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悲劇啊……”坐在我們對面的李寧緊皺眉頭,發出一聲慨然長嘆。
他嘆的是李經緯。兩個多月前,74歲的前健力寶董事長在三水家中去世,4月27日,在李經緯的追悼會上,未能見到李經緯*后一面的李寧一襲黑色西裝出席,被鏡頭捕捉到了潸然淚下的畫面。李經緯困厄病榻間,李寧承擔了所有治療費用,李經緯逝世后,他又幫忙料理了后事。
“他是我在商業上的啟蒙教練,”李寧告訴《中國企業家》記者。李寧和李經緯的友誼在156 0190 2607年奧運會前就已結下,1989年,李寧退役后本欲開辦一間體操學校,但經李經緯力勸,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體育用品公司,“從我個人來講,如果沒有李經緯,我甚至沒有勇氣來創業。”
25年前,作為運動員的李寧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吊環比賽中失手,在那個體育成績等于國家榮辱的年代,李寧一夜之間從民族英雄成為罪人,他孤零零回到首都機場時,只有一個人默默地站在走廊盡頭等他,那人便是李經緯。25年后,李經緯隕落了,他曾經和李寧一起創辦的李寧公司,也徘徊在懸崖邊緣。但這一次,李經緯沒法再站在李寧的身旁,雖然去世前不久,李經緯還托身旁人帶話給李寧,“要注意營銷!”但此時李寧公司局面之復雜,已非簡單從營銷入手可解決。
2011年,李寧公司(02331.HK)利潤只有3.86億元,比前一年下降了65%;2012年更糟糕,公司歷史上**次出現虧損,而且一虧就是將近20億元。公司股價從*高的20多元一路跌到*低4塊多。
僅僅數年前,李寧還是家如日中天的明星公司。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李寧手舉圣火在空中“飛翔”的一幕,是那屆奧運會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之一。這一幕讓花巨資贊助北京奧運會的國外競爭對手叫苦不迭,也似乎在向李寧暗示,再次高速擴張的窗口期到了。
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李寧公司雖然是行業龍頭,但公司發展速度緩慢,不僅和耐克、阿迪達斯兩大國際巨頭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遭遇到匹克、安踏、361度、特步等新興品牌的強力挑戰,多家本土體育品牌相繼在香港上市,門店數量直逼李寧。
奧運會上的凌空高蹈,給了李寧公司一個再次發力甩開對手的良機。借助于這次漂亮的營銷勝利,李寧開始迅速擴張。2008年李寧門店數量為5000家,到了2011年,李寧公司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8000家。短短三年間,李寧的體量陡然膨脹了60%。他們甚至做出了這樣的規劃:在2013年將門店數量增加到10000家。
不僅是李寧,整個中國運動品牌行業都陷入了擴張狂歡。在開店*瘋狂的時候,縣級市的一條商業街上,同一個運動品牌會開五六家店。“開店沒有什么標準,只要賺錢就不斷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運動品牌經銷商說,“開一家賺錢,就開第二家,第二家賺錢了就開第三家……直到不賺錢為止。”
截至2011年底,李寧常規店、旗艦店、工廠店及折扣店一共8255家,安踏門店數為8075家,其它幾家也同樣延續了擴張模式,361度、匹克和特步的店鋪數都在7000家以上,中國動向店鋪數*少,為3119家。
但從2010年開始,整個行業增長出現停滯,而庫存則呈天文數字般增加。到了2011年,形勢徹底逆轉,還沒到2013年,李寧的萬店計劃就徹底成為了泡影。2012年上半年,李寧關掉了1200家店,全年關店數量達到1800余家。
覆巢之下無完卵。有數據統計,光是去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2012年安踏營業收入為76.23億元,凈利潤13.59億元,同比下滑分別為14.4%和21.5%。匹克去年營收29.0億元,同比下降37.5%,凈利為3.1億元,同比降幅達60%。在門店方面,匹克去年關掉的門店比李寧更多,安踏稍好一點,但也關了七八百家門店。行業前三如此,其它本土運動品牌的日子就更加難過。
哪怕是耐克這樣的國際巨頭,在這次普遍性的行業衰退中也沒能幸免。耐克2013年Q1財報顯示,凈利潤下滑12%,Q2財報中,銷售額為5.77億元的中國市場拖累了其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出現了11%的下跌,居全球市場之首。而Q3財報顯示,在三季度全球凈利增長55%的情況下,大中華地區的營收依然比去年同期下滑9%。為此,耐克更換了大中華區總裁。
在所有運動品牌之中,只有阿迪達斯獨善其身,那是因為阿迪達斯更早地發現自己置身于危機中并**時間調整了戰略,2009年便開始當機立斷削減庫存。
李寧公司將業績不佳的原因歸咎于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太快,“我很堅信中國(市場),4萬億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他承認自己錯誤估計了形勢,但又加上了一句心有不甘的自辯:“沒有人是神……”
但大家都清楚,李寧們的春天結束了。2月25日下午,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微博中感嘆:“閉著眼睛都掙錢的時代結束了。”
睜開眼睛,出路又在哪里?
激進、擴張太快是外界復盤李寧公司困境時的總結。現在,李寧會因此選擇保守和穩健嗎?答案是:不!至于外面怎么說,“他們還在說我們已經死了呢!”李寧自嘲道,“外界也應該給李寧一點時間。別老說時間不等人、第二天就死,沒那么簡單的。”
李寧的對策**是重新洗牌。2012年7月5日,李寧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CEO張志勇卸任,李寧公司由董事局主席李寧與來自TPG(德太投資)的金珍君(任董事局副主席)共同執掌,李寧個人將主要專注于對外事務、關系和公司發展戰略,而金珍君主要負責企業經營及制定和執行變革計劃。在此之前,公司前首席品牌官方世偉等高管人員已離職,管理層為之一空,直到現在,CEO的職位仍然空位以待。
然后,是出人意料的大筆花錢:李寧公司以5年20億元巨額合同,擊退了耐克、安踏等一干國內外體育品牌,成為CBA(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主贊助商。5年20億不僅創造了中國體育與商業聯姻史的新紀錄,即使是阿迪達斯2006年和NBA簽下的贊助合同,與李寧公司這次的大手筆也相形見絀。
就在外界質疑李寧出手過于大方時,李寧公司又在去年10月份簽下了30歲的NBA超級**德懷恩?韋德,合同金額高達10年1億美元。有了這筆收入,年薪本排不到NBA前十的韋德在美國《體育畫報》統計的NBA球員年收入排行榜中躥至第四位。
猛藥一劑接著一劑。去年12月17日,李寧公司宣布,將實施“渠道復興計劃”,以減少陳貨庫存、改善產品新鮮度、優化產品采購以及合理化銷售渠道,幫助經銷商渡過難關,加固李寧公司與經銷商的聯系。預計所需費用約14億-18億元人民幣——這筆費用也是李寧公司2012年年報中巨虧20億元的主要來源,但李寧公司認為,庫存的風險得以一次性釋放,從而輕裝上陣。
別人都在省錢,李寧在花錢;以上三項措施的花費總計將在45億至50億元人民幣間。同樣處在從谷底艱難爬升的過程中,其它運動品牌并未像李寧這樣高調變革,為了從谷底重上**,別人都在選擇緩步前行甚至慢慢爬,除了李寧。
李寧為何敢如此激進?李寧的激進,會為中國運動品牌在沒胸沼澤中趟出一條新路嗎?
“因為李寧過去是一個運動員,”2013年5月14日,李寧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接受了《中國企業家》**專訪,他這樣解釋激進的原因,“李寧是運動員李寧創立的公司,(我們的動作)符合我們的基因,運動員(的精神)存在于李寧公司的基因之中。”
運動員的精神是什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