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2013年4月15日,深圳灰霾嚴重,能見度很低。 記者軒慧 攝 資料圖片
珠三角城市群灰霾天多出現在秋冬季 12月尤甚 多地頻發預警
9市同處珠江口 區域輸送彼此影響 空氣治理聯防聯控迫在眉睫
南粵觀察霧霾(上)
新年剛到,霧霾緊跟著就來了。廣州氣象臺在1月3日6時35分發布了今年**個灰霾黃色預警信號。而且氣象臺預計,霧霾還會糾纏廣東一段時間。
“世界上*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北京街頭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咱們去賣口罩吧,一定能賺好多錢!”“賺啥!誰能看見你賣口罩!”京津冀地區近年來持續的霧霾天氣一度引得大量諸如此類的段子廣泛流傳。
然而,就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12月,從東北到華北、到長三角,再到珠三角,在鋪天蓋地般的霧霾中鮮有大城市能夠幸免。走在大街上,看看越來越多的“口罩君”,你就會明白,就算身處南國海濱,同樣無法抵抗霧霾的侵襲。
霧霾,在這個冬天里以無可抵御的力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然而“霾”這個可恨的怪物,顯然不是冬天才出現,它一直埋伏在我們身邊,只要有合適的氣象條件,它就會出來肆虐。
什么時候灰霾*重?
綜合統計來看,不難發現灰霾*容易出現在秋冬季節。氣象專家用“鍋蓋說”解釋了這一現象。
什么季節灰霾*嚴重?大約在冬季
2013年12月的灰霾天給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往這個季節也有灰霾發生,但肯定沒有今年這么嚴重。”在江門市民李先生的眼里,今年灰霾天給他的印象主要呈現兩點:天數多,程度重。李先生說,他隱約記得這種灰霾天氣在10月就開始出現,總感覺天空是灰蒙蒙的。
進入12月,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珠海等珠三角9市相繼發布灰霾天氣預警信號。記者了解到,截至12月25日,去年年中山共發布6次灰霾黃色預警,其中1月3次、2月1次、12月2次。地處珠江東岸的深圳也遭遇了同樣的事情。
深圳市氣象局發布的灰霾預警顯示,截至去年12月26日,1月13日、4月15日、9月23日、12月10日,深圳共發布4次灰霾預警,其中有3次是發布于秋冬季節。另外,從近20年的氣候統計數據來看,深圳出現灰霾天數*多的月份就是12月和1月,這兩個月平均每月有14天出現灰霾。
根據省氣候與農業氣象中心對灰霾的季節性進行分析發現,從156 0190 2607年到2002年40多年間,廣州灰霾天數*多的是12月份,平均達到5.9天,并且秋冬兩季占全年灰霾天數的70%以上。
肇慶的數據卻有些特殊,據肇慶市氣象部門統計,2013年,肇慶灰霾天氣達到144天。其中*嚴重的灰霾天氣出現在4月,為21天,其次發生在1月份和5月份,分別為19天和17天,并且從12月8日23時開始連續5天發布灰霾預警。從今年的數據來看,肇慶的灰霾天在春夏之交的季節也較多出現。
綜合統計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灰霾*容易出現在秋冬季節。
為什么是冬季?都是“鍋蓋”惹的禍
在談到為何灰霾天在秋冬兩季頻發,珠三角各地區都表達了相似的觀點——“鍋蓋”說。
東莞市氣象臺臺長黃鋒介紹,東莞的霧霾天氣*容易出現在10到12月份,這一段時間東莞晴天持續時間很長,風很少,城市里大樓越建越高,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于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同時,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這種高空的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制,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導致出現灰霾。”黃鋒介紹。
而中山市氣象臺相關負責人則以去年12月8日中山發生的霧霾為例,其表示當日8時至9時,中山市的風速不到1米/秒,低于1級,到下午風速1~2級左右。從氣象角度看,此次灰霾天氣產生的原因為大氣層穩定。“你可以想象成一個大鍋蓋罩住了中山,污染物都無法擴散出去。”該負責人表示。
肇慶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在談到去年12月11日至12日,PM2.5出現中度到重度污染的情況時解釋,在靜風、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下,天氣系統層結穩定,局地污染物和從外部輸送的污染物容易累積,難以稀釋擴散,因而相比其他城市,灰霾可能更嚴重,持續時間可能更長。
哪里的灰霾*嚴重?
去年8月,省環保廳首次公布珠三角九城一區(順德區)空氣質量狀況月報及排名情況,截至11月,從排名情況看,佛山、順德、江門、肇慶比較靠后。珠三角城市群要根治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城市群之間的合作必不可少。
灰霾多否?這也要看“地段”
城市的空氣質量的好壞,除了受本地污染物影響外,還與當地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環境也有關系。
從省環保廳公布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數據來看,珠海和惠州兩市空氣質量排名靠前。珠海位于珠三角南部,瀕臨南海,地形呈東西長,南北短,海陸風資源豐富,而海陸風對空氣起到較好的凈化作用。另外在夏季,珠海市盛行偏東和東南氣流,由海上過來的氣流,所含污染物少,同時會帶來降雨,可以凈化空氣。惠州的地域環境也有優勢,地處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丘陵和臺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集中在北部,中部為面積廣闊的東江沿岸平原。而惠州冬季吹東北風,夏季吹東南風,風力較大有利于污染物疏散。
廣東省氣象局首席專家吳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珠海和惠州相比,肇慶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則不太利于污染物的擴散,盡管境內的重污染類工業企業不多,但肇慶的灰霾天數和PM2.5的數據一直在增加。這主要與肇慶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很大關系,肇慶境內三面環山,屬典型的山谷“口袋”地形特征。在靜風、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下,局地污染物和從外部輸送的污染物容易累積,灰霾可能更嚴重,持續時間可能更長。
怎么治理?“九兄弟”誰也別想獨善其身
吳兌分析說,城市空氣質量變差,灰霾多發,70%~80%都是由本地污染造成的,城市間的相互影響只占10%~20%。
但談到珠海時,吳兌饒有興趣地告訴記者,從監測數據上來看,珠海的空氣質量東西兩地分化明顯。也就是說珠海東部的空氣質量*好,而西部斗門則*差。他進一步解釋到,珠三角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在風力的作用下空氣污染物也可能會在珠江口西側堆積,不利于污染物擴散。而珠海西部斗門地區靠近工業園區,并且從清遠、佛山、三水、順德、新會、斗門產生的空氣污染物會隨著風向堆積在該區域,從而造成珠海西部斗門地區的空氣質量*差。
另外,中山市氣象局也一再強調,由于中山處于珠三角中部偏西地區,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春冬季節受東北風的影響,受上游其他城市大氣污染的影響,部分大氣污染物移動至中山地區,并在中山地區形成二次污染物,造成中山市大氣污染物濃度偏高。而廣東省環境保護大氣環境首席專家鐘流舉分析,去年10月至今年9月的數據顯示,由于中山空氣質量容易受到二次反應生成、區域輸送和天氣條件影響,相對而言,9月至次年3月中山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差。
因此,面對灰霾天,要想標本兼治,珠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城市群之間的合作必不可少。
老百姓說
一到灰霾天 嗓子就難受
市民:
咳嗽一月多難痊愈
從去年11月開始,佛山市民李先生就一直備受咳嗽的煎熬。“每天出門,明顯能感覺到嗓子不舒服,晚上睡覺時咳嗽尤其嚴重。”反反復復咳了一個多月,接受了中醫和西醫等各種治療,李先生的病情才逐漸好轉。
自從出現連續不斷的霧霾天,李先生還暫停了自己的鍛煉計劃,能少出門就少出門。“連上下班都要戴口罩,更別說鍛煉了,現在都盡量選擇在戶內做做運動而已。”李先生說。
醫生:
呼吸科門診量激增
像李先生這樣備受呼吸系統疾病“折磨”的患者,今年在佛山猛增不少。記者從佛山市第二醫院獲悉,2012年佛山市第二醫院呼吸科的門診量為6154人,但2013年,截至12月25日,門診量暴增至32774人,數據竟達到2012年五倍之多。
呼吸系統患者數量猛增并非只有一家醫院,佛山中醫院2013年呼吸道疾病也比2012年增加了不少,與呼吸系統疾病相關的科室門診量都出現“直線上升”。其中呼吸內科門診量比2012年增加1.7%,住院增加了14%。以呼吸疾病為主的兒童門診量比去年增加19%;耳鼻喉門診量也比去年增加了7.6%。
據江門中心醫院呼吸二區主任黃艷芬介紹,盡管沒有具體的患者數據統計,但明顯感覺病人多了很多。對于灰霾給市民帶來的危害,黃艷芬認為,這兩年變得越來越厲害。
“過去接診的重癥肺炎病人,一年也就二三例”。黃艷芬介紹,這兩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的患者越來越多,其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也出現急性加重的癥狀,而對于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其急性發病也不斷增多。
誰在我們身邊吐霾?
PM2.5主要來自三源:能源排放、工業源、交通源
污染哪里來?當推“三大惡”
討論灰霾始終繞不過PM2.5,用吳兌的話來說,它們兩者是因果關系。毋庸置疑,PM2.5超標,大都是由本地污染造成。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放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等都是PM2.5的組成部分。
那么珠三角地區PM2.5主要來源是什么呢?吳兌表示,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珠三角各地的PM2.5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能源排放、工業爐窖(工業源)、機動車(交通源),它們各占22%~25%左右,三者相加約占70%~80%,其次則為揚塵、餐飲、溶劑等成分。
說到治灰霾,各有各的痛
對廣州而言,能源結構不合理,煤炭使用量過大一直被認為是廣州灰霾天的元兇。據介紹,廣州目前8個電廠中有7個在燒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也曾表示,廣州的PM2.5來源中,除了數量龐大的機動車排放外,發電廠是*重要的固定排放源,發電廠的PM2.5排放量占廣州PM2.5來源的20%。另外,吳兌認為VOC排放過量是廣州灰霾天的獨特成因。
東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東莞的情況比較特殊,家具和制鞋行業特別集中,因此VOC排放量比較大。”根據初步分析,東莞的PM2.5污染物主要來源于電廠、工業鍋爐、揮發性有機物氣體、機動車尾氣和揚塵等,其中機動車尾氣對PM2.5的貢獻率大概占2~3成。
而深圳機動車保有量增速大大超過預期,年均增速高達15%,至今年9月已超過240萬輛。
對肇慶而言,工業企業特別是陶瓷、水泥行業消耗煤炭等能源大幅增加,機動車尾氣排放量上升,工地揚塵二次污染未能及時消除等因素致使肇慶空氣質量不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