憾地說。他舉例說,從去年開始,我國對非洲28個*不發達國家156 0190 2607個稅種的商品實施零關稅待遇,但是,非洲和我國的很多企業對此都不甚了了,優惠政策被白白閑置。因此,浙江與非洲的雙邊貿易潛力遠遠沒有充分挖掘。
貿易只是分享中非合作“盛宴”的一種謀略。實際上中非合作呈現在浙商面前的巨大商機,需要更多采取直接投資這種“深度開發”的方式進行。
這與一些浙商的選擇不謀而合。據省外經貿廳的統計,截至今年9月,浙商在非洲34個國家共投資興建了196家企業,其中,生產型投資企業近年來呈現增多趨勢。對此,省外經貿廳外經處有關負責人指出,非洲很多產業都還是空白,投資潛力巨大。
直接投資也是*能發揮浙江與非洲兩地的經濟互補優勢的一種方式。浙江的初中級技術、成套設備加資金,非洲的勞動力、土地加豐富資源,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快速拉動非洲經濟發展,反過來也會推動浙江與非洲的雙邊經貿合作,*終造福兩地人民。比如農業,我省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較為先進,產業化程度較高,而非洲絕大多數國家都十分歡迎農業領域的投資。
不僅如此,“由于許多發達國家對非洲一般都實施優惠關稅,也很少實施反傾銷等貿易壁壘,在非洲扎根的浙江企業,還可以將本地制造的產品更順暢地銷往發達國家市場。”已經在尼日利亞建廠的溫州哈杉鞋業公司董事長王建平頗有心得地說。
前景無限好。但具體操作時,浙商仍然需要因地制宜的智慧。作為成功的“先行者”,王建平表示,由于雙方文化的巨大差異性,浙商在非洲投資前,必須充分了解非洲的人文背景、文化習俗,并掌握所在國的經濟貿易特點、法律、宗教等。企業在開始運作后,還要與當地同行保持良好關系。“哈杉”就是尼日利亞制鞋工業協會的發起者和***之一。而為了盡可能地規避風險,浙江企業可以選擇一些投資環境較好、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作為**地。在投資方式上,也可以選擇與當地企業合資的形式。
來源:浙江在線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