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中國制造?2007年11月3日起,2007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四海論道活動在歐美和亞洲的經濟中心城市展開,這個活動由中國貿促會主辦和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合辦,歷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和經濟年度人物的資深評委走出**,登上國際講壇,向世界宣講中國制造,力挺中國制造,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今天我們就先到四海論道的**站,英國倫敦去看看。
林毅夫:讓你相信中國制造
他是中國經濟學界的傳奇人物,師從諾貝爾獎得主舒爾茨,卻毅然選擇回國,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個從海外歸國的經濟學博士。
他參與成立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不僅確立了中國經濟學教育的國際化準則,還成為中國領導人信任的智庫。
他,就是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資深評委,有著官方智囊稱謂的林毅夫,這位北大朗潤園的園主,以他官方或者半官方智囊的身份影響中國經濟政策整整17年。
而今天,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四海論道首站的講臺上,圍繞“讓你相信中國制造”的主題,林毅夫以“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為題目,用嚴謹的邏輯推斷,預測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強勁態勢。
林毅夫:“China can maintain around 9% growth rate per years, continually for another 2 decades.”
林毅夫教授認為,中國制造作為中國經濟的標志和成果,將會更加深遠地融入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其實,四海論道倫敦站上,除了林毅夫,還有一位中國企業的領軍人物也對中國制造進行了探討,他就是2006年經濟年度人物的獲得者施正榮。施正榮有過長期留學國外的經歷,曾經師從諾貝爾獎得主馬丁格林教授,留學期間就握有10多項太陽能方面的發明專利。但就在六年前,他卻毅然選擇了從澳大利亞回國創業。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施正榮的貢獻。
施正榮:中國制造為世界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站在老牌工業強國英國的講臺上,施正榮博士以“中國制造為世界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為主題,**表達了中國制造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施正榮:“從手電筒、錘子等工具,到時裝、鞋、還有紐扣、打火機,都是中國制造的,所以很重要的是‘中國制造’為全世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
近年來,以施正榮的無錫尚德為旗幟,中國太陽能光伏制造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迅速崛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生產國。施正榮認為,如今的中國制造正在超越傳統的便宜和低端,進入節能、環保、可持續成長的新時代。
施正榮:“在新能源、節能環保、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中國人有能力,而且事實也證明,中國人不會做得比外國人差。”
施正榮希望他們這一代中國新型企業家,能夠向世界展現一種“不一樣的中國制造”。
施正榮:“Now the next I will mention is the new area made in china. we call before we manufactory in china but now we say creating in china.”
施正榮希望向世界展示不一樣的中國制造,確實,中國加入世貿這六年里,中國制造以超常的速度,在世界經濟版圖上不斷刷新著記錄,已經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同樣在2007年,我們也聽到國際社會對中國制造發出疑惑甚至質疑的聲音。這次四海論道中,不少中國企業家都站出來,對這種質疑和不公進行了積*回應。
魏家福:中國制造為美國提供了400多萬個就業機會
早在2001年,中國遠洋(60156 0190 2607行情,股吧)就成為哈佛大學教材的**家中國企業,而今天,魏家福走上了全球**的經濟研究院——沃頓商學院,又成為沃頓商學院講臺上的**位中國國企CEO,他一上臺就拋給了在座的美國人一個問題,設想如果沒有“中國制造”還能生活嗎?估計絕大多數美國人的回答是“NO”。
針對*近美國一些媒體對“中國制造”接連不斷地失實報道,魏家福強調,“中國制造”事實上與美國經濟發展與創造就業機會息息相關。
魏家福:“在過去的5年里,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發展*快的產品出口市場,每年以24%的速度在增長,換言之,近幾年來,‘中國制造’為美國提供了400多萬個就業機會。“
魏家福在演講中也誠懇地表示,“中國制造”的質量并非沒有一點問題,但中國政府已經注意到其深層次的原因,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來提升“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
李東生:要加強中國品牌,自由品牌的建設
面對來自法國各行各業的行業代表,李東生以一個真實的事例表達了中國制造的重要作用,它早已融入了世界各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東生:“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家庭主婦從2005年起,進行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體驗,在一年中,她不使用中國制造的產品,她因此遇到了種種麻煩,咖啡機壞了,就沒有買新的,技術其他地方生產的太貴了,榨汁機壞了,沒法修理,否則就必須使用中國產的刀片,喜歡做木工的丈夫也再買不到工具,因為工具都是中國產的。”
圍繞中國制造如何更快、更好、更積*地融入世界競爭這個話題,李東生認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李東生:“未來的話,中國制造產品應該努力的在產品的這種創新能力的提升,在這一方面,能夠建立起自己更好的競爭力,另外一個方面的話,要加強中國品牌,自由品牌的這種建設。”
從剛才四海論道的演講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面對國際上的一些質疑,中國企業不僅能夠勇敢面對,而且對中國制造的提升和創新,進行了深入思考。作為中國制造的一份子,這些經濟年度人物獲得者對中國制造的未來充滿了希望。濰柴動力(000338行情,股吧)的總裁譚旭光和蘇寧電器(002024行情,股吧)的張近東,就在四海論道的新加坡站和香港站,向聽眾們描繪了他們期待的中國制造。
來源:CCTV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