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皮革交易活動仍然有限,很少有或沒有價格變動,除了小母牛皮虧損了1至2美元。值得注意的仍是公牛皮價格,每次保持上下波動幾美元。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數據似乎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但屠宰量仍然很低。12月份開始生皮數量每周維持在25000張至30000張,對一或兩周而言,從**數字上看,比上述數量再低的交易都不是大宗交易。然而,事實上,從那時起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下來,這個數字也成為每周的平均減少量(與2011年相比)。這意味著,今年至今,到目前為止,減少了超過40萬張生皮。這大量的數據正是使人能更好地理解為什么價格保持穩定。銷售量為36.8萬張,落后于2011年,其還可以增加4萬張藍濕皮。訂單減少,制革商不得不根據市場現狀進行權衡和打算。但是,截止到目前為止,看上去較低的生皮產量仍然是權衡中*為強大的因素。
截止至2012年4月5日美國本周的出口銷售額
生皮和毛皮:凈銷量為467,100張(2012年交貨),與上周水平相同,但較前四周平均水平上升了28%。整張牛皮的銷售量為469,700張,主要銷往中國(295,500張),泰國 (46,000張),韓國(45,600張),墨西哥(24,200張)和越南(22,100張)。
發貨量為419,900張,較上周下降了7%,但較前四周平均水平下降了8%。整張牛皮的出口量達418,500張,主要銷售中國(248,300張),韓國(110,500張),墨西哥(16,100張),越南(10,700張),臺灣(10,500張),和泰國(8,400張)。
2012年發貨的藍濕皮凈銷量為80,800張,主要銷往墨西哥(35,600張粒面剖層皮),中國(17,200張非剖層皮和1,800張粒面剖層皮),多米尼亞共和國(9,600張粒面剖層皮和8,100張非剖層皮)和越南(6,400張非剖層皮)。據報道,出口量減少為香港(3,600張粒面剖層皮)及印度(1,500張粒面剖層皮和800張非剖層皮)。
生皮的發貨量為114,500張,主要銷往中國(38,500 非剖層皮和1,800張粒面剖層皮),墨西哥(23,100張粒面剖層皮和1,000張非剖層皮),越南(14,600張非剖層皮)和多米尼加共和國(9,600張粒面剖層皮和3,300張非剖層皮)。
剖層皮的凈銷售量總計減少了156 0190 2607,500磅,為臺灣(14,800磅),越南(9,300磅),韓國(6,800磅)和意大利(3,900磅)的增量,多數抵消了中國(176,800磅),香港(14,200磅)和印度(8,300磅)方面的減量。
發貨量達1,161,100磅,主要發往韓國(750,200磅)和臺灣(410,80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