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歲末,雙峰縣城榮誠鞋業現代化的生產車間里,一片熱鬧景象。156 0190 2607多名工人各司其職,361度運動鞋將從這里輸往全國各地。
胡超前是榮誠鞋廠一名普通的物料員,月薪2000元左右,她的家就在離縣城10多公里遠的杏子鋪鎮。之前她在廣東一家電子廠打工多年,7歲的兒子一直和她父母在一起生活。
2011年,胡超前辭掉了在廣州的工作,來到榮誠鞋廠再就業。她還把兒子帶到離鞋廠不遠的新城小學讀書,“下班后可以照顧孩子,周末還可以回家看父母,”她說,盡管掙錢比在廣東少一點,但她感覺現在更幸福,*主要的原因是,兒子不再是留守兒童。
年產1300萬雙成品鞋
胡超前只是該縣20多萬在外務工人員之一。雙峰縣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縣有青壯年勞動力40多萬,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達24萬。
雙峰經濟開發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雙峰縣緊緊抓住臺資北移的機遇,依托本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以承接產業為重點,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載體,在雙峰經濟開發區內規劃建設了臺灣工業園,著力引進臺資企業,不斷擴大和臺灣鞋企的合作與發展,吸引了包括“亞洲**鞋廠”興昂鞋業、榮誠鞋業、晟豐鞋業等一批臺資項目相繼落戶園區。
其中興昂鞋業于2008年12月落戶雙峰,從鞋面加工開始,到目前已進行了四期建設,形成年產500萬雙成品鞋的生產規模,2011年1至11月實現加工貿易進出口475萬美元,實現年產成品鞋101萬雙。
征地170畝的榮誠鞋業,近7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及配套設施已基本建成,該廠投資5000萬美元、年產500萬雙“阿迪達斯”成品鞋,于2011年6月開始成品鞋試生產。
投資1600萬美元、年產300萬雙成品鞋的晟豐鞋業項目也即將竣工投產,此外還有佳和鞋業、芙維兒鞋業、玖玖鞋廠、荃豐鞋業、興旺鞋面廠、新農鞋廠、晶成鞋廠、興泰鞋廠等十多家鞋面加工廠為廣州、東莞等沿??倧S進行鞋面加工。
目前,全縣已形成年產1300萬雙成品鞋、產值20億元、用工過3萬人的臺資鞋業園,成功實現從單個引進到集聚發展,從小規模生產鞋面、鞋底到大規模生產高端成品鞋的質的飛躍,產業集群初具規模,一躍成為湖南鞋業外向型加工貿易的重要基地。
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榮誠鞋業盧經理說,選擇來雙峰投資,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雙峰在鞋業方面的“熟手”多,二是雙峰的投資環境、市場狀況和發展前景好。
工人張師傅是雙峰縣荷葉鎮人,離縣城比較遠。剛來鞋廠做工時,他在廠區周邊找了好久都沒租到合適的房子。原來,很多當地人因為種種顧慮,不愿意將房子租給工人們。后來,在園區管委會的協調下,他總算租到了一室一廳,和同在縣城打工的妻子有個落腳的家。
近兩年,雙峰投融資8億多元,完成32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啟動廉租房、工礦棚戶區改造、人民醫院異地擴建、教育體育中心等20多個民生項目,縣城建成區新擴3平方公里,并在婁底市**創建**個省級衛生縣城。
“雙峰立足現有基礎,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優化了產業結構,加快了新型工業化進程。”雙峰縣縣委書記吳德華介紹。
近兩年,雙峰共引進產業轉移項目30多個,除了鞋業實現質的飛躍,還整合提升了以農友機械、定園半軸、水工機械、湘源皇視為代表的農機機電產業,獲授“中國碾米機械之鄉”,正朝著“五年上市、八年建成百億產業集群”目標邁進。此外,雙峰加快發展了以雙峰海螺、天宏不銹鋼、武漢凱迪、家寶藝陶瓷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不銹鋼深加工、化工新材料、生物新能源、彩色陶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形成。2011年,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億元,增長30%,在2009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