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中國皮革網訊 (歐陽志編譯)為減少美國國內鞋業制造商來自海外低成本進口鞋的競爭壓力,美國鞋業進口商去年為此向美國政府共支付關稅25億美元。但是事實是,美國鞋業能夠創造的就業量不過是杯水車薪。
因此美國鞋業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敦促國會通過立法和自由貿易條款以消減未來數年進口關稅近千萬美元。“這些都是可用于消減關稅的工具。”FDRA主席Matt Priest本周在加利福尼亞長灘舉辦的協會年度鞋業分銷和關稅大會上說。
去年美國共進口23億雙鞋子,平均每個美國人年消耗鞋子的數量為7.3雙,Priest說。除少數高端專業用鞋,美國國內零售的鞋子基本上來源于進口。歷史上,征收進口關稅旨在調節行業與其它低價進口關稅行業之間的競爭。但是,鞋子的進口關稅已經遠高于其它進口商品的關稅,甚至于超過國內產品的稅負。
例如,手機進口無需繳納關稅。煙草進口關稅為2.4%,汽車進口關稅為2.5%。鞋子的進口關稅雖然因鞋而異,但是平均約達10.1%,Priest舉例說明。
盡管中國鞋子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每年都在下降,去年仍然占比81%。越南排居第2,占美國進口鞋總比的10%。印尼占有4%的份額,其它國家包括墨西、意大利、印度、巴西、多米尼加共和國、泰國和柬埔寨占比均不超過1%。
雖然美國與多個國際簽署了貿易自由協定,但是基本上這些國家都不是鞋產品主要生產國。“TPP協定可能會有所改變。”Priest提到,去年美國政府從TPP協議談判國征收的鞋產品關稅總額為3.64億美元,其中約有3.62億美元關稅是出自越南進口的鞋產品。
TPP談判預計在2015年年初結束,2017年實施。而其中包含的鞋產品條款將減免關稅約6.17億美元。此外,更新普惠制并通過多項關稅法案立法都將減少鞋產品關稅征收。
經濟學的研究表明,進口價格和鞋產品購買數量有著直接的聯系。當價格上漲,消費者買的鞋更少;但是價格一旦下滑,銷售數量明顯上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