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少年正在他們地宿舍里等米下鍋。 吃好一點對他們來說就是在清水煮面條里加些白菜。 年紀*小的童工王林:我好想回家!
福州蓋山鎮源鴻皮件制品廠雇傭童工,幾乎沒米下鍋的童工向記者反映,他們--
7個童工**只吃兩斤面
11月10日,福州蓋山鎮葫蘆陣村委會附近一間民房內,7個少年已幾乎沒米下鍋。這7個少年均來自湖北黃石市陽新縣,他們是附近一家名為源鴻皮件制品廠的工人,其中5人是童工,另兩名剛滿16歲,他們是這個工廠中收入*低的一群。“源鴻皮件制品廠”是一個加工皮手套的廠子,實行計件工資制。記者了解到,這些少年,在工廠里是“替補角色”,如果工廠里的老工人能完成訂單的話,這些孩子就在工廠附近的宿舍里呆著沒事,自然也沒有收入。只有到了工廠需要趕工時,他們才會有任務,這時他們常要**十幾個小時泡在車間里沒命地干。為什么在如此低地收入面前,少年們還乖乖地等著為這家工廠打工?
我們實在沒飯吃了
7名少年住在葫蘆陣村一個臟亂不堪的民房里,房間十幾平方米,兼做臥室和廚房。一張臨時搭起的床寬2米,卻要睡5個人,地上鋪了一張單人草席,睡兩個人。少年們對擁擠的住宿環境并不覺得艱苦,他們曾有10個人住一起的經歷。
這些少年中年齡*小的叫王林,一個月后他才滿15歲。他告訴記者,他們屋里原有10個人,因為沒收入,已離開了3個。自今年7月中旬來到這家廠后,有點錢時**能吃兩頓飯,沒錢時**只好吃一頓。進入11月份后,他們幾乎很難有**兩頓飯的“好日子”。“這幾天沒錢了,七個人只能吃兩斤面,其中面條兩元、菜五毛,這是這**的伙食,7個人**的伙食得控制在3元之內。”
旁邊一位過幾天才滿15歲的男孩張海說,他很想家,要是有錢買車票,他早就離開這里了,可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他只好吃同宿舍伙伴的東西。據了解,這群少年7月份開始打工,但直到9月份才領到**份工資——平均每人100多元,這連生活費都不夠,他們只好到處找老鄉,能借多少借多少。一位少年說:“誰借到了錢,大家就一起吃,可是現在連老鄉那里也借不到錢了”。
老板欠了兩個月工資
“老板還拖欠著我們的工錢,我們不敢告他,要不是實在沒飯吃了,我們是不會向記者反映這件事的。”少年們接著道出老板拖欠工資的事。
據他們反映,再過4天,他們在這家手套廠就已整整工作4個月了,但4個月來他們每個人領到的錢還不超過400元,到目前為止,他們僅領到8月份的工資,上個月幾個人實在沒錢吃飯,老板才發一次“善心”,借給每人50元。
“我們領工資的方式是這樣的,9月底領7月的工資,10月底領8月的工資,不管干多久,都至少有兩個月的工資拖欠在老板手里。”年齡較大的張剛說。
童工王林補充說:“即使沒活干,一分錢領不到,我們也不敢回家,沒活干也得呆著。我們每個人都有幾百元工錢在老板手里,老板說了,如果辭工,就按曠工處理,還沒有下發的兩個月工錢就全部沒收。因此我們又舍不得。”
據了解,這些少年們被拖欠的工錢:王林600元,張剛700元,張豪500元,張慶600元……他們告訴記者,如果他們想拿到這些工錢,*快也要等到兩個月以后。而到那個時候,又有新的工錢還拖欠在老板手里。
據了解,這7個少年均來自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帶他們來打工的是他們的老鄉陳剛,他曾經是該廠的車間主任,目前已辭職去廈門。7個少年中,只有2個完成了初中的學業,家里人多,勞動力少,由于生活拮據才外出打工的。當時,介紹他們來此打工的陳剛告訴他們,這里的工廠很缺人,工資一個月有800多元。他們是7月15日到達福州的,當時還“歡天喜地”,誰知是這樣的情況。
當天,記者向勞動部門舉報了“源鴻”使用童工一事,昨日下午3時,福州倉山勞動監察大隊一中隊來到該廠進行調查。
這家工廠的法人代表叫崔學明,執法人員到來時,崔學明不在,工廠里一個叫林云祥的人出面接待。開始時,林云祥自稱是工廠的房東,與工廠無關,拒絕配合檢查。
在執法人員作筆錄時,就在同一個房間里,林云祥和他的父親一起對記者高聲叫罵,并高聲叫囂:“你們再拍,我就砸了你們的機器!”
倉山勞動監察大隊一中隊方隊長告訴記者,該廠雇用未成年人、拖欠工人工資,違反了我國有關法律。根據調查,勞動部門當天向該廠發出詢問通知書,責令其在今日攜工商營業執照、職工花名冊、工資冊到勞動部門接受檢查。對于該廠的行為,勞動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并在兩天內清退所有童工并付清所有拖欠的工資。
方隊長同時告訴記者,根據法律,雇用一名童工,要處以5000元的罰金,待取得這些少年的年齡證據后,將據此對該廠進行處罰。(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