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面對大量廉價中國進口鞋類產品所帶來的挑戰之外,墨西哥的鞋類行業還面臨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墨西哥聯邦政府并未遵守其在大約三年前簽訂的旨在援助鞋類行業的一項“提升競爭力協議”。
由拉丁美洲行業協會(AILA)所支持的墨西哥各大公司已經要求墨西哥政府對該國鞋類行業提供保護,并遵守其所簽訂的提升競爭力及關稅協定。瓜納華托州鞋業商會(CICEG)主席Armando Martín Due?as稱,鞋業將會發起一項大型的示威游行,并提議應成立一個地區聯盟以便和中國進行談判。
拉丁美洲行業協會會長以及副會長Martín Due?as, Henry Kronfle及Ismael Plascencia Nu?ez等人,以及巴希奧地區行業商會聯盟(CONCAMIN)主席Emilio Cano Barragán已召開了媒體會議,以表明其關于墨西哥鞋業目前所面臨形勢的立場。
由于墨西哥政府從2011年12月11日將廢除針對中國進口鞋類產品的進口關稅,墨西哥鞋業提起了該行業跟墨西哥聯邦政府經濟與財政部長所簽訂的“提升競爭力協議”,抱怨稱,迄今為止政府并未兌現其關于該協議的承諾。與此同時,他們還呼吁成立一個拉丁美洲聯合集團,以面對中國鞋類行業憑借其目前的生產方式和商業化手段而對墨西哥鞋類行業所造成的威脅。
上述將會成為8月25-26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拉丁美洲鞋業論壇的中心議題之一。
在8月10日于萊昂舉行的媒體會當中,Armando Martín Due?as表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成立一個業內統一戰線來應對目前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困境。 瓜納華托州鞋業商會會長強調稱,其商會將會優先采取法律行動來保護萊昂市的傳統皮革和鞋類行業,直到墨西哥聯邦政府做出相應的回應為止。皮革、鞋類及配飾行業還將一項大型示威游行提上了議程,以便為其訴求提供支持。
拉丁美洲行業協會會長Henry Kronfle也出席了該媒體會,且正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考察以了解工業部門目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他提出稱,為了應對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目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有必要在公共部門和私有部門之間成立各種聯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國家發展。他說,競爭的本質在于合作和互補,只有這樣各個公司才能通過各種有產出的項目來對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Kronfle 表示,微小型企業才是國民經濟的引擎,目前拉丁美洲的制造業企業至少存在10%的數量缺口,這意味著工業部門損失了20%的就業。
他繼續表示,某些國家的鞋類行業目前正因為中國鞋類產品進口而飽受不正當競爭之苦,因此,他們正在策劃成立一個地區統一戰線來應對來自亞洲市場的競爭。他同時還表示支持墨西哥鞋業維持針對中國進口鞋類產品的關稅。
Kronfle指出“目前的形勢非常棘手,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阿根廷舉行了企業家會議,巴西方面提出的建議是(拉美各國)與中國之間的談判不能只限于國家和國家。他們建議簽訂一份更加廣泛的協定,例如墨西哥目前和智利、哥倫比亞和秘魯,以及整個拉丁美洲內部的協定,如此才能夠成立一個統一戰線來應對亞洲經濟體(尤其是中國)的挑戰”。
Kronfle*后說,他全力支持鞋業生產商,并呼吁墨西哥政府兌現其跟鞋業簽訂的各種協議。
拉丁美洲行業協會副會長Ismael Plascencia Nú?ez提到了鞋業在2008和2009年與墨西哥政府簽訂的各種協議,這些協議中提到“政府部門各代表將致力于降低各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各種行政費用,以便提升該行業的競爭力”,而事實上政府根本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鞋類企業的競爭力會持續下降。
Plascencia Nu?ez強調,這些簽訂的協議并非專門針對鞋類行業而是針對整個工業部門,而聯邦政府并未履行在協議文件中提出的承諾。真實的情況是政府降低了進口關稅而非行政費用,而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簽訂的協議。
巴希奧地區行業商會聯盟主席Emilio Cano Barragán提出,必須敦促聯邦政府遵守其未兌現的承諾。他說“要知道這并非僅僅是皮革、鞋類和配飾行業跟聯邦政府之間的問題,而是牽涉到墨西哥所有工業部門的問題。”
Cano Barragán表示支持鞋類行業,并稱將準備幫助解決萊昂地區的就業流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