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經濟盡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紡織、玩具、服裝、鞋帽、家具、食品等傳統制造業該如何發展?如何讓“中國制造”從國際產業鏈中的低端走向高端?如何創造出中國的“芭比”?成了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經濟轉型不能拋棄傳統產業
“一提到轉型,就以為是發展高科技,鞋帽、服裝、玩具等傳統產業都要丟掉。這是錯誤的觀念。中國有自己的高端人才,但是中國70%的勞動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都往高端、新興產業轉移,這些人干什么?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怎么解決?”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工商聯副主席沈雯認為,中國經濟轉型是大勢所趨,發展高端先進制造業也是未來的長期戰略,但這并不代表我國已不需要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未來10到20年,中國還將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中國內地每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2400萬人,按城市化率計算,農村轉移城市的就業人口年均凈增1000萬。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世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金建華認為不少低端制造業關系著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解決了大量就業,一些老品牌也承載著許多市民的記憶。“經濟轉型并不是不要低端制造業,從某種意義上說,要淘汰的不是產業本身,而是產業內部的低端產品,要逐步讓位于承載著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的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
制鞋制衣也能成為高端產業
“意大利是奢侈品生產大國,標有‘MadeinItaly(意大利制造)’的衣服、皮鞋等,總能比同類產品價位高出許多。為什么?因為堅持立足傳統產業又不斷創新,強調將*新科技與傳統工藝相融合。”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說,“國外**的西裝品牌商做一件西裝,要100多道工序,采用先進技術研發舒適環保的面料,不斷改革配料、輔料,做出來的東西能不好嗎?這就是給我們傳統制造業*大的啟發。”
我國一些***企業已開始新的探索和嘗試。如北京有家鞋業公司,把老北京文化融入產品價值中,一雙布鞋賣到幾百元,農民為其配套納鞋底,也能掙到20-30元/雙的手工費。上海的回力鞋借鑒進口品牌的運作模式:公司掌握設計、品牌、技術和營銷網絡,生產則交給質量過關、成本較低的外地制鞋廠。公司已準備在一兩年內進駐徐家匯、淮海路、南京路等一線百貨店。“這符合上海產業轉移的方向。上海一些低端制造業的轉型可以朝‘兩頭’延伸——朝研發和售后服務延伸,把生產制造逐步轉移到外地。”全國工商聯常委、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說。
“無論是低端產業,還是高端產業,自主創新永遠是產業發展的引擎。”周漢民認為,低端制造業升級換代要把握三個市場規律:需求是可以創造的;消費群體有明確的分層;目標市場必須有商業價值。
提升附加值實現“華麗轉身”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總工藝師李斌說,市場需求將引導低端制造業優勝劣汰,自然重組。那些無法跟上產業升級浪潮的小制造企業,只能被淘汰。
實際上,在傳統產業中上有很多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中國企業尚難涉足,多靠進口。這其實給低端制造業不斷升級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各種低端制造業企業要想生存下來,只能加大研發力度,增加產品附加值。
李斌認為,傳統行業的內涵不斷演進,其低端高端之分,隨著技術發展,逐步變化。以液壓件行業為例,如果企業僅僅生產一些基礎零部件和簡單軸承,就只能徘徊于低端制造業。隨著一系列自主研發和持續創新,若能掌握大型軸承、基礎關鍵部件的生產,并慢慢擺脫進口,就能扼住該行業高端制造的龍頭,完成產業調整的“華麗轉身”。
在此過程中,傳統低端制造業吸收的密集型勞動力,必須跟上產業轉換的步伐,提高技術素養。李斌建議,加大工人職業培訓力度,企業每年按比例予以固定投入。傳統低端勞動力的培養和升級可以與上海創新型的終身教育相結合,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讓傳統產業職工求學有門,讓更多高素質的職校畢業生源源不斷補充到制造業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