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今年1~11月,越南運動鞋產值同比增長20.2%,中國規模以上皮鞋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3.4%
隨著全球經濟回暖帶動訂單增多,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越南鞋業發展迅速,運動鞋產值增速直追全球*大制鞋國中國。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越南制鞋業在短時間內依然難以趕上中國的水平。
越南統計總局*新數據顯示,今年1~11月,越南運動鞋產值同比增長20.2%,高于越南工業生產平均增長水平。而據中國皮革協會昨日公布的數據,2010年1~10月,中國規模以上皮鞋企業工業總產值2872億元,同比增長23.4%。
東莞一家臺資鞋企老總藍玄圃昨日接受《**財經日報》采訪時談到,全球運動鞋大量訂單都掌握在臺商手中,*近幾年臺商明顯在往東南亞等地區轉移,這主要是耐克、阿迪達斯等客戶要求,廠商不能過于集中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要分散經營,越南運動鞋訂單增長很快,現在產能也逐漸逼近飽和,運動鞋訂單又開始快速轉向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家,估計越南運動鞋產能增長后勁乏力。
不過,藍玄圃也不看好中國制鞋業,他認為,高漲的勞動力成本以及波動的匯率造成中國鞋競爭力被削弱,東莞制鞋工人平均月薪基本在2000元以上,該公司今年來工資成本上漲30%,一年忙下來卻賺不到錢,周邊已有鞋廠關閉,估計將會陸續有一批鞋廠關閉或轉移,現已出現這種苗頭。但情況應該沒上一輪倒閉潮那么糟糕,畢竟不少企業通過轉型升級,適應環境能力已超過之前。
從上世紀90年代起,臺灣地區制鞋業大規模往大陸轉移,廣州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便是其中一員,將工廠全部從臺灣地區轉移到廣州。高峰時期,他在廣州的鞋廠曾一度達到2萬名員工左右,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工人一減再減,目前只剩下6000人左右,今年訂單快速回暖,但吳振昌卻依然保持原有的生產規模而沒有擴招工人,曾有消息稱他已在悄悄轉移部分生產線。吳振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否認,他稱因利潤下滑所以才謹慎接單,不愿意盲目再擴大生產,僅人民幣升值就吃掉了2%的利潤,與東南亞的制鞋企業相比,中國鞋企成本競爭優勢越來越弱。
吳振昌坦言,他比較看好東南亞制鞋業,現在東南亞運動鞋生產配套不斷完善,加上今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鞋材從中國出口到東盟享受免關稅,而東南亞鞋產品也可享受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他不排除到東南亞設廠的可能性。
目前東莞已有部分外資鞋廠將生產線轉移。東莞市誠封機械有限公司業務主任陳哲揚反映,該企業10多年前隨著臺灣鞋企轉移到東莞時,客戶基本上是代工出口的外資鞋廠,而現在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加上招不到工人,不少從事外銷的外資鞋廠加速往內陸和東南亞遷移,外資鞋廠向該企業購買設備有所下滑,現占該企業銷售總額不到一半。[next]
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前不久剛從越南考察回來,他昨日就告訴記者,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運動鞋巨頭要求合作鞋廠將出口歐洲的部分運動鞋生產線設在越南,主要是因為關稅比從中國出口便宜。這幾年來出口歐洲的外資鞋廠有些往東南亞轉移,但中國本土鞋企往越南轉移不明顯,何況越南現在也遭遇缺工等問題。
“前幾年,越南鞋企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近年來因為缺工向河內地區轉移,現在越南的勞動力成本也在逐漸上漲,工人月薪達到1000多元人民幣,與珠三角地區相差幾百元。”李鵬說,雖然越南勞動力成本相對便宜些,但越南制鞋業在生產技術、配套以及工人熟練程度等方面暫時還無法趕上中國,基本上還是以生產運動鞋為主,而工序、設計等相對復雜的女鞋訂單一下子還很難轉移到東南亞國家。
東莞華宏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小平談到,是否轉移東南亞應該從企業發展方向考慮,而不能僅考慮到勞動力成本因素,靠轉移來降低成本始終不是長遠之計,該企業主要從事女鞋,通過設計創新可以消化掉上漲的勞動力成本。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