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與三年前相比,產業面臨更嚴重的困境。企業應對乏術,“世界工廠”模式或將走到盡頭。在“天下牛仔三分有其一”的廣州新塘牛仔城,就連坐在工廠門口邊曬太陽邊剪線頭的女工都知道“歐債危機”了。
三年過去了,中小企業并無應對危機的新法,或在生死關頭苦撐,或逃離實業。“世界工廠”的轉型、升級仍前路遙遙。悲觀者甚至認為,珠三角30年的經濟模式已臨大限。被稱為“世界鞋都”的東莞,大型鞋廠多在高鎮,中小鞋廠在厚街鎮。厚街*大的鞋材中心是寮廈,駐有幾百個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一樓開門面,批發皮革、成品鞋,二樓以上用來做小型工廠,加工制作鞋或皮具。這些小企業共同承接了近30個世界名鞋的訂單,鞋類出口產值占廣東省四分之一的份額。
28歲的楊燕搬個小凳坐在店鋪外,悠閑地將小珠子穿成串,這是在制作童鞋上的裝飾品。她租的店鋪每月2000元,比這個市場2011年4月剛開張時便宜了三成?!耙郧拔乙粋€月能掙兩三萬,但2011年8月以來,只能保證不虧本?!睏钛嗾f,“往年,在圣誕節前好幾個月,就要開始再招幾個人。但2011年基本沒訂單,工人也都提前回家過年了,我就在這里賣點兒存貨。”她所在的匯森市場,大約三分之一的店鋪已經關門,開張營業的,也門可羅雀。
一個*端的悲劇發生在12月13日下午。因經營不善,拖欠供應商400多萬元貨款,寮廈社區一家皮具廠的負責人點燃汽油自焚身亡。2011年以來,歐洲和美國市場的鞋類和服裝訂單逐步下降,來自這兩個區域的詢盤量在8月后進一步縮減。當前適逢歐美圣誕旺季,但歐洲市場的裝船率大多仍然在50%左右,美洲市場的裝船率也低于80%。盡管來自中東及拉美、非洲市場的訂單略有增加,但遠不能彌補歐美訂單的減少。
工人們的工資,基本是“底薪+提成”的模式。訂單銳減,使得工人收入嚴重下降,大批工人選擇了離開。這又加劇了當地的“用工荒”。在新塘牛仔城,還在開門營業的小廠房,90%以上均在門口掛出了“招工”的信息。一家制衣廠的財務經理姚希告訴記者,“三年前,每個月800塊到1000塊就可以招到一個工人,現在連生手都要156 0190 2607塊以上,熟練的一個月可能要到3000塊?!北本┐髮W國家發展研究院和阿里巴巴集團,在2011年10月聯合發布了《珠三角小企業經營與融資現狀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珠三角地區小企業工人工資,比2010年上漲了20%-30%,部分**技工的工資上漲幅度甚至超過****。即便是這個價位,也*少有人問津。在牛仔城,記者在半天時間內,至少被問了五次“要做工嗎?”然而,當財新《新世紀》記者問其企業究竟要招多少人,每天要開工幾小時的時候,幾家企業的負責人均茫然。“這一切都要靠別人給我們的訂單量來決定?!币晃回撠熑苏f。
《報告》顯示,受訂單下滑、“用工荒”等因素影響,珠三角地區平均開工率為70.92%。其中,開工率在90%以上的小企業僅有33.79%,開工率在50%及以下的小企業達20.59%;且規模越小的企業開工率越低,年銷售額在500萬元及以下的企業,開工率在50%及以下的企業高達27.29%。這和往年珠三角企業加班生產的情形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境況似曾相識。但廣東省《201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指出,目前廣東中小企業正面臨的困難局面,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并不相同。2008年,商家清理庫存,雖然訂單銳減,但企業若有訂單可接,生產仍有利潤。但現在,“即使有訂單也不敢接,接了也很難有利潤。50%的被調查企業表示處于虧損狀態或利潤率在2%以內,僅有22.2%的企業表示利潤率在5%以上”。
深圳一大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為珠三角地區超過4200家企業提供對外貿易服務。該公司副總經理肖鋒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在調查了1000多家企業后發現,目前貿易環境越發惡劣,企業缺少金融工具抵御違約和匯率風險,成為企業不敢接單的主要原因之一。肖鋒稱,一個新情況是,越來越多的國外買家受到歐美金融危機影響,無法在拿到貨物時支付現金,而是希望使用信用證支付,在貨物銷售之后再付款。然而,絕大部分國內的中小企業由于資產輕、無法提供賬面信息等原因,無法從銀行獲得信用證?!凹词鼓塬@得信用證,銀行愿意承擔80%的違約風險,一旦外商無法支付,20%的損失也會逼死小企業?!?/p>
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另一因素。在中山地區,多個制衣企業告訴記者,2010年以來,受到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在接受訂單時往往無法確定價格。一企業主稱:“一旦貨訂錯了價,兩個月之后交貨收到的美元就只能存銀行了,換成人民幣看著都心痛?!?/p>
中國中小企業副會長張競強也告訴記者,國內雖然有包括遠期外匯在內的一些外匯風險對沖工具,但了解或者能夠使用這些工具的中小企業少之又少。肖鋒則指出,其服務的一些企業曾試圖和銀行訂立遠期外匯合同,但100萬元的門檻價,把中小企業遠遠擋在門外。融資難,是珠三角中小企業另一個扼喉之痛。廣東省中小企業網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4869家企業中,43.31%的企業認為目前企業*困難的情況是融資難。
《報告》則顯示,珠三角地區53.03%的小企業從未借過款。在當前銀根緊縮、小企業采購賬期變短、供貨賬期被延長的情況下,融資供需缺口變大。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區缺少為小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中小企業業務部經理謝至軍告訴記者,雖然國務院10月出臺了“國九條”支持小微企業,包括向銀行分派貸款任務。但相關條例都是指導性原則,并未給出具體的操作細則。銀行在向中小企業貸款時仍然面臨兩個基本困境,一個是中小企業多半資產輕、無抵押,在合理避稅的情況下也無法提供賬面信息,銀行放貸面臨不小的風險;另一個是,對于銀行的客戶經理,其做一單中小企業的小額借貸和做大企業的大項目相比,人力成本相當,收益卻相差上百倍。在銀根緊縮的大背景下,貸款自然流向大企業。
到目前為止,中國銀行深圳分行中小企業貸款的壞賬率幾乎為零?!搬槍χ行∑髽I放貸,其實允許一定比例壞賬,這反映了在放貸上銀行依然非常謹慎?!奔词鼓軌蛸J款,利率也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廣東省中小企業促進會*近調研發現,民營企業貸款的綜合利率達15%到18%。該會秘書長謝泓告訴記者,按照規定,向中小企業貸款,銀行在基準利率基礎上可浮動50%,但中小企業如果要貸款,除了咨詢費之類的名目,一些銀行還會要求企業拿出部分貸款存入銀行,甚至會采取先扣利息,或者重復計算等方式變相提高利率。“一個企業貸款1000萬元,光利息就去掉150萬元,對毛利潤并不高的實業來說肯定是非常困難的?!敝x泓說。
珠三角小企業的衰落,逐漸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生態。1994年,珠江沿岸的廣州、深圳、佛山、南海、東莞、中山等十幾個城市被劃為“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這塊占地不到2.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即便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亦達到29745.58億元(約合4342.843億美元),占全國的10%。據《2007廣東區域綜合競爭力報告》,廣東境內真正的大中型企業只占全部外資企業總數的8%,大量是承接來料與進料加工的小企業。那時,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仰仗的是珠江三角洲廉價的土地、勞動力以及物流成本。然而,隨著土地價格一路飆升,人力成本亦大幅上升,珠三角迅速失去其比較優勢。人員、訂單和資金離開珠三角的趨勢逐漸明晰。
深圳一家約有30名工人的毛巾廠負責人告訴記者,2011年外貿公司向他們下單前,都會向多個國家詢價,而往年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近他們對一個外貿公司下單時的報價是2元/條,利潤空間只有2個-3個百分點,“但一家越南公司的首次出價,就在1.9元/條,比我們的成本還低,我們根本沒法競爭?!边@位負責人稱,“雖然很久沒接單了,但我們不可能低于成本去生產。”長期以來以中國珠三角等地為代工廠布局重鎮的跨國巨頭耐克公司,也在2011財年四季度業績報告中透露,越南已經取代中國,成為耐克全球*大的運動鞋生產基地。
珠三角本地的中型民營企業,有實力的,也走出了**。東莞*大的民營制鞋企業華堅集團,就決定在埃塞俄比亞投資建立分廠?!拔覀儗ΠH肀葋喛偫碚f,只要給我們一塊土地,一個好的政策,其他的都不需要,十年之內我們將會為他們創造數十億美元的出口創匯?!?2月8日,在厚街鎮舉辦的第三屆世界鞋業發展論壇上,華堅集團總裁張華榮說。埃塞俄比亞工業部副部長泰德森亦到現場招商:“我國是東非人口*多的國家,政局穩定,勞動力資源豐富,工資低廉,如果東莞乃至中國要產業轉移,我們那里是再適合不過了。目前,埃塞俄比亞的工廠工人,收入每個月大約在50美元;熟練技術工人可以達到150美元至200美元水平?!?/p>
《報告》稱,72.45%的小企業預計未來六個月利潤持平或小幅虧損,對未來六個月經營信心較低;3.29%的小企業預計,未來六個月可能大幅虧損或歇業,對未來經營持悲觀態度。
“2011年底會出現企業關閉潮,珠三角企業外移和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謝泓說。為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倒閉潮”,早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前,廣東就提出過“騰籠換鳥”的雙轉移政策——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中一些較高素質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
但在10月17日的“粵港澳中小企業發展及金融合作研討會”上,廣東省銀監局政策法規處王敏調研員明確表示,“政府需反思原有的施政路線”。他說,調研發現,珠三角有部分中小企業嘗試往中西部轉移,但因為“人生地不熟”,業務受阻,不得不重回廣東;更要命的是,廣東成熟的產業鏈無法整體遷移,而中小企業單獨外遷,幾乎就跟上下游合作伙伴、客戶斷絕業務往來,原材料和其他服務跟不上。不能外遷,又難以“就地升級”,只能收縮產能、維系基本的渠道和客戶,有些企業家甚至就此離開實業。
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希望通過補貼等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和轉型,“政府的邏輯是,我補貼了5億元,就可以拉動100億元;花10億元,就可以拉動500億元民間投資。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能夠拿到你補貼的企業還是*困難的企業么?”謝泓說。更有效的政策是普惠性的減稅。目前能夠看得到的減稅措施,是增值稅起征點月銷售額上限從5000元提高至2萬元。但一名企業主稱,“月銷售額2萬元,意味著平均每天的營業額僅600多元,一個菜販子**的營業額都不止600元,這對哪家小企業能有大的挽救?”
謝泓稱,廣東省中小企業轉型問題復雜。**,在智力服務方面,需要社會化服務機構,通過政府采購和補貼的方式,在企業的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給予幫助。其次,銀行需要長線資金項目來配合企業的轉型,這其中的投入產出,需要一定的時間。再次,國內的市場還是一個管制和許可證的市場,企業要跟不同的政府部門打交道。這對習慣外貿市場的企業而言,意味著從外貿轉到內銷,整個系統,從經營理念、人才儲備、資金儲備都要調整,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后,中國的稅費非常高,整個的稅收體制沒有適應配合產業轉型的需要。而對企業來說,除了“苦熬”,他們并沒有太多的選擇。在記者采訪途中,不斷被問及,“歐債危機什么時候能結束?”他們仍相信:“歐債危機結束了,訂單回來了,日子就會好過些?!?/p>
然而,時不我待。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莫世祥在他的《開放經濟的比較優勢——珠江口特區群及臺灣的實證》一書中認為,臺港澳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歷程表明,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經濟的比較優勢,一般都不超過30年。如果這個規律成立,那么從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至今,珠三角的“30年大限”已到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