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外媒稱,在發生眾多環境丑聞事件之后,中國人的環保和健康意識在增強。居民對政府施加的重新阻止環境污染的壓力在加大。
據德國《商報》網站9月21日報道,中國居民的消費行為正在發生變化:生物食品不再是新鮮事。現在綠色時裝也受歡迎,例如NEEMIC時裝品牌的綠色時裝。
報道說,受過良好教育和有支付能力的中國中產階層在擴大,他們對綠色設計的需求在增加。瑞士市場生態研究所的中國紡織品專家趙女士說:“在中國,生態時裝是一種巨大的發展趨勢。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關心環境和自己的健康。”
與中國的綠色運動一樣,NEEMIC時裝品牌也還年輕:兩年前,瑞士人漢斯·馬丁·加利克與時裝設計師阿米漢·曾普一起建立了這個生態時裝品牌。這兩位瑞士人有意為其時裝項目選擇了北京,因為中國處在變動之中,首都北京是一個創造性的草地運動場。
加利克原先是熟練的生態農場主,對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一切感興趣。NEEMIC是其在中國實施的眾多綠色項目之一。目前的NEEMIC新款式貨樣只有25%由生態材料組成。因為中國的綠色紡織品市場剛剛形成。但這并沒有阻礙NEEMIC慢慢接近其目標。下一批NEEMIC新款式貨樣可能就有50%由生態材料組成。因為中國的紡織品生產商在慢慢地轉向綠色。
報道稱,現在中國政府豎起了環保大旗,對本國工業也步步緊逼。因為嚴重的環境破壞不僅僅引起民憤,而且也妨礙中國的發展。據世界銀行估計,現在后果費用已經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中國約70%的河流和湖泊受到污染。空氣污染達到*高值。呼吸道疾病和癌癥在不斷增加。每年有近80萬人死于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疾病。
報道指出,現在中國政府用雙重戰略治理環境污染:一方面,中國政府向綠色項目投入約5300億歐元(1歐元約合8.32元人民幣)的巨額資金。另一方面,*近出臺的法律規定允許嚴厲處罰環境污染者,如果案情特別嚴重,那么甚至可以判處死刑。
因此,中國的時裝工業也被迫轉變思想。因為用于肥料、顏料或制革的化學物質使紡織品生產成為*臟的工業之一。此外,中國政府也擔心西方不久可能對非綠色服裝征收關稅。
現在中國的紡織品生產商應該關心水域保護,使用生態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到2015年,回收用纖維占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
瑞士市場生態研究所的趙女士認為,紡織品工業變綠也迎合中國的消費者。在時裝方面,中國的中產階層越來越不受**思想和快時尚的束縛。與此相反,中國的中產階層在選購服裝方面更多地重視個性設計、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根據2011年綠色品牌調查,中國的受調查者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將來會更多地購買綠色產品,比德國有同樣想法的人高出一倍。95%的中國受調查者甚至表示愿意為可持續消費多出錢,在德國只有60%的人表示愿意這樣做。目前主要是缺乏選擇和供應在阻礙中國人變成綠色消費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