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塔拉豆莢的故事
在安第斯山脈,有一種名叫塔拉豆莢的植物。塔拉豆莢碾成粉,可以提取天然鞣酸,廣泛用于皮革鞣制和染色固著劑。從上世紀80年代起,秘魯的塔拉就開始行銷全世界。
在距離塔拉豆莢老家的萬里之外,很多中國的進口商對它青睞有加。原因是這種鞣酸不含色素物質,專門用于生產淡色皮革,不僅能使皮革光亮,還能更加柔軟具有彈性。
中國作為全世界*大的皮革加工地之一,對塔拉粉有巨大的需求。根據秘魯外貿協會的統計,2013年的前8個月,塔拉粉對華出口額達到6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
秘魯外貿協會指出,2006年至2012年間,得益于中秘自貿協定有關關稅減讓政策,秘非傳統農產品對華出口年均增長56%。此外,今年前8個月秘非傳統產品對華出口達2.47億美元,同比增長20%。
中秘自貿協定于2009年簽署,2010年3月1日生效。中秘自貿協定簽署至今,即使經歷了金融危機,在全球貿易不振的大環境下,中秘貿易依然翻了一番。
根據2009年簽署的中秘自貿協定,雙方4000多個稅號中60%以上的產品將立即享受零關稅待遇,相當于中國自秘進口額的85%均不征收關稅,另外30%左右的產品將在5-10年內逐步享受零關稅待遇。在服務、投資等方面,雙方也將相互進一步開放。
中國向秘魯的出口也從自貿協定中獲益匪淺。根據秘魯海關統計數據,2013年1-11月秘魯進口額為34.60億美元,中國是秘魯主要進口來源國,自中國進口額占其進口總額將近五分之一,比秘魯的鄰居巴西、厄瓜多爾、墨西哥加起來還要多。
在拉美,中國還分別在2005年與2010年先后與智利和哥斯達黎加簽署了自貿協定。
美洲對話組織的顧問索爾丹總結道,中秘貿易的內容在中拉貿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拉美提供給中國的產品絕大部分是原材料,而從中國進口的多是附加值較高的工業制成品。
“雖然有些領域受到了"中國制造"的影響,比如說發起反傾銷調查的秘魯紡織業和制衣業,但整體來說是樂觀的。自貿協定簽署后,拉美對華出口產品的多樣化帶動了貿易的發展,特別是農業,并且激發了旅游業的潛力。”
蓬勃發展的貿易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曾撰文指出,我國企業可以利用中秘自貿協定擴大對秘魯和南美市場的出口,擴大市場占有率。特別是我國的輕工、電子、家電、機械、汽車、化工、蔬菜、水果等眾多產品等進入秘方市場,將更具競爭力。
而中國企業和消費能在更優惠的條件下獲得秘魯飼料用魚粉、水產品、銅、鉛、鋅、鐵等礦產品。
根據秘魯外貿協會的統計,2013年1-8月,葡萄產品、海帶、塔拉粉和大白玉米的對華出口接近6000萬美元。
秘魯駐華大使古鐵雷斯對于出口水果和蔬菜抱有更大希望。“我了解到這里的牛油果非常貴,也許秘魯的牛油果進入中國市場后,情況會發生變化,牛油果沙拉在中國就會很普遍了,”古鐵雷斯還介紹說,產自秘魯的蘆筍也將引入中國人的餐桌。
在中國進口的秘魯產品中,有一種名叫皮斯科(Pisco)的燒酒,被視為秘魯“國酒”,在協定地理標志特殊保護下進入我國。但是皮斯科不僅秘魯有,智利也有。喝哪一國的皮斯科,已經在拉美成了有名的燒酒之爭,如今這戰場,已經搬到中國。
2005年,中國與智利簽署了自貿協定,包括皮斯科在內的各種智利酒逐漸進入中國。在智利,一瓶普通的葡萄酒和一個漢堡的價錢差不多,價廉物美是智利酒業的招牌。
智利葡萄酒協會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今,智利向中國出口的葡萄酒在數量和銷售額上都實現了超過25%的增長。根據中智自貿協定,中國對智利產品的關稅逐年降低,2013年葡萄酒關稅已經降到2.8%,到2015年智利葡萄酒關稅將降低為零。
智利不僅僅是葡萄酒大國,更是銅出口大國。自2006年中智自貿協定生效后,2012年智利銅出口的80%都賣到了中國,總值超過156 0190 2607億美元,而根據智利冶金和機械制造行業協會2013年報告,中國已成為智利冶金和機械產品主要進口來源國。
在非礦業出口領域,以智利駐華大使施密特*得意的水果出口為例,從2005年至2012年增長了83%,*主要的藍莓和櫻桃。在自貿協定簽署前,食品在智利對華出口中只占1% 或2%,而現在是12%左右。
去年智利的食品對華出口達到了23億美元,包括水果、葡萄酒、鮭魚、豬肉等。今年,由于豬肉出口的大幅度增長,食品大概能達到28億到30億美元,占總出口的18%,這是一個重要的進展。當前,智利是享有**順差的。
中國的水果市場還引來了哥斯達黎加的注意。哥斯達黎加是世界上*大的菠蘿出口國。“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從哥斯達黎加進口商品。大多數人不知道,其實中國市場上一些果汁飲料,用的就是哥斯達黎加的水果,” 哥斯達黎加對外貿易協會駐華總代表何塞·羅德里格斯說。
哥斯達黎加外貿部長岡薩雷斯介紹說,*近十年中哥貿易翻了11倍。自2011年自貿協定生效以來,雙邊貿易開始多元化。目前哥對華出口產品多為高附加值產品,集成電路和微電子設備占哥對華出口總額78%。
自貿協議的升級
岡薩雷斯還表示,借著電子產品出口的優勢,哥斯達黎加正在推動相關投資項目,其中包括建立經濟特區以吸引中國投資,生產加工芯片等高附加值產品。
2006年,中國對哥斯達黎加直接投資額(包括設立企業)僅為40萬美元。2007年兩國建交后投資額開始增長,2012年達480萬美元,同比增長400%,占哥吸收外資總額0.2%。
和哥斯達黎加的情況有所不同,在智利,中國的投資并沒有隨著貿易而急劇增加。
智利外交部經濟總司2013年12月公布的*近對外貿易報告統計,2013年前三季度,中智雙邊貿易總額達248億美元,同比增長7%。相比貿易數字,投資只有不到20億美元。智利駐華大使施密特說,雖然中國對智利投資沒有大跨步式的增長,但實際上投資也呈增長趨勢。“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局?!?/p>
兩國之間“自貿體系的搭建工作已全部完成”,智利外交部長莫雷諾說,該協定有30項條款及5個附件,涉及兩國投資促進和保護相關事項,將為改善投資環境、擴大相互投資提供更大便利。
2012年,中智簽署了《中智自由貿易協定關于投資的補充協定》,這是自2006年中智自貿協定生效以來,兩國自貿區建成的*后一個文件。
在秘魯,塔拉豆莢的故事也沒有結束。塔拉樹吸引了越來越多中國投資者的目光。2013年6月秘魯的出口商在北京展示了秘魯安第斯區域富有特色的七種產品,塔拉樹就是其中的一種。塞拉進出口公司負責人說,中國投資者對此非常“有興趣”。
中國-拉丁美洲項目的負責人邁耶斯認為,作為原材料的出口國,秘魯和其他拉美國家都在呼吁中國增加投資,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通訊和信息科技領域,以此來實現出口的多樣化和改善經濟發展的前景。而中國以行動回應了拉美國家的主張。中國與泛美開發銀行一道,通過與區域組織的合作,增強伙伴關系,以分配投資和促進貿易的平衡。
邁耶斯提到,中國進出口銀行與泛美開發銀行共同設立了一個將近20億美元的基金,用于向拉美的廣泛領域投資。同樣,中國和秘魯間的自貿協定也將有助于促進中國向秘魯的通訊、電力、銀行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
小資料
中國-拉美三國自貿協議
中國在拉丁美洲與三個國家簽訂了自貿協議。2005年,中國與智利簽署了自貿協定。2009年,中秘自貿協定簽署。2010年,中國又與哥斯達黎加簽署了自貿協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