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草而居是新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詞匯,逐水草而居中所隱含著的畜牧業(yè)發(fā)展的狀況也說明了新疆毛皮發(fā)展與人們生活的緊密關(guān)系。隨著新疆旅游市場的不斷升溫與開發(fā),大到大塊頭的皮包、裝飾花瓶,小到手機掛件,皮具已成為了新疆旅游紀念品中較有影響力、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意義的舊物唱新詞的典型。
目前,新疆生產(chǎn)、銷售皮具制品的手工作坊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7月22日,記者來到了位于烏魯木齊市建設西路兵團十二小旁的“嘯狼”手工皮草坊和小西門A-SK真皮手工皮具店,造型很有創(chuàng)意的手工皮具讓記者眼前一亮。
“牛蹄酒瓶”美觀實用
潺潺的流水聲、溫馨的燈光下復古色的“嘯狼”手工皮草坊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印有宮廷美女的硬皮筆記本、造型拉風的皮包、各式憨態(tài)各異的小動物掛鏈獨特而個性、時尚而張揚。其中,“嘯狼”皮草坊的創(chuàng)意產(chǎn)品——紀念版的牛蹄狀的盛酒瓶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件“牛蹄酒瓶”架空在一個雙角的鐵架上,那細細密密白色的牛毛里包裹著一個玻璃真瓶,用玻璃真瓶撐起牛皮,既顯得瓶身圓潤又能防止“牛蹄酒瓶”沒有支撐物而輕易變形,同時“牛蹄酒瓶”既可收藏豎之于房間顯眼的位置做裝飾,又可以拿出來盛酒賞玩,實現(xiàn)了觀賞與使用的雙重價值。
“牛蹄酒瓶”頂端是一個用兩種顏色捆箍而成的酒瓶口,一個可以靈活取蓋的皮塞子,皮塞用一根牛皮帶系在酒瓶的腰身上,這樣的設計一方面防止了瓶蓋離開酒瓶而丟失,另一方面垂吊在斜于地面45度的酒瓶身旁,顯得酒瓶不“獨傲枝頭”,瓶身高而不顯得突兀,同時也顯得“牛蹄酒瓶”更加華貴。
瓶蓋口處淺棕色的雕刻圖案隨性而灑脫,在鑲邊處擰轉(zhuǎn)的紅皮繩襯托下有著玲瓏而隱約的美,圖案像龍、像鳳、也像飄逸的身著絲衣的少女,深棕色的皮恰到好處地包裹著牛蹄,而牛蹄表面平鋪著一層細密而逼真的牛毛,這樣的搭配顯得瓶身的皮與毛清晰而分明。
“牛蹄酒瓶”上的點睛之筆要數(shù)蹄前部、牛角上方的圓形有壓花,壓花的形狀像牛又非牛,張揚而不拘一格,這樣獨特逼真的造型、高貴而典雅的裝飾、恰到好處的顏色搭配顯示出了制作者高超的技藝。
牛尾皮鞭韻味深長
走進帶有一絲復古氣息的小西門A-SK真皮手工皮具店,讓人有一種看完這件藝術(shù)品就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件藝術(shù)品的沖動,轉(zhuǎn)角處高高掛起的皮鞭、時尚的“克賽”帽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一條長1.2米的四股牛皮編成的皮鞭,它那翹起的牛尾狀的造型,俏皮地還原了草原實用皮鞭的“長相”,讓人聯(lián)想到了微風輕襲麥浪般的草原,淺灘處牧民歡歌的一幕。這條旅游紀念版的皮鞭柔中帶剛、大氣靈便,鞭體修長,鞭頭上是一個拱起的抓手,下面便是用四股皮繩收攏狀編成的修長的鞭身,*妙的地方要數(shù)鞭尾了,上粗下細的鞭子,收尾時運用了特殊的編法,鞭子編成了牛尾狀翹起的造型,尾處一個橢圓形狀的小尾巴顯得俏皮而活潑,這條作為旅游紀念品的牛皮鞭,沒有運用過多的創(chuàng)新的編法,在充分保留草原實用皮鞭的基礎上,在鞭子的收尾處把兩根皮線稍做編法調(diào)整,拖沓而顯得沒有精神的皮鞭就顯得靈動和俏皮了?!拔以缸鲆恢恍⊙?,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王洛賓老先生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唱響四方后,鞭子就自然成為了一種附著牧人思想情感的文化載體,從某種層面上講,皮鞭雖沒有太多的裝飾,但它卻是外來游疆的造訪者**的標志著新疆特殊草原風俗的紀念品,總之一句話:“皮鞭中含有一種情感,也是新疆哈薩克族牧民原始草原游牧生活的象征。”店主韓程芳說。
無論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牛蹄酒瓶還是稍作調(diào)整但賦有一定含義的皮鞭,都是新疆本土企業(yè)或個人團隊加工或個人制作的上好的收藏品。新疆的毛皮資源豐富,很多人在看好毛皮市場流水線生產(chǎn)生活必需品的同時,很多有藝術(shù)追求的人也將目光鎖定在了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有一定內(nèi)涵的精而細的手工藝品的制作上,運用傳統(tǒng)的材料制作獨樹一幟彰顯新疆人獨特思維的工藝品,是審美的提升也是皮具文化產(chǎn)業(yè)走向符合時代要求的有力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