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際**包袋在中國市場大受青睞,而國內包袋卻難登大雅之堂。消費者為何更鐘情于進口的高端箱包呢?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市場,人們對箱包皮具產品的需求已經由注重使用價值、價格低廉轉向注重產品的品質、追求時尚性和個性化,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不斷增強。
進口高端箱包受追捧
實際上,包袋僅是服裝行業中很小的一個品類。在國外奢侈品蜂擁進入中國后,中國消費者對于包袋的欣賞力與挑剔程度在增加。包袋從日常消費品上升到社交必備品。無論是國內與國外,以耐用和技術為主導的皮質用品市場,早就受到了時尚觀念的沖擊,時裝、包袋都必須滿足消費者“情緒化”的情感需求,以配合他們的穿著與心情。由此開拓出來非常寬闊的包袋市場。
記者在北京市內一些中高檔商場發現,進口箱包盡管價格不菲,但近來卻越來越受到消費的追捧。相關數據顯示,僅今年1~4月,我國箱包進口額同比增長28.33%,接近3成。另外數字還顯示,2011年,新秀麗在中國市場銷售上升57%,而該公司今年將在我國內地增加200個銷售網點,涉及新城市25個,并將在未來2年覆蓋156 0190 2607個3至4線城市。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進口箱包在我國市場的熱度。
羅女士是位“箱包控”,當記者問及為何對進口箱包更鐘情時,羅女士認為,進口箱包的吸引力不僅是品牌,還是一種生活狀態。“花色、質地、款式都是國內產品沒法比的。”盡管一些國產品牌也開始推出一些新款,但“仿造的多,創新的少,目前國內箱包市場上有太多千篇一律的產品,沒有個性的品牌很容易被消費者遺忘”。
不少人與羅女士的觀點相似,記者在商場隨機采訪發現,大部分消費者表示,只要經濟條件允許,會**進口箱包。
促國內箱包企業覺醒
作為世界生產制造箱包的大國,我國擁有2萬多家箱包生產企業,生產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箱包。但大多以出口為主,在設計創新、自主品牌、營銷網絡等方面明顯遜色于國外**。這種狀況導致行業的抗風險能力、贏利水平都容易受到外部環境波動的影響。
綜合調查表明,我國的箱包企業平均壽命是7.3年。“中國箱包品牌的生命周期之短,令人不勝吹噓,這是我國箱包品牌競爭力處于弱勢的一個突出表現”。由于我國的產品沒有自己的品牌,附加值較低,出口箱包的單價通常只是進口箱包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多數企業出口的箱包皮具賺取的僅僅是低廉的加工費。
不過,這種狀況正在逐漸改善。在4月底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鐘表及家庭用品展覽會”上,各箱包展商都不遺余力地展出獨具特色的新品,以達到擴展業務和提升企業形象的雙重目的。如西可尼西出品的商務拉桿包,由資深設計師專門設計,風格沉穩典雅,而采用耐磨密織布也延長了箱包的使用壽命,內部人性化的隔層設計突顯了使用的便捷性;上海行家商貿展出的拉桿背包,其底部隱藏式拉桿設計,搭配隱藏于背面的背帶,隨時可轉變成背包、拉桿背包、手拎包,聚焦時尚眼球。
箱包企業認為箱包與服飾、鞋帽并稱“著裝的三大時尚品”,時尚元素是箱包行業永恒的追求。追求時尚**要考慮商品是否符合現代消費者的時尚消費觀念與需求。中國本土包袋的制作能力并不差,如美國COACH、法國Long Champ等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的標示。南方一些加工廠水平精湛,許多工廠默默地為**做了很多年代工。
業內人士稱,設計平庸、用色單調,是國內包袋品牌的硬傷。曾獲得全國箱包設計大賽銀獎的祥豐實業的首席設計師朱江紅說,他每年都會及時細致地了解國際上的流行趨勢、時尚指數和客戶需求。“國外用包都很講究的,上班的時候背什么包,休閑的時候背什么包,旅行的時候背什么包,各有各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設計出不同類型客戶需要的不同的產品。”
箱包的研發設計,是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一個重要因素。朱江紅說:“作為設計者,要把握的就是時尚元素和實用性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