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可以說李寧是“中國的耐克(Nike)”嗎?其實不盡然。如果鞋企李寧(Li Ning)因循當前的發展軌跡,它與耐克的相似點就將止于那個與耐克相似的商標。
由體操運動員李寧創立的同名運動鞋服產品制造零售商總部位于北京,在2002年至2009年之間,公司營收增加了9倍,每股收益增長了10倍。然而,到去年1月鞋業品牌李寧在耐克的大本營——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開設**家美國零售店時,這種發展定式的弊端開始顯現無疑。
鞋企李寧打造了中國*大的運動品牌銷售網絡,擁有7748家零售店鋪,但其中只有474家由李寧公司直接管理,其余的店鋪中有60%由約2000家缺乏經驗的零售商運營,他們不愿意降價清空過季存貨,因此留給新款高價產品的空間很少。去年6月,訂單疲軟問題始終未能解決的李寧對商標進行了輕微改動,并推出了新口號:“Make the change”(讓改變發生)。可是這一切并沒有讓形勢好轉。
對于投資者,他們不只拋售李寧(自那以來股價已下跌42%),也拋售存在類似分銷問題的其他制造商和零售商,如安踏(Anta)、特步(Xtep)和361度(361 Degrees)等。在此期間**上漲的中國運動鞋服類股票是寶勝(Pou Sheng),其股價上漲了37%。寶勝是一家純零售商,經銷耐克、阿迪達斯(adidas)、銳步(Reebok)和彪馬(puma)等品牌的大型零售店。
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能向偏愛的特許經銷商再出讓幾個百分點的批發折扣,鞋業品牌李寧或許能在未來兩年對國內分銷網絡進行合理化改革的同時保住市場份額。但國際鞋業巨頭耐克也會在輕松成為其*盈利市場的中國大舉投資。與此同時,瑞信(Credit Suisse)有關中國運動鞋服消費的數據顯示了李寧面臨的挑戰難度。當家庭月收入超過7000元人民幣(合1000美元)時,中國消費者的偏好便會從國內品牌轉向國外品牌。和其它大額消費品一樣,在運動鞋和運動背心市場,中國那些想要成為全球**的企業似乎還遠未征服本土市場,更不用說其它國家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