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月度零售數據,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2,479億元,增長3.7%。
9月中國零售業增幅9.2%,市場預期10月增幅9.2%。
消費領域10月增長環比放緩主因為*大類別汽車零售同比繼續下滑,而服裝鞋帽、針織紡織品銷售增速環比放緩約5成。
10月份,汽車銷售同比下滑6.4%至3,254億元,而1-10月份亦下滑0.6%至31,323億元。
第三大類別服裝鞋帽、針織紡織品10月銷售同比增幅4.7%至1,216億元,而9月增幅9.0%。10月的低迷表現亦拖累1-10月服裝紡織產品銷售增幅跌至8.4%,前三季度增幅為8.9%。
服裝銷售下滑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消費升級主導下,對該類產品的消費支出占比逐年下滑,中國居民轉而尋求在教育、醫療、健康、旅游等領域支出意愿加大。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價格戰、渠道戰均令服裝行業沒有議價能力,類別CPI長期跑輸整體CPI漲幅,10月中國CPI漲幅2.5%,而衣著類漲幅僅為1.5%,其中服裝CPI漲幅1.6%、鞋類0.7%、加工費用則達4.5%。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冶靜怡解讀2018年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時表示,從同比增速看,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主要是受中秋節假日前移和后期促銷節點較多等因素影響。
如果扣除中秋節假日前移影響,10月份增速與9月份基本持平。另外,從累計增速看,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2%,增速比前三季度小幅放緩0.1個百分點。“
從環比增速看,剔除季節因素,10月份環比增長0.64%,增速比上月提高0.08個百分點。總體來看,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增長。”升級類商品和服務類消費增長較快
冶靜怡同時表示,與消費升級相關商品較快增長。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化妝品類商品同比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高3.4和2.7個百分點。1-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和通訊器材類商品均保持兩位數的較快增長。除此之外,服務類消費需求較為活躍。餐飲市場方面,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速比商品零售額高1.4個百分點;旅游市場方面,據文化和旅游部測算,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超7億人次,同比增長9.4%,國內旅游收入增速超過9%。
盡管限上化妝品類增速高于整體限上單位增速,但是化妝品類別的增速較兩年前高雙位數增長回落明顯。
7月份,化妝品類別增速在自2017年5月以來的雙位數增長連續14個月后戛然而止,7-9月該類別增速分別為7.8%、7.8%和7.7%,而10月份,化妝品類別6.4%的增速,更是創下自2016年8月來26個月來新低,2016年8月,化妝品銷售增速5.8%。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周三的發布會上表示,10月當月由于中秋節假日的前移、今年雙11及雙12電商購物節促銷活動比較集中,居民消費活動受到影響,所以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6%,比上個月回落0.6個百分點。但從累計增速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月累計增長9.2%,和1-9月基本持平,增速比較平穩。
阿里巴巴公布的雙11銷售數據顯示,當日成交額達創紀錄的2,156 0190 2607億元,但約27%增速同時創下該促銷節的歷史新低。
時尚行業研究咨詢投資機構No Agency創始人唐小唐表示,美容業的急劇放緩除前期高基數外,亦顯示消費升級及CPI走高的情況下,主要目標群體在該類別的消費支出占比被動和主動兩方面均開始出現疲軟癥狀。至于服裝紡織行業,他表示,品牌面臨競爭加劇的局面,仍看好在該領域具有更強護城河的公司和品牌,如優衣庫、安踏,甚至森馬在童裝領域的地位。
三大時尚類別中的珠寶類別,10月增速亦放緩至4.7%,9月增速高達11.6%。2018年1-10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70,539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4,141億元,增長26.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5%;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6.1%、22.5%和27.2%,“穿”類別保持增速“永遠”*低態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