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圖為百麗宣傳畫報
編者按:以收購式擴張見長的百麗國際(以下簡稱“百麗”)近日又有收購大動作,以不超過7億元人民幣的帶價收購龍浩天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本。而事實上,市場環境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百麗的銷售增長和利潤增長都處于歷史低位。除了大環境的壓力,身為女鞋**霸主的百麗,來自電商的壓力也讓其焦頭爛額。
9月8日,百麗發布公告宣布,兩家全資擁有附屬公司以不超過7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收購龍浩天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本。龍浩天地是中國市場定位中高端的四大休閑男鞋品牌之一,經營Timberland、SKAP等若干知名品牌。而就在一個月前,百麗斥資9396.3萬美元收購日本巴羅克公司約31.96%股權,宣告正式進軍女裝市場。
由于鞋類行業整體陷入低迷,業績增長乏力或許是促成這個女鞋品牌巨頭頻繁收購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百麗布局電商的重要棋子“優購網”也將成為百麗扭轉頹勢的另一砝碼,其于今年3月正式更名為“優購時尚商城”,將定位擴大至時尚百貨類,“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戰略發展業已逐漸清晰。
“‘線上線下一體化’戰略的真正落實可能還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優購時尚商城公關部總監王恩斌對時代周報表示。王恩斌還向記者介紹,目前優購時尚商城已與NOVO等品牌達成合作協議,“這些品牌將會進駐優購時尚商城并形成資源共享,雙方的合作會比‘天貓’的形式更加深入。”
逆市豪攬兩筆收購
在百麗大舉收購步伐的背后是百麗業績放緩的尷尬處境。
百麗2013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其銷售收入為156 0190 2607億元,同比增長11.25%;凈利21.67億元,同比下滑3.35%。從業績看,鞋類分部業績同比增長6.8%,收入為109.4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增長率下降10%左右。
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百麗選擇以見長的收購擴張逆市突擊,分別于9月8日和8月5日宣布收購龍浩天地與日本巴羅克公司約31.96%股權。
“龍浩天地旗下擁有較充足的男鞋資源,并擁有Timberland的中國區代理權,尤其是旗下的SKAP是我國高端休閑鞋品牌中的**一個國有品牌,填補了百麗在中高端男鞋市場上的不足。”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對時代周報分析說,收購龍浩天地有助于提升百麗國際的市場份額和業務規模,進一步增強其市場實力;在業務上,收購龍浩天地,通過整合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拓寬百麗的客戶源,提升終端銷售額。
而百麗的這次收購也被業內認為是樁“便宜買賣”。有投行預估,龍浩天地的年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8 億元,并且其曾一度被金融資本市場所看好。2008年,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資以2857萬美元入股龍浩天地,用于公司品牌推廣、門店拓展以及向內地三四線城市滲透。
事實上,收購龍浩天地并不是百麗進軍男鞋市場的**步。
早在2007年,百麗便收購了當時中國*具知名度男鞋品牌之一的森達。但百麗在收購森達之后推出了森達女鞋系列,森達的男鞋專業品牌形象逐漸弱化,在國內外男鞋品牌的激烈競爭下慢慢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除了中高端男鞋市場,百麗還把如意算盤打到了女裝市場。8月5日百麗國際發布公告稱,斥資7 .33億購入日本女裝零售企業巴羅克日本31.96%股權,同時擬與巴羅克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進軍服裝及配飾業。
百麗認為,此項投資為集團開拓中國時裝行業提供機會,并預計將增加集團消費市場的覆蓋面。
“百麗現在就是不停地到處收購。”一百麗內部人員向時代周報坦言。但對于近一個月內的兩筆大收購,百麗國際似乎不愿意多做解釋。“我們集團規定不能接受媒體采訪。”當時代周報記者致電百麗集團CEO盛百椒時,其助理如是說。
銷售、利潤均處歷史低位
事實上,在市場環境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百麗的銷售增長和利潤增長都處于歷史低位。
據其2012年年報顯示,其經營溢利僅微增2.6%至54.03億元,為其近5年來增速*為緩慢的一年:其中鞋類銷售額為21045億元,同比增長13.6%,僅為前兩年增幅的二分之一。運動服飾2012年銷售額為118.14億元,同比增長13.5%。但業績利潤率下降2.4個百分點。
頹勢在2013年上半年并未得到緩解。對此,百麗解釋稱,銷售增長率明顯降低,是總體市場形勢疲弱,并非業務競爭力下降所致。
事實也如百麗所言,今年上半年,達芙妮的凈利潤大幅下滑35.68%,同時,開店速度也出現放緩;另一上市女鞋品牌星期六,2013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為8.97億元,同比上升20.86%,但凈利潤同樣沒能避免下滑,同比下降34.78%,存貨10.79億元,較年初增加3318.28萬元。
“現在每次開會,領導都會說‘業績業績業績!’”上述百麗內部人員對時代周報表示,他今年明顯感到公司內部的銷售壓力,每次開會都是圍繞業績說事,一些新員工還會被調去門店做銷售。
在時代周報記者拿到的百麗華南某省內部銷售數據,2013年上半年各月銷售額增幅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2012年上半年該省各月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5%以上,而2013年該省各月銷售總額同比平均增長只有9%左右。
由于百麗旗下品牌均采取直營店銷售模式,銷售增長的放緩或許是由于目前百貨商場渠道客流不旺、市場消費情緒不高所造成的。對此,熱衷擴充店鋪數量的百麗也在今年放慢了節奏,2012年百麗全年新增店鋪1820家,并新增了40多個城市的店鋪覆蓋。而2013年上半年,則僅新增442家店鋪,只相當于去年底店鋪數量的 3.7%。
對此百麗在2013年中報解釋道,開店需要保持一個穩健合理的速度。開店進度過快,在人力資源和管理資源上,都難以得到有效支持,導致新店質量不高,原有店鋪也會受到影響。
線上商城重新發力
除了大環境的壓力,身為女鞋**霸主的百麗,來自電商的壓力也讓其焦頭爛額。
為與電商分得一杯羹,2011年百麗宣布戰略投資2億美元,上馬優購項目,并為此組建了“黃金三角”—從京東挖來的VP(副總裁)徐雷、從凡客挖來的VP張小軍,及百麗國際層面派出的集團元老重臣張學軍。
雖然優購網在創建初發展迅速,快速躋身國內鞋類垂直電商前列。但之后發展乏力,“黃金三角”也有兩位出走,僅剩張學軍堅守陣地。而其他兩個國內鞋類垂直電商巨頭也在經歷陣痛:樂淘網被指裁員九成,并轉型做自有品牌;好樂買在獲得騰訊注資后,未見起色,每況愈下。
“說實話,現在垂直鞋類電商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但相對來說,優購因為有百麗的支持,后期發力會比較明顯,尤其是它現在的流量漲得非常快。”獨立電商分析師陳壽送對時代周報表示,他還說,目前垂直電商由于缺乏核心競爭力,還無法跟京東、天貓等綜合電商相競爭。
優購時尚商城公關部總監王思斌則不這么認為:“除了大而全的綜合電商,垂直電商還是非常需要的,而且百麗本身自身品牌品類就比較多,用戶如果只想買鞋和服裝的話,有這么一個定位的網站,就會非常清晰。”
或鑒于此,“優購網上鞋城”于今年三月改名為“優購時尚商城”,將定位從鞋擴大至時尚百貨類。
王恩銘對時代周報介紹,目前優購時尚商城已與NOVO等品牌達成合作協議,這些品牌將會進駐優購時尚商城并形成資源共享。以后會陸續有更多有影響力的品牌進駐優購,而雙方的合作會比“天貓”的形式更加深入。
優購的新動作不止于此,其于近期宣布將和母公司百麗國際把雙方的業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也就是,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后,百麗在線下約300個城市的18000家店鋪可以實現就近發快遞,線上會比線下優惠10%-15%。這種模式實則早已有眾多品牌試水,包括優衣庫、H&M等快銷品牌。
而“線上線下一體化”卻受到了市場的質疑聲,認為百麗目前的線下銷售渠道已經十分穩定,線上的價格比較或許會擠壓線下銷售原有的利潤空間。對此王思斌對時代周報解釋,“線上線下一體化”需要兩年的時間進行系統整合,等兩年后計劃實施,線上銷售普及度和接受度都會變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