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皮皮革行業,談起河北,可真謂名副其實的產業大省:全國**一家省級毛皮行業協會在這里成立;全國**毛皮行業上市公司在這里誕生;這里有養殖—市場—加工—內貿外銷完整的產業體系,有完善的產業服務體系;這里完全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市場格局。毛皮產業在河北很多縣域已經成為富民強縣的區域特色經濟。
良好基礎成就產業
作為毛皮動物養殖大省的河北,不僅具有冬季時間長、氣溫低、冷資源豐富等發展毛皮動物養殖業的氣候條件,更具有環抱京津唐地區的地理優勢和市場優勢。河北養殖毛皮動物的歷史比較長,很多地區的農民朋友都有相關的養殖習慣,且狐貍、貉子、貂、獺兔都呈現區域性分布的形勢,大致形成張家口—唐山—秦皇島、保定—滄州、石家莊—衡水三條產業帶,毛皮動物養殖及相關飼料、獸藥、物流等產值超過億元。秦皇島昌黎、唐山樂亭更成為全國聞名的毛皮動物養殖大縣。
河北省很多地方都有加工皮衣裘皮的歷史,近10年來由于市場的帶動,加工業發展很快,主要集中在陽原、蠡縣、肅寧、棗強、故城、辛集等地,形成了一個個特色產業集群。據粗略統計,2010年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600億元。加工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毛皮動物養殖和市場建設的快速發展。
在河北,除了昌黎皮毛交易市場、留史市場、尚村市場、辛集市場、大營皮草交易中心等原有的原皮、產品的交易市場外,近幾年又有陽原皮毛交易大市場、昌黎泥井原皮市場、肅寧中國裘皮城、大營裘皮新城、營東中國北方裘皮城、白溝國際箱包城、辛集國際皮革城等項目新建或者擴建,投資額都在5億元以上,多的甚至上百億元。
在行業組織服務上,早在2006年,河北省便成立了各個區域為支撐,龍頭企業、市場、基層協會為依托的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協助政府進行行業管理,在行業中發揮協調、咨詢、服務的作用,維護會員和行業的合法權益,推動全省毛皮皮革及相關產業健康發展。現在會員在養殖環節占到50%的產能,在加工環節占60%的產能,會員如會長單位華斯農業股份。省內所有原皮市場、成品交易市場都是協會常務理事以上單位。
由大到強路途坎坷
在河北省毛皮產業做大的同時,有很多問題也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并且與先進省份的差距不斷加大。
在毛皮動物飼養環節,河北毛皮動物品種質量差,生產能力不高,產品質量差、檔次低、尺碼小、傷殘多,加工標準不一致,產品賣價較低。管理方式落后,勞動生產率低,飼養管理、繁殖育種、疾病防治、產品加工都比較傳統粗放。
在加工環節,大部分產品屬于中低檔,高檔產品很少,并且主要面向俄羅斯等中低檔市場,產品附加值并不高。加工不出高檔產品的原因很多,原料質量不好是重要因素之一。另外還有設計理念落后、加工工藝不高、多是貼牌生產、自主品牌不多等因素。由此可以看出,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整個產業鏈條的共同努力才行。就當前毛皮產業來說,各產業鏈條、各個區域加強溝通、聯系、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多措并舉大而求強
“十二五”期間,是河北省毛皮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求強的關鍵時期。在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調研的基礎上,有關部門出臺了毛皮皮革產業的“十二五”規劃。總體目標是:適度控制制革總量,重點發展制成品,提高終端產品比重。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00億元,年均增長12%,高檔產品達到20%、中檔產品達到50%,皮革毛皮服裝等主要制品生產規模躍居全國**。單位耗水量降低15%,實現污水達標排放。創建國際知名品牌3個,國內知名品牌8個。
具體做法是鼓勵張家口、承德發展規模化畜牧養殖及唐山、秦皇島、滄州建立特種養殖基地,提高多品種優質原皮自給率。重點扶持辛集制革制衣工業區、肅寧皮毛工業園區、白溝箱包工業區建設,建成全國皮革毛皮及制品加工基地。加快建設無*、棗強、陽原、故城、南宮等區域皮革產業園區,實現鞣制加工企業園區加工生產。
作為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筆者認為,若要實現以上目標,增強行業發展合力、形成全省聯動、打造河北區域品牌至關重要。**,在養殖環節,應重點扶持唐山、秦皇島重點區域和以河北偉億水貂養殖有限公司、石家莊華澤牧業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增強其良種推廣、技術服務等帶動輻射作用。在加工環節,重點扶持華斯農業股份等一批龍頭企業,同時不斷整合一批小微企業,形成一些區域品牌,逐步改變加工業“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態勢。在市場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重點扶持發展辛集國際皮革城等一批大型市場建設,增強產品內銷能力,既要做到拉長區域經濟的產業鏈,又要明確分工,突出特色。
與此同時,作為行業組織,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應在產業發展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一要切實加強行業自律。《行規行約》是提升行業自律水平的重要基礎和手段。根據有關規定,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對執行行規行約成績突出的單位向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建議給予表彰,對違規違約的企業建議有關部門予以處罰。二要為企業提供各種專業培訓與技術咨詢,引導企業聯合重組,推進技術創新,推動全省毛皮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和集團化生產。三要構建與行業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體系,采用校企聯合、定向招生等形式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擴大**技工比重。四要進一步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積*推動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快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積*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定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河北省毛皮產業如何華麗轉身,是當地近200萬從業者所關注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