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雙城暗戰中的夾縫求生
2006年,海寧桐鄉兩地皮革業開始“暗戰雙城”。
在兩個皮革城,一樓鞋業、二樓箱包、三樓皮衣皮草,同樣的功能設置與類似的店面裝修風格讓人很難分清這對“孿生兄弟”。相關消息稱,海寧皮革城80%的皮料來自桐鄉,而桐鄉皮革城60%的經營戶來自海寧。
一個細節是,海寧桐鄉兩地安置在滬杭高速主干道兩邊的戶外廣告牌,一度因“雙城暗戰”而被提價到15萬元/塊。
兩位皮革大哥“掐架”,其中紛爭卻給做配套的崇福帶來利好。黃榮發稱,崇福的皮草企業就是從給海寧皮衣做配套起步的。“崇福人晚上制作皮衣上的毛條配飾,清早用摩托車拉到海寧皮貨市場賣掉,由此在資金和技術上不斷積累,繁育出今天大大小小1100多家皮草企業。”
相關公開資料表明,崇福鎮共有皮草企業近156 0190 2607家,在過去的2008年,實現皮草工業總產值74億元,皮草成交量占全球的20%,在崇福地區,四成以上企業以皮草業作為安身立命之本。
但崇福同樣遭遇著類似海寧一樣的煩惱——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南端,來自余姚裘皮城的“威脅“在跨海大橋開通后日漸形成,一業內人士稱,跨海大橋開通后,余姚裘皮城或多或少分流了崇福的部分上海客戶。
此外,上海曹安、江蘇無錫也都在興建類似的皮革市場。崇福鎮黨委書記主任羅永良稱,市場一旦被“克隆”,挑戰者的出現就在所難免,這就需要企業改變思路,尋求突圍。
奢侈品轉戰國內平民市場
此前專注于D&G、Prada等世界品牌貼牌業務的浙江中輝皮草有限公司在今年把部分業務轉向國內市場。
該公司董事長胡建中回憶,“春節時碰到一個山西煤老板,坐飛機到上海轉車到他們崇福門店買衣服,1萬元一件的裘皮大衣買走了十幾件。”
這似乎是一個企業轉型的信號,此前以外貿為主的崇福皮草,在經歷金融危機以后,不約而同地開始轉向內銷。
在日前開展的中國崇福皮草博覽會上,羅永良稱,崇福皮草正在從奢侈消費品向大眾化的時尚消費品轉型。
同為崇福皮毛協會副會長的胡建中稱,用買羽絨衣的錢去買裘皮大衣,是不是很有吸引力?此前,中輝皮草還做過幾十萬的裘皮大衣,一度成為崇福皮草在國際奢侈品市場的風向標。
崇福皮毛協會會長陸榮坤稱,一件水貂皮的服裝,出廠價一兩萬元,到商場或許賣四五萬元,雖然利潤空間大,但是消費得起的畢竟不多。但一般的兔皮服裝,出廠價只需要幾百元,普通的消費者也能買得起,這個市場就大了。
2008年,中輝皮草銷售額達到2.2億元,其中外貿份額占據半壁江山。胡建中稱,今年的外貿份額肯定會降,但國內的銷售額已經在增加了。
在胡的計劃中,今年將在國內主要城市開20家門店——當然,主要城市門店裘衣的價格,將比在崇福門店高出很多。
羅永良稱,當別的產業都在謀求轉型升級的時候,崇福皮草業卻在做“轉型降級”的文章,“降級”也是產品結構調整的一種方式,過去崇福皮草只走高端路線,是“一條腿走路”,這次金融風暴讓他們學會了“兩條腿走路”。
臨杭經濟的產業形態調整
事實上,在崇福還有一個原皮市場,盡管年交易額有20多億,但只能滿足崇福鎮里皮草企業的部分需求。業內人士稱,桐鄉、海寧兩地很多皮革企業,仍要去河北、內蒙古、寧夏等地收集原材料,如果能興辦一個大規模的原皮市場,就能大大降低兩地皮革企業的成本,市場也肯定能興旺。
一個背景是,已被納入杭州都市經濟圈的崇福,將加強區域產業的前向、后向聯系,有助于豐富崇福乃至整個桐鄉的產業形態。
此前,桐鄉市委書記費建文表示,“杭州都市經濟圈給我們帶來了機遇,通過接受杭州產業‘退二進三’所帶來有競爭力的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大型制造企業調整產業格局,同時充分發揮毛衫、皮革、家紡布藝等傳統特色產業聚集度高的優勢,做大做強做優現有特色產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